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章末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章末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02:5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的是(  )
A.甲中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2.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摩擦起电是由于物体经摩擦后产生了电荷
3.玩具警车的简化电路主要由电动机和灯泡组成,下面的设计图中电路安全且电动机和灯泡都能独立工作的是(  )
A. B.
C. D.
4.图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只小灯泡均发光且L1比L2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L1的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
B.电路中的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C.干电池对外电路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5.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6.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迅速张开。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说明玻璃棒带电 B.不能说明玻璃棒是否带电
C.接触金属球后,玻璃棒的电荷消失了 D.两片金属箔片带上了异种电荷
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8.学校安装了人脸识别测温系统,如图。电源开关S1闭合后,若红外测温感知体温正常,开关S2闭合;若人脸识别通过,开关S3闭合;当体热温正常且人脸识别通过时,闸门自动打开。选项中的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是绝对不能导电的物体
B.绝缘体虽然不容易导电,但它能够带电
C.绝缘体内没有电荷
D.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它内部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10.某品牌电动车刹车时,电动机必须断电,否则会引发事故。电动车左右两刹车手柄开关分别为、,行驶中用任意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就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是绝缘体
B.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
C.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简单电路由用电器 导线 开关三部分组成
12.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13.临沂是“中国物流之都”,仓储管理尤为重要。某仓库管理员设计了一个电路,确保无论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电铃都会响起,但代表前后门的灯会分别被点亮。下列四种设计,最佳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是小勇连接的实验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L1、L2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来排查故障。当导线连接L1两端时两灯仍不发光,连接L2两端时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断电路的故障是(  )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15.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B.金属导体中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电流就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D.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同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演示的“静电章鱼”的精彩实验,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张开的细塑料丝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悬在了空中。用______物理知识能解释“悬空”现象。若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______电。
17.如图所示,该表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_A,读数是_____________A。
18.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________A。
19.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与P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之比为5:3,则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为_____;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与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之比分别为_____.
20.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汽油,汽油易挥发,易燃易爆,运输中汽油与油罐摩擦产生静电,油罐失去电子带上______电荷,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极易出现放电现象,引起汽油燃烧爆炸,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油罐车通常都在车架加装铁链与大地接触以中和油罐所带电荷,该过程铁链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从______(选填“大地到油罐”或“油罐到大地”)
三、综合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Hybr idElectrloVohicle,HEV),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荣油机成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丙烷和乙醇燃料等。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
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电动力系统中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使用的有铅酸电池、镍锰氢电池和电池,将来应该还能使用氢燃料电池。
某款油电混合动力小汽库,具有省油、能量利用率高等特点,其相关信息如表,在某次水平道路测试中,该丰以中速匀速行驶170km,共消耗汽油10.测试过程中,内燃机既向车轮提供能量,又向蓄电池充电,同时蓄电池又将部分能量通过电动机向车轮输送,此时,内燃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辆前进,之后,工作人员又进行了制动测试,描绘出了制动距离(从刹车开始到车停止的距离)与制动时的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驱动模式 纯电动 启动,低速
油电混动 中速
纯燃油 高速
汽车质量 1200kg
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096
(1)该款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的驱动模式是_______。
(2)由图象可知,车速越大,制动距离越________。
(3)中速行驶时,内燃机向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是_______ (电源/用电器)。
(4)在水平道路中速勺速行驶测试中,若平均阻力为1000N,牵引力做的功是______J。
(5)在水平道路中速匀速行驶测试中,若该车内燃机的效率为53%,此过程最终使蓄电池增加了______J能量。(忽略蓄电池和电动机的热损失, ρ汽油取0.7kg/,q汽油=4.6J/kg)
22.发光二极管两脚对调后再接入电路,开关闭合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现象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_________性。用电流表测得A点的电流是400mA;如不计实验误差,请在图中标出此时电流表A的接线柱和指针位置。( )
23.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混合动力汽车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如图甲),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该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车内蓄电池输出能量:当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出能量,同时又可以向蓄电池充电;当车辆需要全力加速时,内燃机、蓄电池可以同时向车轮输出能量。为了保护蓄电池,当电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的20%停止供电。
  
(1)图乙为该汽车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各冲程的示意图,一个工作循环合理的顺序应为______(填字母)。
(2)蓄电池充电时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此时蓄电池是______(选填“电源”、“用电器”)。
(3)行驶过程中轮胎会发热,这个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
A.是因为发动机将热量传递给了它
B.有时路面温度高,将热量传递给了它
C.车轮与地面摩擦,通过做功增加了它的内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在某次出行的过程中,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行驶170km,共消耗汽油10L,水平道路的平均阻力为1000N,若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为53%,则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多少?最终使蓄电池增加的电能为多少?( )(忽略蓄电池和电动机的热损失,ρ汽油=0.7×103kg/m3,q汽油=4.6×107J/kg)
(5)汽车有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其中上端带有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接并接入电路,金属滑块M与弹簧套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细杆上,当汽车静止时,滑块M上的金属细杆与红绿灯一端的触头(图中箭头)都不接触,当汽车急刹时,哪一盏灯先亮?( )
24.阅读短文并回答各小题。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一种利用自身产生的负离子对空气进行净化、除尘、除味、灭菌的环境优化电器,其与传统的空气净化机的不同之处是以负离子作为作用因子,主动出击捕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传统的空气净化机是风机抽风,利用滤网过滤粉尘来净化空气,称为被动吸附过滤式的净化原理,而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则无需耗材。同时,小粒径负离子,易于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进入人体发挥其生物效应。
当我们在空调房内头昏脑涨的时候,来到森林或海边立感神清气爽,这就是自然界看不到摸不着无色无味的负氧离子的作用。医学研究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障
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到: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对人体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称之为离子迁移率,它是分辨被测离子直径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空气离子直径越小,离子迁移率大于0.4cm2/(Vs)为小离子,小于0.4cm2/(Vs)为大离子,那么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如何净化空气的呢?空气中烟尘、粉尘、飘尘等带正电荷的颗粒物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净化了空气,尤其是对粒径小至0.01um的微粒和难以去除的飘尘,对过敏性花粉热、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黏膜炎等均能起到缓解或治疗作用。
自然界中大气受紫外线、宇宙射线、放射物质、雷雨、风暴、土壤和空气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电离而被释放出的电子(e﹣),经过地球吸收后再释放出来,很快又和空气中的中性分子结合,如图所示的人工负离子发生器是采用现代电子科技,通过脉冲、振荡电器将低电压升至直流负高压,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而电子并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形成负离子。
如何才能选到一台适合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呢?首先要关注迁移距离,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小粒径负离子净化范围更加全面,效果更佳。同时要关注负离子发生器在生成负离子的时候有没有有害衍生物的产生,例如臭氧超标的环境会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1)空气中烟尘、粉尘、飘尘等带___电荷的颗粒物很容易吸附空气中的负离子,其原理是___;
(2)离子直径很难被直接测量,因此人们通常通过测定离子在单位强度(V/m)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离子迁移率),和下面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控制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的质量相同
B.在测量未知液体密度时,改变液体质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后再进行记录
C.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通过小球推动物块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动能的多少
D.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明吸收热量的多少
(3)空气中的中性分子捕获电子e﹣,形成负离子的过程与以下哪几个选项的电荷转移过程相同___
A.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B.与硬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D.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25.阅读《静电喷涂》回答下题。
静电喷涂
传统液体喷涂一般采用人工手喷的作业方式,存在油漆浪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清理困难、生产效率低、产品有色差、质量不稳定及损害工作人员健康等问题。而静电喷漆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它的原理与静电除尘相同,是利用高压所形成的静电场来进行喷漆的新技术。它不单能节俭涂料,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而且能够使喷涂工艺机械化、连续化、减少喷涂的不良率。获得的漆膜质量高,附着力好,漆膜均匀、光洁。静电喷漆技术结合自动化生产,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大型工厂的喷涂车间往往见不到工人,只需少量人员设置喷涂参数,系统就精确地按照轨迹近乎完美地进行喷涂。如图1所示就是某国产品牌自动喷涂车间。喷涂前,被喷涂的工件被送至喷涂车间,接正极并与大地相连接。工作时,静电喷涂的喷枪或喷盘喷杯,涂料微粒部分接负极,在高压电源的高电压作用下,喷枪(或喷盘、喷杯)的端部与工件之间就形成一个静电场。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雾化的涂料微粒在直流高压(60~120 kV)电场中,经喷嘴雾化后喷出,被雾化的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电带负电荷,在静电场作用下,向带正电荷的工件表面运动,当经过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气体电离区时,将再一次增加其表面电荷密度。这些带负电荷的涂料微粒互相排斥均匀散开,扑向工件,最终牢牢的沉积在工件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涂膜,见如图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喷出的涂料之所以能精准地飞向被涂工件,它的根本原因是利用了涂料具有________。
(2)从喷枪喷出的涂料,之所以会均匀散开,这是因为________。
(3)关于涂料微粒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k为某常数。
A. B. C. D.
(4)静电喷涂工艺的的优点是________。
26.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旅行者在荒野里迷了路,又累又冷,他想生火取暖,可是却没有火种,只有一把旅行用小剪刀,几节新的干电池和一包口香糖(包裹口香糖的锡纸上覆有一层薄纸,薄纸易燃),他隐约记得有媒体上说可以利用如图所示带有薄纸的锡箔纸连到干电池的两端,薄纸就可以燃烧起来。他按照媒体上说的方法做了,可是发现没有引起燃烧。
(1)假如你是这个旅行者,怎样操作才能利用干电池和锡纸将干草点燃,写出你的做法;
(2)请你解释一下你这样做的意图和理论依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甲实验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
C.丙中打开醋瓶盖能嗅到醋味,是因为醋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丁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吸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A.宇宙浩瀚无边,是无限的,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恒星也是运动的,故A错误;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是可分的,故B正确;
C.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的多孔结构,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电荷总数并没有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电路安全且电动机和灯泡都能独立工作,说明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
A.电动机和灯泡是串联,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且安全,故C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但是开关S闭合后,电路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详解】
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由图知两灯串联,则流过L1的电流与流过L2电流大小相等,故A错误;
B.铜导线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开关闭合后,该电路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B错误;
C.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D.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而电子带负电,所以金属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气球与头发摩擦,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而气球得到电子后仍然为绝缘体,故B错误;
C.气球若带负电荷,则电子从头发上转移到气球上,即头发失去电子,故头发带正电荷,故C正确;
D.气球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玻璃不是导体,金属箔片张开,说明两片金属片带同种电荷,电荷的来源不是玻璃上的电荷传到金属箔片上的,因为玻璃不是导体不导电,电荷来源是金属箔片与玻璃之间的静电作用,玻璃上带正电,小球和金属箔片的组合中,负电荷流向小球,正电荷流向箔片,两片金属箔片都带有正电荷,因此张开。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电源开关S1闭合后,只有当人脸识别通过、体温在正常范围都满足时,系统才会启动电动机打开闸门,当人脸识别不通过或体温不正常时,闸门就不会打开,这说明三个开关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三个开关是串联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并且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故A错误;
B.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摩擦后,由于电荷的转移,绝缘体可以带电,故B正确;
C.绝缘体内都有大量的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故C错误;
D.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子,并不是所有的电子都是自由的,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
由题知,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所以两开关应串联接在电路中,比较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D
【详解】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碳棒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胶木、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净的水、空气等。塑料是绝缘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源能够向用电器提供电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池充电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简单电路由用电器 导线 开关和电源组成,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故A错误;
B.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并没有创造出新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故B错误;
C.玻璃棒a带正电荷,是由于失去部分电子形成的,当a、b接触时,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故C错误;
D.玻璃棒a和金属球b接触时,金属球b和两片金属箔均带上和a相同种电荷,即正电荷,两片金属箔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无论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电铃都会响起,但代表前后门的灯会分别被点亮,电铃最好放在干路上,两个灯并联,各用一个开关控制,比使用两个电铃更加简便,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
A.若L1断路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电路中无电流,两个灯都不亮,当导线连接L1两端时L2发光L1不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
B.若L2断路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电路中无电流,两个灯都不亮,当导线连接L1两端时两灯仍不发光,连接L2两端时L1发光、L2不发光,故B符合题意;
C.当L1短路时,L1不亮,L2亮,故C不符合题意;
D.当L2短路时,L2不亮,L1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详解】
ABD.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金属导体中能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而电子带负电,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A正确、BD错误;
C.电流是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故C错误。
故选A。
16.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负
【详解】
[1]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塑料丝带上了电荷,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PVC塑料管也带上了电荷,此时悬空,说明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由于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带了同种电荷,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负电。
17. 0.02 0.2
【详解】
[1]选择0-3A的量程时,每一小格表示0.1A,选择0-0.6A的量程时,每一小格表示0.02A,所以该表的最小刻度是0.02A。
[2]由题图可知,此时电流表选择的量程时0-0.6A,所以此时的读数是0.2A。
18.0.9
【详解】
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电流表 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 A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
19. 3:2 5:3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时,电路为定值电阻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即U=Ua,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a;
P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即UR=Ub,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Ib;
根据题意可知=;所以,=;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总阻两端的电压之比:===,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I=可得,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比:===;
P在a端时电路中的电阻为R,P在b端时电路中的电阻为R+R滑,
因电源电压不变,且总电压一定时电流与总电阻成反比,
所以,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与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之比:===

20. 正 大地到油罐
【详解】
[1]汽油与油罐摩擦,油罐失去电子,油罐因缺少电子而带上正电荷。
[2]油罐带正电,自由电子通过铁链从大地移动到油罐,与正电荷中和,故铁链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从大地到油罐。
21. 纯电动 长 用电器
【详解】
(1)[1]根据表中的数据,该款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的驱动模式是纯电动。
(2)[2]根据图像可知,当汽车的速度越大时,制动的距离就越长。
(3)[3]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电能,相当于用电器。
(4)[4]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牵引力为
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5)[5]车消耗的汽油的质量为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内燃机输出的有用能量
最终蓄电池增加的能量为
22. 单向导电
【详解】
[1]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将发光二极管两脚对调后再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发现二极管不会发光。
[2]用电流表测得A点的电流是400mA,合0.4A,则电流表A应该选择的是0~0.6A的小量程,指针指在0.4A的位置上。如图所示
23. BDAC 电 化学 用电器 C 1.7×108J;6.6×105J 红灯亮
【详解】
(1)[1]A.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因此这是做功冲程;B.图中的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因此这是吸气冲程;C.图中的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上行,因此这是排气冲程;D.图中的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因此这是压缩冲程;故顺序为:BDAC。
(2)[2][3][4]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可以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变;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
(3)[5]行驶过程中轮胎会发热是因为轮胎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车轮与地面摩擦,通过做功增加了它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
(4)[6]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可得牵引力
F牵=f=1000N
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W机械=F牵s=1000N×170×103m=1.7×108J
消耗汽油的质量
m汽油=ρ汽油V=0.7×103kg/m3×10×10-3m3=7kg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汽油q=7kg×4.6×107J/kg=3.22×108J
内燃机输出的有用能量
W有用=Q放η=3.22×108J×53%=1.7066×108J
最终蓄电池增加的能量
W=W有用-W机械=1.7066×108J-1.7×108J=6.6×105J
(5)[7]当汽车急刹车时,由于惯性,滑块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使红灯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红灯亮。
24. 正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D AD
【详解】
(1)[1][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空气中的是负离子,故烟尘、粉尘、飘尘等带正电荷。
(2)[3]转换法是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选项A中,控制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的质量相同,这是控制变量法;选项B中,改变液体质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后再进行记录,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一种方法;选项C中,通过小球推动物块距离的远近来反映动能的多少,这是转换法;选项D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明吸收热量的多少,也是转换法,故选CD。
(3)[4]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和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都带负电,故选AD。
25. 惯性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漆相比有利于工人健康等
【详解】
(1)[1]涂料被喷出后,由于涂料具有惯性,所以喷出的涂料能精准地飞向被涂的工作。
(2)[2]被雾化后涂料微粒通过枪口的极针或喷盘、喷杯的边缘时,因接触而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涂料均匀散开。
(3)[3]由题文中的信息可知,涂料微粒所受到的电场力(F)与静电场的电压(U)和涂料微粒的带电量(Q)成正比,而与喷枪和工件间的距离(R)成反比电场力的表达可能为
故选D。
(4)[4]环保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静电喷涂工艺的的优点是:静电喷涂与人工喷涂相比有利于工人的健康,能提高环境的净化水平。
26.(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将锡箔纸中间某位置剪的细一点,再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
(2)将锡箔纸中间某位置剪的细一点,再直接接到电源的两端,这样做可以使被剪细的那一部分电阻相对较大,根据 Q =I2R t,R 越大,相对其他位置产生的热量越多,越容易引起薄纸的燃烧;或采用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根据,U 变大,R 不变,I 变大,根据 Q =I2R t,I 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