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6 09:43:1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
0
2
2
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上)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真正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递进的结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是首位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用中文致辞的华裔科学家。他深知自己的根在中国,为了我国高能物理的发展,他不辞辛劳,远涉重洋,多次来中国从事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介绍国际高能物理的发展,努力促进国际物理学界同中国物理学家合作。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实验物理的科研人才,还为我国培养实验物理的研究生而努力奔波。
字词积累
1.字音字形
丁肇中 ( ) 朱熹 ( )
彷徨 ( ) 中庸 ( )
论语 ( ) 袖手旁观 ( )
缅怀 ( ) 瞭望 ( )
格物致知:
彷徨: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2.词语释义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推究;致,得到。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整体感知
请听读课文,思考本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并随手圈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和重点词语,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听读课文,初感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①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再读课文,梳理文意
表达感谢后,就快速转入演讲主题。
  ③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④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⑤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⑥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⑧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⑨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⑩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分析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的弊病,
强调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提出希望。
观点探究
中国学生应用格物致知精神去学习自然科学。
实验
精神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和适当的目标。
简洁鲜明 有针对性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
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3段),解决问题。
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望。
思路清晰
层层递进
本课小结
1.了解了本文的观点:中国学生应用格物致知精神去学习自然科学。
特点:简洁鲜明、有针对性
2.梳理了课文的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特点: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作业
1.整理本文的观点和层层递进的思路,归纳本篇演讲词有哪些特点?
2.概括本文中的事例,并说说这些事例印证了什么样的观点?有什么作用?
预习提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第四单元第二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序 第四单元 第 14 课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课程 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 1.“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 3.“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 分析 1. 教材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 二课,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全是演讲词,除了让学生掌握演讲的一些常识,培养演讲 的能力外,更要明白教材目标。“格物致知”除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外,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有服务人类,回报于社 会的高尚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本文是丁肇中在 1991 年 10 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 演讲的一篇演说词的一部分。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 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观 点: 我们应该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 事物的真相。本文思路清晰,说理透彻,语言准确。
2.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学习演讲词,演讲词有鲜明观点鲜明,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课 中,首先应在学生读课文时找出阐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引导学生领悟格物致知精神 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其次让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生了解本篇演讲词的特点: 即观点简洁明确,符合听众需求; 思路清晰严密,便于 听众理解 ;例证详实典型,拉近听众距离。第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反观自我, 培养实验的精神。
教学 目标 1. 整理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2.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 重点 整理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 难点 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同学好,对于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大家了解吗?
讲授新课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 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是山东日照,因为发现 J 粒子而获得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当时因为这个奖,激怒了美国政府。按照惯例,每一位诺奖获 得者,都要在颁奖典礼上致辞,丁肇中得知后,决定要在那个庄严、神圣 的时刻,用自己的母语发言。于是,他就郑重的通知了瑞典皇家科学院。 对此,瑞典皇家科学院立即做出了积极友好的回应,表示欢迎,其他得知 此消息的科学家,也深受震动,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公民,决定 用中文致辞! ” ,传遍世界,他们明白,这位大科学家,是要把自己取得的 成就和荣誉,同祖国分享。
二、预习检测 1. 字音字形
丁肇中(zhào) 朱熹(xī) 彷徨( páng huáng)
中庸(yōng) 论语(lún ) 袖手旁观(xiù)
2. 词语释义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 致知: 获得知识。致,获得。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文指不作任何探究实 验的消极观察。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三、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初感内容
请听读课文,边听边圈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和重点词句,梳理出文章的 结构层次。
2 、再读课文,梳理思路 刚刚我们听读了一遍课文,相信大家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了中心句和 重点词的圈划,现在老师带着大家把课文思路梳理一遍。
文章在一开始, 首先表达了对活动主办方授予其特别荣誉奖的感谢, 接着简单说明了自己写《怀念》 这篇文章的初衷,便由此转入演讲的主题 一中国学生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总结: 第一段表达感谢就快速转入演讲 主题。
第二段介绍“格物”和“致知”的出处是“四书”中的“大学”,并 解释其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接着指出这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实 验” 。接着笔锋一转,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四、五段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 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 定的。总结: 这几段介绍“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指出传统教育的弊 端。 既然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那么,真正的格物致 知是怎样的呢? 第六段,作者从一个大科学家的身份,而且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身 份,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他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 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接着闸述了实 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 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演讲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 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 事的。总结: 这几段分析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传统中国教育使学生缺乏实验精神,那么,现在的情况怎样呢? 接着, 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表 现为: 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 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接着是
以“个人的经验为证” ,雄辩地说明了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 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前面介绍了,他所受的教育一半是传统教育,一半是 西方教育,所以他的经验很有说服力。总结: 这两段进一步揭露了传统教 育的弊病,强调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不但研究学术中 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这样把格物致知精 神的作用拓展开来,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最后提出对中国一代 人的希望:“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 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总结: 最后一段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 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提出希望。
四、观点探究 “观点是演讲的灵魂” ,那么,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呢? 谈到观点,大 家马上就会发现文章的题目就是这篇演讲词的观点。没错。但是我们也会 发现,文章的题目缺少主语,你们把主语补充完整吗? 文章开头第一段提 出话题: “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本文 的观点就是对这个话题的回答。我们补充完整就是: “中国学生应用格物 致知的精神去学习自然科学。 ” 同学们,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精神”呢? 我们一起把文中的相关内 容梳理出来。
先解释《大学》 “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 识。其实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实验精神” 。 “试验精神”表现为: ①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 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最后指出,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是: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不 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五、结构层次
刚刚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思路梳理了一遍,同学们,你们圈划出来的内 容和老师圈划的一致吗? 我们已经把文章细细地读了两遍,相信大家对文 章的思路有了清晰的了解,现在老师来总结一下本文的结构层次。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 ,提出问题。由获奖感言,引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 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 段) ,分析问题。分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和实验精神的 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 13 段) ,解决问题。强调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希 望。 总结: 结合前面的思路梳理,我们便可发现,这篇演讲词的结构有这样 的特点: 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课堂小结 1. 了解了本文的观点: 中国学生应用格物致知精神去学习自然科学。 特点: 简洁鲜明、有针对性 2.梳理了课文的思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特点: 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作业布置 1.整理本文的观点和层层递进的思路,归纳本篇演讲词有哪些特点? 2.概括本文中的事例,并说说这些事例印证了什么样的观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