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同步测评试卷(无超纲带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4 22: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密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
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也大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B.甲、乙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2倍
C.体积为的乙物质密度比体积为的甲物质的密度大
D.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3、萌萌想测一根质地均匀的圆柱形物体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30g后,欲测体积时,发现其长度超过量筒(如图)。她使用一根细线成功的标出了圆柱体高线的中点处A,然后将圆柱体竖直缓慢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中,发现液面与A相平时,液面对准40mL刻度线,而其底面恰好与10mL刻度处对准,则(  )
A.圆柱体密度为1g/cm3
B.圆柱体体积为20cm3
C.在放入量筒过程中,圆柱体每下降3cm,液面就上升2cm
D.圆柱体与量筒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3
4、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但质量不变
B.水烧开后,水的质量都要减少些,所以物体质量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将一个物体带到月球,会感觉物体变轻,说明物体的质量减小
D.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就会改变物体的质量
5、如图所示,湖面封冻了,较深湖底的水却能保持4℃的水温,原因是(  )
A.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缩小
B.水在0℃时密度最大
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大
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同物体密度也不同
B.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物质的密度不随物体的形状、温度、状态而改变
7、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木块切掉一半,其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气体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均是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8、小媛实验探究得到质量为1g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水密度最小,为1×103kg/m3
B.同种物质同一物态下密度与温度无关
C.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
D.由1℃升高到12℃,水的体积一直变大
9、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运动。下面实验的研究方法与它相同的是(  )
A.速度与密度定义的方法
B.敲击音叉,观察与其接触的乒乓球的运动
C.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引入光线的概念
D.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抽去空气后,声音变小,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10、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  )
A.汽车的底盘 B.减震弹簧 C.打夯的重锤 D.航空器部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小壮妈妈擅长制作面点。某次制作时,妈妈先将面粉、发酵粉和水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以后,面团发酵变大。若不考虑水份的蒸发,在面团发酵的过程中,面团的质量_________ ,平均密度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20时28分,航天员崔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出舱后,用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了栏杆,将腰上的配件扣在了栏杆上,身子浮在空中,此时以节点舱为参照物,王亚平是_______的。出舱时,王亚平身穿宇航服的质量将_______。
3、木雕是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雕刻工艺,是我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如图所示,这是一名木雕工艺师正在一个质地均匀的木头上进行雕刻。雕刻过程中木头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为某盒装液体牛奶,其净含量为,该牛奶密度是,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若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_________;若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将整盒牛奶带到太空中,盒中牛奶的质量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cm和5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则甲的密度为________,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4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1.6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3.2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3.6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2、为了测出柑橘的密度,小明先用电子秤称出柑橘的质量m1是108g,接着称出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是m2=620g。然后他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烧杯中,当烧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测得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3=500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请解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柑橘的密度是多少?
3、一容器的质量为2 k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20kg,求:
(1)该容器所装水的体积是多少 ;(ρ水=1.0×103kg/m3)
(2)若这些水全部凝固成冰,则冰体积是多少;(ρ冰=0.9×103kg/m3)
(3)若用此容器装满某种液体,装满液体后总质量是21.8 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4、假期小明和爸爸来到祖国边疆和田旅游,买了一个由和田玉制作的茶壶。他很想知道这种和田玉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ρ水=1.0×103 kg/m3)
求:(1)壶盖的体积多大?
(2)该和田玉的密度约为多少?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含玉石的体积为多大?
5、小胖家的一只瓶子,买0.5kg酒刚好装满。小胖用这只瓶子去买0.5kg酱油,结果没有装满,小胖以为营业员弄错了。现在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到底是谁弄错了?(ρ酒=0.8×103kg/m3;ρ酱油=1.13×103kg/m3)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把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水底。这枚鸡蛋的密度究竟多大呢?为此,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
(2)天平平衡后,小明完成以下实验步骤,但是实验顺序打乱了,请你按合理的顺序排列:_____。
A.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乙所示);
B.往量筒中放鸡蛋时,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
C.用托盘天平测得鸡蛋的质量为54.2g;
D.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3)测得鸡蛋的密度为 _____g/cm3;
(4)从理论上分析,实验中,由于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会导致测量结果 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池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真伪难以辨别。阅读资料后知陨石密度一般大于3g/cm3,于是小池对这块“陨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来初步鉴别真伪。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1)他把天平放在______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 ______;
A.调节平衡螺母 B.拨动游码 C.取下最小砝码
(2)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则“陨石”的质量m0为______g;
(3)将“陨石”(陨石不吸水)缓放入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升高至如图丙所示,则陨石的体积为______。小池测出“陨石”的密度ρ=______kg/m3;
(4)若实验过程中,小池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经过思考,他采取了以下步骤测量“陨石”的体积(如图丁):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②如图丁A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则“陨石”的密度为______(用字母m0、m1、m2、ρ水表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所含的质量的多少,故A正确;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质量的多少和体积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
C.根据,物体的质量多少与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大小有关,所以密度大的物体质量的多少还与体积有关,故C错误;
D.根据,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A.由图象可知,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g,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甲、乙质量均为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则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B错误;
C.体积为的乙物质的质量是10g,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是10g,它们的质量相等,乙的体积大于甲的体积,由可知,乙的密度小于甲的密度,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状态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B.圆柱体总质量 ,一半浸没水中,液面上升的体积为
故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为,则圆柱体的体积为
圆柱体的密度为
故AB不符合题意;
CD.从右图可知, 水和圆柱体一半的体积之和为 ,设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量筒的横截面积为 ,量筒上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为 ,根据 可得

解得
圆柱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当圆柱体每下降 时,可得

其中 为液面上升的高度,将 代入可解得

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A.物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水烧开后,水的质量都要减少些,并不是质量与温度有关,而是水发生汽化,部分水蒸气到了空气中,所以质量会减小,故B错误;
C.将一个物体带到月球,物体的质量不变,之所以感觉更轻,是因为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减小,重力减小的缘故,故C错误;
D.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5、D
【详解】
A.冰的密度比水小,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增大,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冰下水的温度由上往下分别是0℃、1℃、2℃、3℃、4℃,水凝固成冰,密度减小,则可推知密度是由上往下逐渐增大,所以水在4℃时密度最大,故B错误;
C.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水的密度变小,故C错误;
D.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水的密度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是也可能相同,例如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同,故A错误;
BC.物质的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种类、状态、温度等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故B错误;故C正确;
D.大多数物质有热胀冷缩性质,即质量不变情况下,物体的体积会随温度变化,所以物质的密度会随温度而改变 ,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将木块切掉一半,木块的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其密度不变,故A错误;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瓶中气体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体积不变,瓶中气体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故B正确;
C.质量和密度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质量和密度不变,故C错误;
D.为了减轻自行车的质量,自行车车架均是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分析图象中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水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质量不变,根据可判断其密度的变化。4℃时水的质量不变,体积最小,密度最大,计算4℃时水的密度
故A错误;
B.分析图像可知,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它与物质的状态和温度有关,当物质的状态或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体积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分析图像可知,水1℃时的体积大于5℃时的体积,根据可知,1℃时水的密度比5℃时的小,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由1℃升高到12℃,水的体积先减小再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通过观察纸屑的运动,而确定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A.速度的定义是指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运用了比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观察乒乓球的运动而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运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
C.引入光线能让人对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了解更方便和形象,是运用了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生活中很难找到真空环境,通过玻璃罩中空气减小,闹钟声音变小,而推导真空中声音的传播情况,是运用了实验推理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BC.汽车的底盘、减震的弹簧和打夯的重锤都是由金属制成,故ABC不符合题意;
D.碳纤维的强度高、密度小,同体积的情况下,碳纤维制作的物体质量轻,常用来制作航空用的部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不变 变小
【详解】
[1]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面团在发酵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其质量不变。
[2]因面团在发酵过程中质量不变,而由题意可知,其体积变大,故由可知,其平均密度将变小。
2、静止 不变
【详解】
[1] 以节点舱为参照物, 王亚平相对节点舱位置未发生改变,故王亚平是静止的。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它是由所含物质量的多少决定,与所处的位置,形状等因素无关。故王亚平身穿宇航服的质量将不变。
3、变小 不变
【详解】
[1]在进行木雕的过程中,工艺师会把多余的木料去除,此时整个木头的体积和质量会变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故在木雕的过程中,木头的密度不变。
4、204 不变 不变
【详解】
[1]牛奶的质量为
m=ρV=1.02g/cm3×200cm3=204g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喝掉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不变。
[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质量不随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航天员将整盒牛奶带上太空,其质量不变。
5、0.5 1:4
【详解】
[1]甲的质量是500g,甲的体积是
甲的密度是
[2] 乙的质量是250g,乙的体积是
乙的密度是
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三、计算题
1、(1)1.2×10-3m3;(2)2.8kg;(3)3.5×103kg/m3
【详解】
解:(1)水的质量
m水=m瓶和水-m瓶=1.6kg-0.4kg=1.2kg
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m金=m瓶和金-m瓶=3.2kg-0.4kg=2.8kg
(3)玻璃瓶装金属颗粒时,瓶中水的质量
m′水=m瓶和金和水- m瓶和金=3.6kg-3.2kg=0.4kg
水的体积
金属颗粒的体积
V金=V瓶-V′水=1.2×10-3m3-0.4×10-3m3=0.8×10-3m3
金属颗粒的密度
答:(1)玻璃瓶的容积是1.2×10-3m3;
(2)金属颗粒的质量是2.8kg;
(3)金属颗粒的密度3.5×103kg/m3.。
2、(1)120g;(2)0.9g/cm3
【详解】
解:(1)烧杯排出水的质量为
m水=m2﹣m3=620g﹣500g=120g
(2)由知道,排出水的体积为
则柑橘的体积为
V=V水=120cm3
故柑橘的密度为
答:(1)烧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120g;
(2)柑橘的密度是0.9g/cm3。
3、(1)0.018m3;(2)0.02m3;(3)1.1×103kg/m3
【详解】
解:(1)该容器所装水的质量
m水=20kg-2kg=18kg
该容器所装水的体积
(2)若这些水全部凝固成冰,质量不变,即
m冰=m水=18kg
则冰的体积为
(3)装满某种液体,液体质量是
m液=21.8 kg-2kg=19.8kg
液体的体积等于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液=V水=0.018m3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答:(1)该容器所装水的体积是0.018m3。
(2)这些水全部凝固成冰,则冰体积是0.02m3。
(3)这种液体的密度是1.1×103kg/m3.
4、(1)14.8cm3;(2)3.0g/cm3;(3)53cm3
【详解】
解:(1)已知,,壶盖体积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可得
(2)已知所以和田玉的密度
(3)已知,根据可得
答:(1)壶盖的体积为14.8cm3;
(2)该和田玉的密度约为3.0g/cm3;
(3)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 g,则该茶壶所含玉石的体积为53cm3。
5、小胖弄错了
【详解】
解:由题知
m酒=0.5kg
ρ酒=0.8×103kg/m3
ρ酱油=1.13×103kg/m3
m酱油=0.5kg
酒的体积
酱油的体积
因为
V酒>V酱油
酱油的体积小于酒的体积;装酱油时没有装满,即小胖弄错了。
答:因为0.5kg酱油的体积比0.5kg酒的体积小,所以瓶子装不满,小胖弄错了。
四、实验探究
1、右 CBAD 1.084 偏大
【详解】
(1)[1]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端下沉,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2]测量鸡蛋的密度首先测量鸡蛋的质量,然后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发现发现量筒口径小,放不进去,将鸡蛋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再测出水的体积,然后可知鸡蛋的体积,合理的顺序应为CBAD。
(3)[3]由图丙可知鸡蛋的体积
V=50mL=50cm3
已知鸡蛋的质量m=54.2g,鸡蛋的密度
(4)[4]由于小烧杯的水不能倒干净,导致测量的排开水的体积偏小,即鸡蛋的体积偏小,鸡蛋的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会使鸡蛋的密度偏大。
2、水平 C 62 20cm3 3.1×103
【详解】
(1)[1][2]使用天平之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放的砝码质量较大,故应该把天平右盘的最小的砝码拿走,并向右移游码直至横梁重新平衡,故他接下来的第一步操作应该是取下最小砝码,故选C。
(2)[3]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砝码的质量为50g、10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2g,则“陨石”的质量为
m0=50g+10g+2g=62g
(3)[4]量筒中水的体积V1为40mL,由图丙可知,“陨石”浸没在水中时的总体积V2为60mL,则“陨石”的体积为
V=V2﹣V1=60mL﹣40mL=20mL=20cm3
[5]该“陨石”的密度为
(4)[6]加入水的质量为
m水=m2﹣m1
加入水的体积为
“陨石”的体积为
“陨石”的密度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