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乐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02: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1.2 乐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小刚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2.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3.智能音箱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言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生活服务、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B.智能音箱接收到传递来的信息后依靠扬声器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
C.智能音箱能根据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4.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女高音”和“引吭高歌”的“高”分别指的是声音的(  )
A.都是音调高 B.都是音调低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低,响度小
6.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女高音”的“高”指的是响度大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剧院内壁上的蜂窝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8.琵琶演员在演奏前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9.如图是声现象的四个场景,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鼓面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
B.如图:利用骨传导可以让所有失去听觉的人重新听到声音
C.如图:使用同一小锤,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的音调不同
D.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球被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0.“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如图所示,工人需要将听音棒的“检测端”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声端”,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故障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听音棒”中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
C.“听声端”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提高了声音的音调
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1.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12.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小刚的音色 B.小刚歌声的频率
C.小刚歌声的响度 D.小刚歌声的音调
二、填空题
13.编钟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演奏编钟时,美妙的音乐是由于编钟______产生的;演奏者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同一个编钟,能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用相同的方法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能使声音的______发生改变。
14.好的扩音设备都有高保真度,这是保证了原声和扩音后声音的______和______不变。频率为30000Hz的超声波与频率为10Hz的次声波同时在相同空气中传播,它们的速度______(相同/不同)。
15.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1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的。养蜂人是根据蝴蝶飞行时声音的_________不同进行辨别的。
16.长外教学楼的走廊内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______大,老师很容易根据声音______的不同判断出是哪位同学,该同学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老师的耳朵。
三、综合题
17.(1)如图甲所示,左手用力击鼓,右手放在鼓面上,会感到鼓面振动,鼓面振动停止后,不再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罩内闹钟的铃少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
(3)某同学发现口琴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丙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咅的_____.
18.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越大,鼓声也越大;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声音的高低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声音也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情景1可知:声音的________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2)根据情景2可知:声音的________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3)根据情景3可知:声音的________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9.冬天能听到风吹电线的呜呜声,而夏天却听不见,为什么?
20.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30 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 s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1)为了使探测船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 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在脸颊上贴了一下,大叫一声,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 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______________Hz.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C正确;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不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强弱的单位是,甲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小于乙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则甲比乙振动的振幅一定要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响度,这里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智能音箱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用户的语言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发声体的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能够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响彻礼堂”是指声音很大,即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5.C
【详解】
“女高音”的“高”是指音调的高低;“引吭高歌”的“高”是指响度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
声源所产生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A强于B,则说明声源与A的距离小于与B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受传播距离的影响,传播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所以此处人是据响度作出判断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所说的“女高音”的“高”是指音调高,故A错误;
B.“隔墙有耳”是指在墙的一侧可以听到另一侧的声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正确;
C.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减少回声对原声的影响,故C错误;
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鼓面发声时,鼓面一定在振动,故A错误;
B.利用骨传导可以让鼓膜损坏的人重新听到声音,如果是因为听觉神经损坏而失去听觉的人则不能,故B错误;
C.不同的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也不同,所以使用同一小锤,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声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
D.球被弹起,说明音叉正在振动,球的作用是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听音棒”中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是固体传声,所以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故B正确;
C.固体传声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是否有关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声音特色,观众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
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选A。
13. 振动 响度 音调
【详解】
[1]当演奏员用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
[2][3]同一个编钟,质地相同,所以打击编钟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但由于编钟的大小不同,因此用相同的力敲打不同的铜钟时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也不同;而在敲击同一个编钟时,随着敲击力度的大小变化,编钟的振幅大小发生改变,则声音的响度也会相应的改变。
14. 音调 音色 相同
【详解】
[1][2]乐音的三个特征为音调、响度和音色,扩音设备增大的是声音的响度。好的扩音设备具有的高保真度,则是保持了原声的音调和音色,即声音的响度增大了,而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发生变化。
[3]频率为30000Hz的超声波与频率为10Hz的次声波,虽然频率不同,但由于都是在空气这一种介质中传播,故速度相同。
15.音调
【详解】
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由题可知,蜜蜂不载花蜜时和载花蜜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同,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所以养蜂人是根据蝴蝶飞行时声音的音调不同进行辨别的。
16. 响度 音色 空气
【详解】
[1]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生活中“大声”、“高声”等都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2] 声音的三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与发身体自身有关,老师能听出是哪位同学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该同学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老师耳朵的。
17. 振动 介质 音调 响度
【详解】
试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液体、气态和固体中传播;
(3)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2)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即该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对不同气孔吹气,振动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1)振动;(2)介质;(3)音调;响度.
【点评】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8. 响度 振幅 音调 频率 音色.
【详解】
(1)根据情景1可知:同一个鼓,敲击力度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也越大.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鼓面振幅相同,振动快慢不同,声音的高低不同.由此可知,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3)根据情景3可知: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19.见解析
【详解】
因为热胀冷缩,冬天电线收缩较紧,风吹在上面,电线振动频率较高,发声的音调较高,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可以听到“呼呼”的响声;夏天,电线受热热膨胀,较松弛,风吹在上面,电线的振动频率较低,发声的音调较低,低于2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20000Hz,所以听不到。
20.(1)用超声波(声呐).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2)459m;(3)远处发生风暴产生次声波,次声波传播速度比风浪速度快得多,并引起气球的振动,振动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少,因而引起气球振动,气象学家感觉到了振动
【详解】
(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2)∵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t=×0.6s=0.3s,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3)远处发生风暴,产生次声波,次声波传播速度比风浪速度快得多,并引起气球的振动,这振动在传播时能量损失少,因而气球碰到气象学家的脸颊时,气象学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这种振动.
【点睛】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水下有无暗礁,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波具有单向传播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利用回声计算与障碍物(暗礁)的距离:先求出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暗礁到船的距离;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它的波长很长,人耳无法听到次声波,但次声波传播过程能量损失小,人能及时捕捉到次声波能量.
21. 超声波 音调 次声 20
【详解】
(1)蝙蝠依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判断障碍物的方位和距离,所以①处填超声波;
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因为不同深度的水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时,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②处填音调.
(2)根据题意: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且频率较低,可判断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所以从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20Hz.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