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96张PPT。猜猜看:图中的阿富汗男子,他正在守着什么呢?男子:嘿嘿,这是我家家门口。您,猜对了吗?2002年8月11日,在马扎里沙里夫附近的一个村庄,一名阿富汗男子守在几乎被沙子埋没的家门口旁。 目前,全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1/4的陆地面积、近12亿的人口受荒漠化的危害,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4%,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的头号环境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8%。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章第一节一、荒漠化的含义 2、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地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1、荒漠化的含义: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可能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迹象一、荒漠化的含义 1、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地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2、荒漠化的含义: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也涉及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 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等。草原退化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地盐碱化土地沙漠化(西北地区)古尔班通古特岩漠、
雅丹地貌青藏高原:盐沼与
高原荒漠沙漠(流动沙丘)戈壁砾漠红色荒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二、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1.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地区2.温带的内陆地区中国的荒漠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类型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大兴安岭昆 仑 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 长 城西 北 地 区阅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三、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动力条件:大风频繁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活 动: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讨论其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大兴安岭昆 仑 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古长城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 印度洋湿润气流 太平洋湿润气流青藏高原降水量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河流: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西北地区河流分布植被:植被稀疏,
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1、地理位置:2、地形:3、气候: 4、河流:5、植被: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多沙质沉积物。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地
理
位
置深
居
内
陆气
候
条
件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盛
荒
漠
化
物
质
基
础平地
沙质
沉积
物覆
盖深
厚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什么会扩大?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滥牧垦荒植被破坏耕地扩大水源减少河流水量减少用水量加大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枯死荒漠化土地扩大P38 活动:全球:
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
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
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荒漠化现状北方沙尘南下空袭长三角上海遭遇7年来最严重浮尘天气受到北方沙尘暴影响,上海笼罩在一片灰黄色的浮尘中。 中国北方频遭大风沙尘天气侵袭
北京沙气腾腾内蒙古草原由于长年干旱,沙尘暴肆虐把地表土壤吹走,使草根裹露,大面积沙化。沙尘暴推毁村庄古楼兰的消亡 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施。 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四、荒漠化的危害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五、荒漠化的防治1.基本方针:2.措施: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状况, 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我国的具体措施:3.目标:五、荒漠化的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防护林带沙障固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 “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防护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三北”防护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一是使地表粗糙度增加,削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沙障固沙【活动·探究】科尔沁草原的变迁(1)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 使周边地区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增多,大气能见度降低;使周边地区气候发生改变,如光照减少等,严重影响周边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 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的启示: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启示: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 应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脱贫致富,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 3、什么是“生态移民” ? “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 当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其环境承载力时,就有可能出现种种环境问题,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应有计划地将一部分人口迁移到其他有接受能力的地区,这就是“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对自然的尊重。上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2.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DC3.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4.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
A.a B.b C.c D.dBA(1)图中甲、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出当地风向的是 。 甲(2)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C A BP37【活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属于森林草原
地带,但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黄土高原
如今到处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
有哪些?在此过程中,人类扮演了什么样
的角色?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
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
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太行山乌鞘岭 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40°N34°N长 城秦 岭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我国西北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太行山中亚、我国西北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面:
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植被覆盖率低3、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且以暴雨为主。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地貌特征沟谷发育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沟谷密度大沟谷深度大水土流失原因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降水:
地形:
土壤:
植被:1、自然因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处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① 植被的破坏2、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原因:②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2、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原因:③ 开 矿 2、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
何?说出你的理由。 该说法正确。
因为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强,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土地逐渐荒漠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保持水土① 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② 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草。小流域综合治理③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活动·探究】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
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
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
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
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
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1、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及范围30°N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雷州半岛云贵高原淮 河阿拉伯沙漠塔尔沙漠南方低山丘陵区纳米布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亚利桑那沙漠阿塔卡玛沙漠撒哈拉沙漠2、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1)回归线大陆西岸为沙漠原因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寒流影响(2)南方低山丘陵区则山清水秀原因:本区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气候影响。3、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红色荒漠4、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走立体农业道路林果为主,“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2)生态建设1.水土流失治理②封山育林、植树造林2.红壤的改良①土壤特性: 肥力低 酸性强 土质黏重②改良措施:【活动·探究】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
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
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
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
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次生盐渍化1、次生盐渍化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2、盐渍化防治:
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水盐运动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原因蒸发量与降水量水盐运动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水盐运动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原因蒸发量与降水量体验高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时,“石
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
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
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
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
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
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
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
第三大生态问题。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 N。土壤性状描述:红壤是我国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属中度脱硅富铝化的铁铝土。红壤通常具深厚红色土层,网纹层发育明显,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酸性,盐基饱和度低。红壤土类划分5个亚类,红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分布面积最大;黄红壤亚类为向黄壤过渡类型;红壤性土亚类是剖面发育较差的红壤类型,主要分布于土壤侵蚀强烈的丘陵山区,江西国一带和福建东南部有较多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