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棉、娘”等 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 7个生字,识记部首“大”。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表达效果,并进行拓展说话。
4.了解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好文中的对话,读好请求的语气。
难点:懂得不同的动物能捉不同害虫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植物朋友。一起读,(PPT棉花图片带生字)
生:(棉花)
师:课文中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姑娘(师范读)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板书课题(棉花是一种植物,所以棉是木字旁,姑娘是女孩子,所以姑娘是女字旁)(PPT处理姑娘)
师:看这个字,单独读二声,跟老师读!(生读)娘和姑在一起读轻声,姑娘。(指一姑娘读)所有的小姑娘一起读。(齐读课题)棉花姑娘雪白雪白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多漂亮啊!让我们一起喊出她的名字。(指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范读)师:那棉花姑娘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PPT配图)
师:孩子们,跟老师一起梳理一下......(板贴字卡生病--医生--治病--病好了)(自读课文)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就在课文里,现在请打开课本 102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前预习时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孩子们开始吧!(生字卡片检查)
师:老师听的出来,你们读得非常流利。现在赶紧拿起手中的生字卡片,考考同桌,你考他,他考你,不会的可以互相请教,也可以借助拼音来帮忙,开始吧!读完的同学用你正确的坐姿来
告诉老师。看来预习的不错,现在收起你手中的字卡。归类识字PPT出示“碧,奇,星,”
师:快看调皮的生字宝宝跳到大屏幕上了!它们排的队伍是多么整齐啊!先来看这三个字宝宝,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生读
师:咱们来看这个字,什么?
生:奇。
师:这个字不但要求会读,还要求会写。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呢?师范写。(上收下放,上短下长,大字头的最后一笔捺变点。可的这一横较长,居横中线上方。)赶紧拿起手中的字卡,认真描红一个,书写两个。写的时候,注意要点,也要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肩齐、背直、足安。开始吧!
师:完成的同学对应老师给出的评星标准,给自己打上适当的星星。
师:看来,差不多了。得三颗星的同学举手。这么多,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非常自信。PPT出示“治,别,颗,瓢”
师:那这几个字又有什么特点?(生答左右结构并读)PPT出示“燕,然”
师:这两个字都带有什么偏旁?(一生答并读)(过渡语)孩子们,你们看,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字宝宝的特点,就会很容易记住他们了!不信你再来看,这两个字都带有什么偏旁?PPT出示“吐,啦”(一生读)
师:啦是语气词,读成轻声,他读的很棒!像这样的语气词,课文里出现了很多次,都在句末,注意读好它们,一起轻轻读。(PPT出示语气词)
师:生字带着拼音读得很熟了,那去掉拼音宝宝,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三、随文识字,感悟理解
(处理三句话)(过渡语)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跳到句子中了,你还能读出来吗?(PPT)生读第一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师:你们见过蚜虫吗?看!这就是蚜虫(PPT),蚜虫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很可恶,谁还想再来读一下这一句?
(生读)(评价语:听得出,你也讨厌这些蚜虫,对吗?)
师:接着下一句,谁想读?
生读第二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创设情景: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密密麻麻的,正吃着它,咬着它,啃着它,多难受啊!听我读!(师范读)看!读句子时,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和语气,就能把它读好了!一起读!(一二句合读)
师:把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读,你还会读吗?(PPT处理“医”,“病”)第三句: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指板书过渡)棉花姑娘(生答生病了)她找()来给她(),最后她(),第三句谁来读?两生读(评价语:你会读长句了!老师仿佛看到了雪白雪白的棉花了)(PPT)碧绿的叶子,雪白的棉花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师:你能发现这两组短语有什么不同吗?(生发现说出)
师:那谁能把这个句子读的更美一些呢?
(一生读)(评价语:读的真美,老师为你的朗读点个赞)
(过渡语)棉花是(生答)叶子是()我们生活中还有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早晨,太阳升起,()的太阳,春天,桃花开了,()的桃花,小朋友的头发是黑色的()的头发
(评价语:这些颜色都被你们说的那么美!老师都被你们惊艳到了。)(读好文中角色的对话)(指板书)棉花姑娘从(生病)到(病好了)都请了哪几位动物医生?(板贴图)
让我们一起到棉田里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读好与燕子的对话师:棉花姑娘对燕子说什么?
(生读)(评价语:你是一位有礼貌的棉花姑娘)
师:谁还想来?
(生读)
师问:你在请求燕子,对吗?
师:听了棉花姑娘的请求,燕子说什么?
(生读)
师问:燕子,你是不愿意帮棉花姑娘吗?
生答:不是
师:那你为什么不帮忙呢?
生答:因为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师:原来不是不想帮,它只会捉(师配动作生答空中飞的害虫)
师:它帮不了忙,是吧?所以燕子抱歉地让她请(别人)帮忙。(字卡“别人”)读好与啄木鸟的对话
(过渡语)燕子医生帮不了棉花姑娘,棉花姑娘又盼来了谁?棉花姑娘又说(生读)
创设情景:此时,棉花姑娘被蚜虫咬得全身都是洞了,本来白白胖胖的棉花姑娘已经被黑压压的蚜虫压得喘不过气,浑身疼的难受,而且啊!还没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她可急了!你再试试(生再读)
(评价语:这回你着急了)谁还想来?
(生再读)(评价语:你可急了)
师:面对着急的棉花姑娘,啄木鸟说(生读)(评价语:你读出了抱歉)处理“树干”(干的这一竖多像树的枝干啊!直直的,挺挺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坐的直直的,挺挺的。它还有一个读音,我们一起读)读好与青蛙的对话
(过渡语)森林医生把树干里的害虫吃的干干净净,可是他却吃不了蚜虫,正当棉花姑娘失望的时候,听!谁来了?(PPT青蛙声音)(生答青蛙)
师:棉花姑娘看到庄稼卫士青蛙来了,她可高兴了,她高兴地又说(生齐读)再高兴一点(生再读)
师:这回庄稼卫士青蛙总能帮忙了吧?那青蛙说了什么?(生读)
师:三个医生都帮不了,那最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板贴图七星瓢虫)处理“瓢”(PPT动画)(葫芦在咱们中国被视为吉祥物。寓意“福禄”。葫芦一剖为二即为瓢,瓢字是这样演变而来的,这是瓢的象形字,篆书,隶书,演变到了我们现在的正楷)样子像瓢,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我们叫它()。就是它,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吐出了(),它咧开嘴笑了!
四、整合阅读,拓展延伸
(过渡语)原来呀,不同的动物捉食不同的害虫。大自然的奥秘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寻找。那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寻找。那现在请你来阅读《奇怪的唱歌方法》,用笔圈出小蜜蜂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并用横线画出它们分别是怎么唱歌的?完成的同学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师:孩子们,不同的动物捉食不同的害虫,不同的动物,它们的唱歌方法一样吗?大千世界有那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不过啊,老师告诉你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去书中寻找吧!
课下老师为你推荐阅读《瓢虫的日记》、《捕蚊能手小蝙蝠》!
板书设计:
19. 棉花姑娘
生病 医生 治病 病好了
燕子 啄木鸟 青蛙 七星瓢虫
《棉花姑娘》评测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xīnɡ xinɡ mián huā bānɡ mánɡ qǐnɡ qiú
( ) ( ) ( ) ( )
二、它们吃什么 快来连一连。
燕子 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啄木鸟 捉稻田里的害虫
青蛙 捉树上的害虫
七星瓢虫 捉空中的害虫
三、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今天,我没有空(kōng kòng)去捕捉空(kōng kòng)中飞行的蜻蜓。
2、操场上很干(gàn gān)净,可以好好地大干(gàn gān)一场。
四、照样子说一说。
例:粉红粉红 粉红粉红的桃花
1、火红火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白雪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碧绿碧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课文填空:
棉花姑娘都请了()、()、()给自己治病,但是燕子只捉()的害虫;啄木鸟只捉()的害虫;小青蛙只捉()里的害虫。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棉花姑娘》课后反思
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现将反思如下:
1、注重年龄特点,探究解疑。由于一年级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喜欢认识新朋友,自然引出课题“棉花姑娘”。揭示课题:姑娘是指女孩子,所以姑娘是女子旁。指小姑娘读,所有的小姑娘一起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如此一来,既分散了难点,学得也更扎实了。本课的多媒体课件非常精美,画面生动,很能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观看画面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激发兴趣,分散难点。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重点,而本课生字较多,识字量较大。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在集中识字环节,采取了分类识字的方法,降低了学生识字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从中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规律。当教学到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时候,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呈现,不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让学生轻松了解了益虫与害虫的区别。
3、抓住重点小节,反复朗读,领悟课文。本篇课文较长,但情节生动,特别是对话生动有趣,有利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无可奈何的语气,七星瓢虫高兴的语气等。因此,阅读中花费许多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指读,一起读,分角色朗读等,进行表情朗读的训练,而且以学生自我感悟朗读,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4、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渗透教育。当你需要得到别人帮助时,用好文明用语“请”。当你不能帮助别人,感到抱歉时,应说“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