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1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1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07: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自然在牛顿而前像是一本打开的书,许多自然的奥秘被牛顿用数学的方法一一破解。牛顿作为物理学的奠基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思想的宝藏。而其中可以称之为物理学的基石的方法既是后世物理人剖析世界的手术刀也是同学们在每次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这种方法是指(  )
A.建构物理模型方法 B.演绎推理法
C.反证法 D.控制变量法
2.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不管速度大小如何,惯性大小是相同的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C.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受力物体的惯性将随着所受力的增大而逐渐消失
3.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越大,刹车后越难停下来,表明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汽车转弯后前进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物体速度方向改变,其惯性也随之改变
C.被抛出的小球,尽管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了,但惯性不变
D.要使速度相同的沙袋在相等时间内停下来,对大沙袋用力比对小沙袋用力大,表明物体受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大
4.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B.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C.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5.在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的成绩为9秒83,获得小组第一进入决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在进行比赛中做最后冲刺时,由于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可以将苏炳添看成质点
C.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D.以其他选手为参考系,他一定是静止的
6.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B.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7.2021年8月5日,跳水运动员全红婵以五跳三满分,总成绩466.2分打破世界纪录,夺得2020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冠军,在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下落时,感觉水面是静止的 B.以跳台为参考系,运动员向下运动
C.运动员下落速率越大,其惯性越大 D.裁判给运动员打分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8.关于运动与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直接用实验验证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同一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变小
D.笛卡尔最早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9.某幼儿园的空地上有一个滑梯如图示,滑梯由倾斜和水平两段组成,两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一儿童从滑梯上静止滑下,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滑下过程,儿童受滑动摩擦力,滑梯受静摩擦力
B.儿童滑下过程,儿童受滑动摩擦力,滑梯不受摩擦力
C.儿童在整个运动过程的摩擦力不变
D.儿童先加速后减速
10.2016年12月29日上午9时,横跨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北盘江第一桥正式通车。它是目前世界第一高桥,全长1341.4米,限速,则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1341.4米”是指位移
B.“2016年12月29日上午9时”是指时间间隔
C.限速是为了防止汽车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D.研究汽车通过该桥的时间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
11.深圳北始发的一列G320“复兴号”动车组减速驶入重庆西火车站,最后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的惯性越来越小
B.列车的惯性越来越大
C.列车的惯性一直不变
D.列车的惯性先变大后变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用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也具有惯性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14.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B.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
C.各种机床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
D.“嫦娥五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不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
二、填空题
16.惯性
(1)物体保持原来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______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______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7.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开创了以猜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并用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他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1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_Pa,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3s—6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N,9s—12s内物体做______运动,它能继续运动是由于______。
三、解答题
19.请根据图所示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
20.在车站我们经常看到拉着行李箱行走的旅客,现将拉行李箱的过程简化如图所示。假设行李箱的质量m=3kg,行李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人的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 斜向上,g取10m/s2,且sin37 =0.6,cos37 =0.8。问:
(1)人拉着行李箱匀速前进,拉力F是多大?
(2)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要使箱子不离开地面,F的最大值是多少?
21.仔细观察一下电视节目中的车技表演,演员从快速行驶的自行车上跳下时,他总要沿车原来行驶的方向再跑几步,说说这样做的道理。
22.下面是一些关于惯性的说法,它们对不对呢?
(1)放在地上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用力克服了它的惯性,所以足球滚动了。
(2)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时才有惯性,做加速运动时速度时刻变化,因此就没有惯性。
(3)车子速度大的时候,制动后不易停住,惯性大;车子速度小的时候,制动后容易停住,惯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建构物理模型方法是每次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
故选A。
2.A
【详解】
A.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则同一物体,不管速度大小如何,惯性大小是相同的,选项A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惯性是不变的,选项B错误;
C.物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在任何状态下都均有惯性,选项C错误;
D.物体的惯性与受力的大小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与汽车的运动状态以及速度的大小均无关,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汽车转弯时速度方向改变,可惯性不变,B错误;
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被抛出的小球,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了,可惯性不变,C正确;
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受力大小及作用时间无关,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合力和分力是等效关系,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伽利略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在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撞线时,苏炳添的形状和大小不可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
C.平均速度大小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题可知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故C正确;
D.苏炳添最先到达终点,以其他选手为参考系,他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正确;
B.笛卡尔研究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故B错误;
C.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牛顿,故C错误;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7.B
【详解】
A.运动员下落时,感觉水面是上升的,故A错误;
B.以跳台为参考系,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向下运动,故B正确;
C.运动员的惯性只与运动员的质量有关,与运动员速度无关,故C错误;
D.裁判给运动员打分时,要研究运动员的动作姿态,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故A错误;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正确;
C.同一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伽利略最早提出了惯性的概念,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B.儿童滑下过程,儿童与滑梯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所以儿童和滑梯都是受到的滑动摩擦力,AB错误;
C.儿童滑下过程,儿童对滑梯的压力大小等于儿童的重力垂直滑梯的分力,而在水平方向上儿童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儿童的重力,根据
两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则儿童在整个运动过程的摩擦力变化,C错误;
D.儿童从滑梯上静止滑下,儿童滑下过程是加速过程,但是到水平面上,由于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阻碍作用,所以做减速运动,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世界第一高桥,全长1341.4米,是路程,A错误;
B.“2016年12月29日上午9时”是一个时间点,表示的是时刻,B错误;
C.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的量度,限速不会改变汽车的质量, C错误;
D.研究汽车通过该桥的时间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将汽车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列车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列车的运动状态无关,列车的质量不变,所以列车的惯性一直不变。故选C。
12.D
【详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
B.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则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验证。故B错误;
CD.伽利略最早用理想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因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15.C
【详解】
AB.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与运动状态无关,AB错误;
C.各种机床的底座做得很笨重,目的是增大惯性,使其静止的状态不易改变,C正确;
D.“嫦娥五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因为质量不变,D错误。
故选C。
16.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惯性 固有
【详解】

17. 伽利略 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
【详解】
[1] 伽利略开创了以猜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并用来研究落体运动规律;
[2]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是:维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
18. 2500 6 3 匀减速直线 惯性
【详解】
[1]对地面的压强为
[2]由图2可知,在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的拉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摩擦力为。
[3]在的合力等于拉力减去摩擦力
[4]由图2可知,在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5]能继续运动时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19.汽车在减速,见解析
【详解】
从图可以看出,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相对车厢有向前运动的速度,则汽车在减速时,汽车的速度减小了,乘客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向前倾
20.(1) 10N;(2)50N。
【详解】
(1)对箱子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并且沿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平衡条件可得:
f=Fcosθ
Fsinθ+FN=mg

f=μFN
代入数据解得:
F=10N
(2)箱子恰好要离开地面时拉力最大,此时FN=0,由(1)可知竖直方向上有:
Fmsinθ=mg
解得:
Fm=50N
21.见解析
【详解】
演员从快速行驶的车上跳下前,他相对车静止,他的速度与车方向一致,大小相等。当他从车上跳下后(还未着地)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根据惯性原理在落地前仍保持同样大小和方向的水平速度。如果他着地后不沿水平速度方向同向跑动,则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要迅速减速,而身体因为惯性仍要继续向前运动,这样人将会摔倒。所以他必须沿水平速度方向跑一段路程,通过自身调节使身体随脚同步流速,直到停止运动。
22.见详解
【详解】
(1)不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放在地上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的惯性不变,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足球滚动了。
(2)不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做加速运动时速度时刻变化,物体的惯性不变。
(3)不对。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