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0: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一、选择题
1.《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的景物,没有在诗歌里出现的是( )
A.小路 B.小白菊 C.凤蝶 D.青蛙
2.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B.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C.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形容走得缓慢从容)
B.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日光不明)
C.这些事一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被磨灭)
D.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4.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的表达很独特。
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B.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C.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二、填空题
6.写出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
含苞欲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反义词。
集中——( ) 重叠——( ) 交叉——( )
整齐——( ) 洁白——( ) 朦胧——( )
潇洒——( )  寂静——( ) 姗姗来迟——( )
凉爽——( ) 温柔——( ) 胆怯——( )
移动——(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白桦树随风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在闲游。(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到放假的时候,同学们最喜欢找上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愉快地玩了。不过,和朋友在一起,有的时候也会闹矛盾,怎么才能和朋友相处好呢?让我们去听听大家都是怎样和朋友相处的吧!
多多拍拍好朋友点点的肩膀说:“我们有共同的爱好,所以能玩到一块去。”点点听了,补充道:“我们兴趣相同,性格也差不多,但我觉得朋友之间相处得互相了解、互相信任,这最重要了!”豆豆想了想,说:“我觉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朋友关系才会好。”圆圆接着说:“我觉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包容才行,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闹别扭。”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和朋友相处的呢?你和朋友相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是这样和朋友相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山人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0.解释词语。
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
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花园四季
在我家楼前,有一个花园,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初春,迎春花开了,桃花含苞欲放,垂柳抽出新枝。远远的望去淡淡的绿色,十分迷人。当花园里百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时,真叫人如醉如痴。
炎热的夏天,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月季花,一棵棵垂柳像一把把遮阳伞。早晨,小学生在那里背英语单词,白天,老人们在要树下摇着扇子聊天,晚上,孩子们沿着路追跑。
深秋,树叶枯黄了,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黄色的地毯,踩上去软棉棉的。
寒冷冬天,虽然树木不如春天那么艳丽动人,但是,下雪时,松柏树上排满了雪花,高高的枝上罩着一层霜,好像披上了一层白纱。
自然环境的美,为我们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1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 ) 艳丽—( )
枯黄—( ) 乐趣—( )
13.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14.这篇短文是围绕第______自然段写的。
15.作者抓住了花园四季不同的景色特点进行描述,写初春________开了,__________含苞待放,_________抽出了新枝;写盛夏五颜六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像一把把遮阳伞;写深秋________枯黄,纷纷扬扬地__________地上;写隆冬突出了_______时的景象。
1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能力。《在天晴了的时候》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6月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依次描写了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等景物,写了雨后走小径的独特感受。青蛙并没有在诗歌中出现。
2.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B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凤蝶儿的翅膀比作书页。
C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流苏比作画。
3.B
【详解】
此题考查词义的理解能力。
A.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
B.朦胧:月光不明。
C.漫灭:被磨灭。
D.潇洒: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4.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与运用。
A、C、D正确。
B.表述不够准确。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也有一定的要求。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完成本题,要在反复读句子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判断。A项中的“闲游”和C项中的“推开”“晕皱”表明这两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把凤蝶儿的翅膀比作“饰彩的智慧书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 桃红柳绿 姹紫嫣红 绿树成荫 花团锦簇
【详解】
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情况。描写花草树木的四字词语很多,结合平时的积累填写即可。
7. 分散 分开 平行 错杂 乌黑 明朗 拘束 喧闹 争先恐后 闷热 粗暴 勇敢 静止

8. 每一次我的思潮里,都有你波涛的清响。 示例:那一棵柳树,仿佛一位梳着长辫子的姑娘站在河岸边。 示例:一排排白桦树随风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 天上的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闲游着。

9. 我经常和好朋友去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一起学习,一起参加兴趣小组,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东西。 我生病的时候,好朋友天天来看我,还帮我补习功课。
【详解】
和朋友相处要真诚相待、互相尊重、彼此帮助,懂得分享,学会包容,为他人着想。
10. 灰心丧气;失去勇气。 观赏。
11. 知难而退 适可而止 勇敢攀登,知难而进,不畏难,不气馁
10.考查解释词语,可以结合语境进行分析,也要注意平时学习的积累。
气馁:指失去信心与勇气,提不起精神再做任何事。
领略:一指领会,理解;二指欣赏,赏玩;三指领受,接受;四指理会,理睬;五指允诺;六指品尝。文中指领略自然风光,所以这里的领略为“观赏”。
11.考查对短文信息的掌握,注意找关键句,从文中第一个人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第三个人“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可概括出答案。
12. 美妙 秀美 枯萎 趣味
13. 初春 盛夏 深秋 隆冬
14.一
15. 迎春花 桃花 垂柳 月季 垂柳 树叶 落在 下雪
16.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1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仔细分析文段内容可以得出,作者是按照初春、盛夏、深秋、隆冬的时间顺序观察景物的。
14.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文段内容,可以得出,这篇短文是围绕第一自然段写的。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仔细分析文段内容,进行相应的填空,即可得出答案。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感情的分析和理解,仔细阅读文段内容即可得出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