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 2 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B.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C.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D.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2.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拟人)
B.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比喻)
C.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排比)
D.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设问)
3.下列词语不是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
A.漂亮——美丽 B.随意——随便 C.闪烁——闪耀 D.胖乎乎——圆滚滚
4.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地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B.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C.通过班主任老师的耐心帮助,我改正了缺点。
D.虽然我太小,拿不动那锄杆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二、填空题
6.理解句子,并完成作答。
1.这榆树在院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作者运用轻快活泼的语言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大榆树的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大榆树的________。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的向往。
7.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毛( ) 明( )
白( ) 亮( )
笑( ) 绿( )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童年的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却令人难以忘怀。如果你想了解爸爸或妈妈的童年,你应该提出哪些问题?请你列个提纲,把要提问的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加工厂。
(1)这里的景色非常壮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的园子很美丽。(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
(5)飞机在山势险峻、丛林密布的山区绕圈儿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
(6)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7)救援卫星怎能管得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
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说:“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那明亮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时,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
10.给短文起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12.“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3.对“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当时矛盾的心理
B.在病魔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阿明积极同病魔作斗争的精神是顽强的
C.在死亡面前,生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想活着
14.文中“明亮的灯光”是指____________ 。
课内外比较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5.选文中写了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17.选文中事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来概括。( )
A.任性 B.自由
C.明亮 D.美丽
18.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A.这是陈述句,没有运用任何的修辞手法。
B.从“这不是一样的吗?”可知,这是运用反问的手法。
C.从“花睡醒”可知,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D.把榆树的叶子发光比作沙滩上闪烁的蚌壳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
2.D
【详解】
考查修辞手法判断。
A“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可知将倭瓜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和行为,可知是拟人。
B“箭好像下雨一样”可知将放下的箭比作雨,可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C“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三个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的句子,可知是排比。
D“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意思是追不上,可知是反问。
3.D
【详解】
考查近义词。
A漂亮,好看,美观。美丽,漂亮。互为近义词。
B随意,任凭;由着自己的意思。随便,言行随意,不多加考虑;不谨慎。互为近义词。
C闪烁,亮光摇晃不定,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闪耀,光彩耀眼;亮光动摇不定,忽明忽暗。互为近义词。
D胖乎乎,形容人长得肥胖的样子。圆滚滚,形容非常圆。不是近义词。
4.C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把“黄瓜”看作了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5.C
【详解】
考查病句辨析。
A项搭配不当,“人”不是习惯,应改为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B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改为一个人是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杆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6. 拟人 高大和不容忽视 活力 排比 明亮 光明、温暖
略
7. 嘟嘟 晃晃 花花 晶晶 嘻嘻 油油
【详解】
考查学生词语仿写的能力。看清例词的结构形式,结合平时的积累,准确填写即可。示例“胖乎乎”是ABB式的。
8.示例:
问题清单一
(1)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2)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3)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问题清单二
(1)小时候玩过哪些玩具?
(2)最喜欢哪个玩具?为什么最喜欢它?
(3)这个玩具是怎么玩的?
略
9. 这里的景色难道不是非常壮观的吗? 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祖父的园子真美丽啊! 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飞机飞行。 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救援卫星管不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
【详解】
(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
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
即:这里的景色难道不是非常壮观的吗?
(2)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
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即: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只好我自己照顾自己了。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感叹句是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降调,句末都用叹号(!)表示。
即:祖父的园子真美丽啊!
(4)本题考查改为拟人句。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示例:太阳升起来了,露出了甜甜的笑脸。
(5)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飞机”,谓语是“飞行”。
(6)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题“紧张”和“平稳”不搭配,应该改为“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7)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
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
即:救援卫星管不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
10.天堂里的老师
11. 阿明 坚强、乐观、有理想
12.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13.B
14.病房里明亮的灯光和阿明身上顽强、乐观、坚持的精神
10.此题考查加标题的能力。全文主要讲解了阿强顽强的精神,他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可是没能实现,在文章最后点明主题“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11.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本文主人公是阿强,对于他我们可以用“坚强、乐观……”等词语评价。
12.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这”结合上文我们可知指: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13.此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全文,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人要有顽强的生命力,坚强、乐观的去面对生活。
14.此题考查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来理解句子。这里的“明亮的灯光”指病房的灯光和阿强的顽强、乐观精神。
15.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16.拟人
17.B
18.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充满生机的,都是自由、不受约束的。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