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7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关的是( )
A.人站在高铁站的安全线以外候车
B.用吸管喝饮料
C.用高压锅煮食物
D.拔火罐
2.如图所示的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船闸 B. 吸尘器
C. 用管子吸饮料 D. 离心式水泵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来解释的是( )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小明采用“向漏斗口吹气,观察乒乓球状态”的方法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以下方案不合理的是
A.竖直向上吹气
B.水平向右吹气
C.竖直向下吹气
D.斜向下吹气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
6.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 )
A.翟志刚“行走太空”
B.热气球冉冉升空
C.雄鹰展翅高飞
D.飞机翱翔蓝天
7.“C919”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飞机。下列关于飞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降落后不能立即停下来,因为飞机受到惯性
B.飞机轮子上的轴承主要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机翼的横截面形状“上凸下平”,利用了“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伞面严重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伞只受到空气对其向上的力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D.伞受到向上的力大于其受到向下的力
9.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气体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升力
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
10.如图中各现象与飞机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液压机
B. 简易喷雾器
C. 钢笔吸墨水
D. 升空的热气球
1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向两球间吹气,两球更加靠近了,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2.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B.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布飘向窗外
C.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
D.列车驰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
二、填空题
13.小海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海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_____造成的.
14.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会飘向______(选填“窗内”或“窗外”)。这是因为车外比车内空气的流速______,压强______(选填“大”或“小”)。
15.如图所示,是风吹过屋顶的示意图。“卷我屋上三重茅”是由于屋顶空气流速较屋内大,压强较屋内______,形成向上的压力差,使茅屋顶上的茅草随风飞走。“下者飘转沉塘坳”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6.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_______(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气体压强越______。
三、综合题
17.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经过多次海试后已正式交付使用。如图甲所示山东舰配置滑跃式起飞甲板,搭载歼15战机,以及直18预警/反潜直升机、直9搜救直升机等,载机总量超过40架。山东舰的排水量约为6.5×104t,最大航速约为54km/h,额定功率约为1.5×105kW。航母在某段海域以最大航速航行了2h。(g取10N/kg),求:
(1)歼15属于重型多用途战机,最大起飞质量32.5吨。轮子与飞行甲板的总接触面积约为0.06m ,当它在甲板上静止时,对甲板的最大压强多大?_____
(2)该航母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航母受到的阻力是多大?_____
(3)战机起飞前,后方的甲板上会升起偏流板(如图乙所示),这样做是利用了_____。战机起飞时,最好是_____(选填“顺风”“无风”或“逆风”)滑行。
18.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
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飞机是由固定翼产生升力,由推进装置产生推力,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天器.
飞机机翼上下两侧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上侧的要凸些,而下侧的要平些,当飞机滑行时,机翼在空气中移动,由于机翼上下侧的形状不一样,在同样的时间内,机翼上侧的空气比下侧的空气流过了较多的路程(曲线长于直线)也即机翼上侧的空气流动比下侧的空气流动快,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当飞机滑动时,机翼上侧的空气压力要小于下侧,这就使飞机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当飞机滑行到一定速度时,这个升力就达到了足以使飞机飞起来的力量,于是,飞机就飞上了天.
飞机机动性高,飞行不受高山、河流、沙漠、海洋的阻隔,而且可根据客、货源数量随时增加班次.飞机一般不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而是以马赫做单位,1马赫就是一倍音速,也就是340m/s.民航机一般是0.7马赫左右,战斗机最高有2.5马赫也就是3000多千米每小时.
(1)飞机升空的原理是_____.
(2)飞机在加速升空时,飞机所受的力_____(填平衡、不平衡),此时以飞机上的乘客为参照物,飞机是_____(填“运动”或“静止”).
(3)假设从北京到广州的距离为2295km,某客机以0.75马赫的速度飞行,则从北京飞到广州乘坐飞机的时间大约是_____h.
19.阅读《漏刻》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中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隋书天文志》中记载:“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后因以命官,周礼竿壶氏则其职也。”竿壶氏,即为掌漏刻的官员。唐代诗人李贺“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宋代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入初静”,其中“漏”就是指漏刻,可见唐宋时期人们使用漏刻计时已经很普遍了。
漏,指漏壶。刻,指箭刻,箭上有刻度,是放置在漏壶内以标记时刻。漏刻通常使用铜壶盛水,又称为漏壶,滴漏以计时刻,故又称为“铜壶滴漏”。铜壶滴漏使用原理,是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计时的准确度取决于水流的均匀程度。漏壶有泄水型的沉箭漏和受水型的浮箭漏两种。
沉箭漏古老而简单,只有单壶,壶的底部有小孔,壶中有箭刻,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使用时,壶中的水由小孔流至壶外,箭刻随之逐渐下降,以显示时间。图甲所示,就是一个出土于河北省满城的西汉铜漏(满城铜漏),制造于公元前113年之前,图乙是它的原理图。这种漏刻,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先后流量不一,故其计时精度不会高,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粗略的时段计时工具。
浮箭漏的发明晚于沉箭漏,但功能优于前者。它分供水的播水壶、及置放箭刻的受水壶两部分。使用时,播水壶的水经小孔不断注入受水壶,箭刻便逐渐随之上浮,以显示时间。后来发现计时准确度并未得到大幅提高,于是在前面的播水壶上方再加一只播水壶,用来保证第一只播水壶的水位稳定,使水流速度均匀。后来也有加多个播水壶,形成多级漏壶。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元代多级浮箭漏,图中的4号壶即为受水壶。
浮箭漏是史上记载使用最多、流传最广的计时器。不管是用哪种铜壶滴漏计时,主要是通过观察水位上升或下降时,箭刻上所显示的刻度来推算时间。如果泄水型漏壶,壶内装满水,水从底部小孔滴出,一天一夜刚好滴完。《说文解字》中就有:“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之说。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均分在箭刻的一百个刻度上,一个刻度就等于十四分二十四秒。
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曾改革漏刻制,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到清初《时宪书》施行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分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古人利用“圭表”辨别南北方位、确定节气和时刻;使用 “圭表”辨别南北方位、确定节气和时刻;使用“日晷”观察日影方位变化来推算一天的时间;改良圭表、日晷观察日影方位变化来推算一天的时间;改良圭表、日晷的缺点,运用漏壶中水位高低变动来计量时间。古代这些简单而有效的计时仪器,充分展现了先人的智慧。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漏刻是利用 _______ 来计量时间的;
(2)漏刻中的箭舟随着水位高低而升降,它所受浮力大小是 _____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3)如图所示,多级漏刻的四个铜壶中,保持 ________ (选填“1”、“2”、“3”或“4”)铜壶中水位的稳定,是提高计时准确度的关键;
(4)用沉箭漏计量时间,主要问题是随着水位降低水滴流速变慢。从物理角度来看,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我国新一代水上飞机“鲲龙”(如图1)的一项绝技是森林灭火,它汲水迅速、投水精准,灭火能力不同凡响.
(1)用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写出一点)
(2)“鲲龙”机翼截面如图2,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____下表面空气流速,使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获得足够大的升力.
(3)“鲲龙”飞行时最大航速为560千米/时,计算飞往距它140千米远的火灾现场至少需要的时间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8 年 12 月 9 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复兴号”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它全面采用了自动化设计,其车头(“飞龙”)被设计成修长的流线型,可谓颜值爆表,试验速度可达时速 400 公里以上。
“复兴号”轨道采用无砟轨道(砟:是岩石、煤等碎片的意思),普通铁路上常见的枕木被混凝土取代,枕木下的小石头也不见了,而是直接将铁轨铺在一个高强度的混凝土板上。对于有砟轨道,当列车运行时速达到 250 公里时,那些碎石子就会被掀起来,给列车造成极大的危险。
(1)“复兴号”采用了流线型车头,不仅美观还可以_______;高速行驶时车头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 ,摩擦力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将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路基的_______,从而减小对路基的_______;
(3)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列车快速行驶过有砟轨道时,那些碎石子会被掀起来的原因: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人和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向列车方向的压强差,容易被压向列车,故人站在高铁站的安全线以外候车,故A符合题意;
B.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压入嘴里,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高压锅煮食物,高压锅内气压变大,水的沸点升高,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熟,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内外受到的压强是相等的。拔火罐时先用火将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患者的皮肤上,冷却后罐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
A.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A符合题意;
B.吸尘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D.用管子吸饮料、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①气压跟海拔有关,海拔越高,气压越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水的沸点低于100℃,这说明水的沸点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能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当用B管用力吹气时,A管上端空气流速变大,因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A管上端压强变小,下端大气压没有变化,从而形成了向上的压强差,因此A管中的水面会上升,故③符合题意;
④向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会贴在漏斗上不掉下来,是因为当从漏斗口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乒乓球被下面的大气压压向漏斗颈而不掉下来。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A.不吹气时,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乒乓球处于静止状态;竖直向上吹气时,乒乓球底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上面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下的压力,乒乓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乒乓球还受到支持力作用,这三个力是平衡力,乒乓球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竖直向上吹气每个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能很好的探究流体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
B.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来,水平向右吹气时,乒乓球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右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左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水平向右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落,竖直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竖直向下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不吹气时,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会滚下来,斜向下吹气时,乒乓球右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左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产生向右上方的压力,乒乓球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斜向下吹气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可以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A.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人潜入深水中时,水对人体的压强很大,为了保护人体,所以要穿潜水服,故A正确;
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
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
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形成向上压强差,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翟志刚“行走太空”,是因为他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且太空中没有空气,不会产生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热气球是利用了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而升空的,故B符合题意;
CD.雄鹰展翅高飞和飞机翱翔蓝天都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靠获得的空气升力而升空的,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拥有的一种属性,不能说是受到,故A错误;
B.飞机轮子上的轴承主要是通过改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B错误;
C.机翼的横截面形状“上凸下平”,是因为机翼上方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故C错误;
D.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伞面严重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伞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所以上表面产生的压强小,下表面产生的压强大,也就是说下表面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大坝做的宽耐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气体的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使飞机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用高压锅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把食物煮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时,由于吸盘内是真空,外界的大气压把钢板牢牢地压在吸盘上,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
A.液压机利用的是液体能传递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嘴吹气,管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小,液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出,故B符合题意;
C.钢笔吸墨水利用的是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向两球间吹气,两球中间空气流速大,两球更加靠近了,则两球外侧压强大于两球内侧的压强,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向外拉活塞抽气,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
A. 吸盘能紧紧的贴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存在压强,故A符合题意;
B. 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窗帘内外产生压强差,使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力从而飘向窗外,故B不符合题意;
C. 风雨天打伞,伞面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伞面上下产生压强差,使伞面受到向上的压力从而上翻,故C不符合题意;
D. 列车驰过时,带动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使安全线内的人身体前后产生压强差,使人受到向列车方向的压力从而被吸向列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小 低
【详解】
第一空.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车行驶时,打开车窗,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窗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强大于向内的压强,把窗帘压向窗外.
第二空.因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所以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低,车行驶到山顶时,外界大气压变小,而密封的零食包装袋内气压不变,袋内的气压大于外部大气压,所以,包装袋会鼓起来.
14. 窗外 大 小
【详解】
[1][2][3]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列车高速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即车外比车内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车外。
15. 小 运动状态
【详解】
[1]“卷我屋上三重茅”是由于屋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向上的压力差,使茅屋顶上的茅草随风飞走。
[2]“下者飘转沉塘坳”是说茅草在力的作用下飘到低洼处,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6. 互相靠拢 小
【详解】
[1]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互相靠拢。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越小。
17. 5.4×106Pa 107N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逆风
【详解】
(1)[1]飞机对甲板的压力
F=G=mg=3.25×104kg×10N/kg=3.25×105N
飞机对甲板的压强
p==5.4×106Pa
对甲板的最大压强为5.4×106Pa。
(2)[2]由P===Fv得航母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的引力
F===107N
航速匀速航行时,航母受到的阻力等于引力,即阻力为107N。
(3)[3]战机起飞前,后方的甲板上会升起偏流板,偏流板可使飞机喷出的燃气流向上偏转,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当舰载机逆风起飞时,上下面的压强差较大,产生向上的升力较大,所以逆风便于起飞。
答:(1) 对甲板的最大压强为5.4×106Pa;
(2) 航母受到的阻力是107N;
(3) 战机起飞前,后方的甲板上会升起偏流板,这样做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战机起飞时,最好是逆风滑行。
18. 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不平衡 静止 2.5
【详解】
(1)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这样,当飞机起飞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
(2)飞机在加速升空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改变,因此一定非平衡力的作用;此时以飞机上的乘客为参照物,飞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因此是静止的.
(3)因为1马赫就是一倍音速,也就是340m/s.由公式v=得,飞机飞行的时间:t===9000s=2.5h.
19. 滴水多寡 不变 3 水位越低,出水口水的压强越小,水流越小
【详解】
(1)[1]根据材料可知漏刻是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
(2)[2]不论水位高低,漏刻中的箭舟一直在漂浮,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由于它的重力没变,所以它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变的;
(3)[3]置放箭刻的受水壶,箭刻上所显示的刻度来推算时间,多级漏刻的四个铜壶是为了保证播水壶的水位稳定,所以保证受水壶之前的3号播水壶稳定是提高计时准确度的关键;
(4)[4]由可知,h越小,p越小,所以水位越低时,出水口的压强越小,水流也越小。
20. 水汽化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就熄灭了 大于 0.25h
【详解】
(1)水落在着火物体上后水汽化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就熄灭了;
(2)由图可知,空气流经机翼上方时通过的距离大于机翼下方,所以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流速,上表面气压小于下表面气压,从而获得足够大的升力;
(3)根据v=知,“鲲龙”飞往距它140千米远的火灾现场的时间至少为:t===0.25h.
21. 减小阻力 减小 减小 受力面积 压强 列车快速行驶过有砟轨道时,路基石子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使石子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因此石子会被掀起
【详解】
(1)[1]“复兴号”采用了流线型车头,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2][3]高速行驶时车头表面的气体流速比车头底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较小,车头底部的压强较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地面对车头的支持力会变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车头对地面的压力会变小,这个压力变小,那么摩擦力也会变小。
(2)[4][5]将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路基的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路基受到的压强会变小。
(3)[6]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列车快速行驶过有砟轨道时,路基石子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使石子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因此石子会被掀起。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