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3 光的直线传播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日食现象可用光的反射解释
C.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原色光混合成的
D.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紫外线控制电视机
2.如图所示是什么成像光路图,应配戴什么矫正( )
A.近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凸透镜 D.远视眼,凹透镜
3.如图所示,一块方形玻璃砖置于水平桌面上,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斜射向玻璃砖时,这时反射角为,折射角为;若把玻璃砖的右侧稍微垫高,则此时反射角为,折射角为.那么
A.α'<α,r'C.α'>α,r'>r D.α'<α,r'>r
4.单反相机镜头由多种光学器件组成,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透镜组,如图所示透境组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6.如图所示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
C.手影游戏 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
7.如图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
B.当物距为30 cm时,其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C.当像距为60 cm时,物距可能为16 cm
D.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6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8.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甲所示,一幅漫画竖立在桌面上,小明把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放在漫画前,惊奇地发现,透过水杯看到漫画中的老鼠变“胖”了,还掉头奔向猫,如图乙所示。下列仪器中与其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平面镜
D.投影仪
10.丽丽用同一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同一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
B.甲、乙两图成像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C.甲图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书本上的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
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11.如图所示,二维码已成为人们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疫情期间,进入各场所都需要扫码进入,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的识别。关于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B.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C.二维码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
D.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所成的像变小
12.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A.在原地不动 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 D.向右移动
13.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4.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 B.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
C.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D.大于2倍焦距,正立放置
15.人们看到的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海市蜃楼
C. 雨后“彩虹”
D. 东津大桥水中“倒影”
16.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17.今年的6月21日,不仅是夏至,还出现了一次难得的天文现象——日环食,长春观察到的是日偏食,下列相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光源 B.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用小孔成像的方法观察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像
18.晴朗的天气,小刚到森林中去游玩,他看到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他认为( )
A.圆斑是太阳的影子 B.圆斑是太阳的实像
C.圆斑是太阳的虚像 D.圆斑是树叶的影子
19.下列例子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与月食
C.挖掘地铁隧道时用激光指引方向 D.雷雨来临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0.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 )
A.340m/s B.340km/s C.3×108m/s D.3×108km/s
21.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像距,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减小像距,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
A.树荫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 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C.日偏食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
D.队伍排列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23.如图是月偏食的示意图,月食轮廓是弯曲的圆弧。下列事实与圆弧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太阳光的直线传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
24.一人走过一盏路灯,人的影子长度会( )
A.一直变短 B.一直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25.小明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的像是正立的
B.若小孔改为小三角形,半透明膜上的像也变为三角形
C.随着蜡烛的燃烧,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下移
D.若取下半透明膜,透过小孔将看不到完整的烛焰
26.某同学雷雨天看到闪电2s后听到雷声,已知、,则打雷处的云层距离他大约( )
A.680m B.340m C.6×108m D.3×108m
2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医生利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提高响度
B.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道具的模型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C.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
28.如图是小亮做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他将A、B两个厚纸筒套在一起,并可将B纸筒向右拉伸,使半透明纸与小孔间的距离增大,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产生的
B.小孔成像所成像的形状取决于小孔的形状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缩小的
D.当图中A纸筒不动,B纸筒向右拉伸时,半透明纸上的像将不变
29.在一块硬纸板上有一个很小的椭圆形小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纸板的小孔上,则在与硬纸板平行的白色光屏上产生的光斑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方形的 C.椭圆形的 D.不规则的
30.我国航天局于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点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广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喇叭振动而产生的
B.听到的广播新闻报道声是次声波
C.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远处在看到火光的同时会听到火箭的轰鸣声
二、填空题
31.物体在f和2f之间移动时,像的位置也在移动,如果物体移动的距离为u,像移动的距离为v,则u_________v(填“<”“>”或“=”)
32.凸透镜可用于___________(选填“远视”或“近视”)眼的矫正,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某手机镜头焦距为5cm,用它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虚线框内为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焦距___________OQ(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如图所示,O是凸透镜的光心,F是凸透镜的焦点,蜡烛烛焰在点P发出的两条光线a、b,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成像在Q点。
(1)通过光线a、b确定烛焰点P及其像Q的位置,请画出相应的光路图;( )
(2)点燃蜡烛前,我们站在透镜左侧能用眼睛直接看见本身不发光的蜡烛,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点燃蜡烛后,我们站在透镜左侧能看见发光的蜡烛的火焰由于空气受热而晃动,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均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3)如图,点燃蜡烛后,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是否可行?_______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若想通过眼睛直接观察到Q,人应该站在区域______ (从 A、B、C、D中选择填写),眼睛朝向_________ (从“左”或“右”中选择填写)。
35.夏天的雨后,小草的叶子上有雨滴。透过这些雨滴,可以清晰地看到下面叶子的叶脉。这时,雨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 凹透镜” “凸透镜”或 “平面镜”),看到的是叶脉的_______(选填 “虚” 或“实”)像 。
36.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37.如上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的像是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38.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当人看见闪电3s后听到雷声,则此人与闪电处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39.自制针孔照相机在外套筒的一端蒙上带孔的黑纸(图甲),在内套筒的一端蒙上塑料薄膜当光屏(图乙),把内套筒装入外套筒中(图丙)。小明使用针孔照相机时,眼睛应对着______(选填“小孔”或“塑料薄膜”)观察窗外的景物,将看到窗外景物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增大塑料薄膜与小孔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0.如图所示,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后面的人都被第一个人挡住,说明队伍站得 ____ (选填“很直”或“不直”),所用的原理是 _______ 。
三、综合题
41.(1)小明去公园,看到湖中的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的“白云”是光的______现象(两空均选填“反射”或“折射”),两者都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______;
(3)图(a)是铅笔水平放在透明空杯子后的情形,图(b)是给杯子中加水后观察到铅笔的情形,请解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 )
4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110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并实施近月制动,成功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自1958年开始尝试探索月球以来,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月球数十次,总计有20台着陆器、6台月球车、12个宇航员踏上过月球表面,其中包括中国2013年12月成功着陆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
无论是外形还是携带的科学仪器,嫦娥四号都和嫦娥三号非常相似,但却不尽相同。一位航天领域专家2018年12月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之前有嫦娥三号的成功着陆经验,但是,嫦娥四号面对的是人类从未踏足过的月球背面,并在月夜下完成原位和巡视探测等工作,这与不能在月夜下工作的嫦娥三号有很大区别。
(1)月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
(2)运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________并________,或直接进行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的太高,保护了火箭。(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质量是的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其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并拍照,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_______镜。
(5)月面周围一片寂静,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时,外界听不见月球车转动的声音,是因为________。
43.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11月28日20时58分,嫦娥五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11月30日4时40分,嫦娥五号合体顺利分离。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进行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12月1日23时,嫦娥五号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1)图甲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的情景,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__成水蒸气,然后__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将在平均高度约200公里的环月轨道上飞行并等待上升器交会对接,在对接的时候相对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升器处于__(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此时它们的速度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图乙为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着陆后全景相机拍摄的环拍成像。照相机在使用时物距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4.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____ 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此时像会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
A、5m B、0.5m C、0.05m D、0.005m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因为手机镜头 ____- 较小,拍摄时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______(填“大”或“小”),所以不需要“调焦”.
(4)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请你劝劝他____.
4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中国空间站和设在中国科技馆的地面主课堂等同时进行,王亚平老师在太空授课的时候,用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了一个水膜,轻晃金属圈,水膜并未破裂,而是甩出了一个小水滴。再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更奇迹的时刻:在第二个水膜上,用饮水袋不断注水,水膜很快长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我们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人像,当她往水球中注入空气,水球上呈现出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
(1)太空授课非常精彩,不借助任何仪器,我们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听到王老师的声音,原因______;
(2)注水后,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______,我们通过水球,看到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人像,当她往水球中注入空气,水球上呈现出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内圈会出现正立的像是因为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组合;
(3)此时,以水球为参照物,王老师是__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王老师是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4)同时地面小倩同学尝试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a)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b)小倩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小倩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某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然后,小倩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倩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水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或者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给水凸透镜带上合适的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可再次成像到光屏上;
(c)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倩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d)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即可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46.(1)如图1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________;
(2)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2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刷脸”。支付完成交易,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C.等于两倍焦距
D.两倍焦距之外
47.为了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位男孩面对一座距自己85m的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听到了回声.他分三次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分别为0.49s、0.50s、0.51s.
(1)你认为他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________.
(2)此测量过程主要利用声音能传播________的特性.(选填“信息”、“能量”)
(3)此种方法也可以测量光速,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且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
(4)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_________ ?
48.舞剧千手观音是在广为流传的千手观音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演绎了一段极具寓言色彩的故事.图为由张继钢担任编剧、编导的大型舞剧千手观音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的剧照.
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的缘故.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49.如图所示,在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距点光源为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的正方体物块.若在轴的上方距轴为处放一平行于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画出在正方体轴上被点光源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区域,并计算出其长度为__________.
50.请阅读《华夏之光——圭表》并回答24题。
华夏之光——圭表
我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天文学家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其中圭表就是典型的代表。圭表(如图所示)包括圭和表两部分,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作圭,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作表,圭和表相互垂直.战国以前的天文学家已能够利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依据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就能确定一回归年的天数。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圭表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他将表的高度增加,并且在表顶加一根架空的横梁,使表高变为传统表高的五倍。这样,测量时,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郭守敬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这些措施成功解决了圭表发明以来,测影时“虚景之中考求真实”的困难。以圭表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们攀登新的科技高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依据圭表正午时__________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
(2)请写出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保证圭和表相互垂直的措施,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措施可以保证圭和表是相互垂直的_________。
(3)郭守敬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解决了早期圭表的什么问题_________?
51.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向月球发射激光束,经反射后被接收,激光束从发出到接收共需2.56s。
(1)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理由是_____;
(2)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千米?_____(光的速度为3×108 m/s)
52.国庆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
(1)如果你离广场很远,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 为什么
(2)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 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 (取声速为340 m/s)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B.日食现象是因为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可以混合成其它各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三原色光混合成的,故C正确;
D.红外线抗干扰能力强,电视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控制电视机,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如图所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是近视眼成像光路图,应配戴凹透镜让光线稍微发散成像在视网膜上。
故选B。
3.A
【详解】
把玻璃砖的右侧稍微垫高时,玻璃砖面倾斜,但法线方向仍然是垂直界面,故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减小,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α′<α,r′故选A.
【点睛】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入射角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根据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判断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4.B
【详解】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图中②是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
A.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
B.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u=30cm,因此时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可知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即
解得
又因此时像距v=45cm,因此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解得
综上可得,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
故B错误;
C.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物距与像距交换后,即物距等于45cm,像距等于30cm时,能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蜡烛在5cm处,光屏在80cm处,故C正确;
D.由B中分析可知,当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时,替换后的凸透镜焦距变小,对光的偏折能力增强,故光线会聚点在光屏左侧,此时只向右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后视镜观看车后景物,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游戏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由图知道,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即v=u=2f=20cm,所以,f=10cm,故A错误;
当物距为 30cm 时,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即是照相机的原理,故B正确;
由图知道,当像距为 40cm 时,物距是10cm,又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当像距为60 cm时,物距小于10cm,故C错误;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知道,物体从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到6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故D错误.
8.C
【详解】
解答:A.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A错误;B. 过焦点的光线对于凹透镜不属于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更远离主光轴,故B错;C. 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故C正确;D.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错.
故选C
点睛: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判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凹透镜起发散作用.
9.D
【详解】
圆柱形玻璃杯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水杯看到的老鼠变胖了,说明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放大的像,又因为看到老鼠掉头奔向猫,所以老鼠的像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像中倒立的都是实像。所以老鼠经过水杯后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与题意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D.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与题意相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A正确;
B.图中都是使用凸透镜观察物体,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折射,故B错误;
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所以甲图中书本到凸透镜的距离更小,故C错误;
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扫描二维码时,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B错误;
C.二维码的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部分不反射光,吸收所有色光,故C正确;
D.手机镜头靠近二维码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当逐步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位的上升,入射点逐渐向右移,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池底的光斑也向右移动,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仍然向右移动。
故选D。
13.B
【详解】
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B
【详解】
放映幻灯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故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将幻灯片倒立放置,成倒立放大的像时画面再次翻转,人们才能看到正常的正立的画面,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A
【详解】
A.立竿见影,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东津大桥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C
【详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详解】
A.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并且是自然光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太阳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中,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大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小于像到孔的距离,成放大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等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等大的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B
【详解】
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空隙中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即圆斑是太阳的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9.D
【详解】
A.影子的形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与月食形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挖掘地铁隧道时用激光准直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是由于光速比声速快造成的,不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详解】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1.D
【详解】
①根据题意可知,自制针孔照相机是小孔成像,因此所成实像是倒立的像,故①正确;
②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所成的像会变大,物距大于像距时,是缩小的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是放大的像,故②正确;
③根据小孔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像距变大,像也会变大,故③正确;
④当物距不变,向前推动内筒时,所成的像变小,光更加集中,会更亮,故④正确;
四句说法均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C
【详解】
A.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故A正确;
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把木板所在直线稍微与视线倾斜,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木板偏离视线的距离应该是均匀变化的,若某一处偏离太多,则此处凹陷,若某一处偏离太少,则此处上凸,这样就检查出是否平整了。故B正确;
C.日偏食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运动到了同一直线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一部分而形成的现象,故C错误;
D.队伍排列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即当队伍整齐时,在一直线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只能看到最前面或最面一位同学,故D正确。
故选C。
23.C
【详解】
图中的月食的轮廓,是由于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不透明的圆形地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完整月球时,便形成的月偏食。所以圆弧的形成与太阳光的直线传播;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不透明的三者有关,而与月球是球形的无关。
故选C。
24.D
【详解】
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5.D
【详解】
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是上下颠倒的,所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错误;
B.烛焰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即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烛焰的倒立实像,故B错误;
C.保持小孔、屏和烛焰的位置都不变,蜡烛燃烧变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在屏上成的像在原来像的位置上方,半透明膜上的像也随之上移,故C错误;
D.若取下塑料薄膜,透过小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烛焰上只有部分光线进入人眼,将看不到完整烛焰,故D正确。
故选D。
26.A
【详解】
因为光的速度非常快,从闪电发生的位置到人需要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打雷处的云层距离他大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7.D
【详解】
A.医生利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减小了声波的发散程度,能提高响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道具的模型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同体积时道具的质量较小,对演员安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碎石说明能够对做功,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日食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8.A
【详解】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故A正确;
B.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故B错误;
C.小孔成像中,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大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缩小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小于像到孔的距离,成放大的像;若物体到孔的距离等于像到孔的距离,成等大的像,故C错误;
D.当图中A纸筒不动,B纸筒向右拉伸时,塑料薄膜上成的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29.A
【详解】
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该纸板的小孔上,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在小孔的另一侧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小孔形状无关,光斑是太阳的像,所以光斑是圆形的。
故选A。
30.A
【详解】
A.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符合题意;
B.次声波和超声波都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人耳听不到,广播新闻报道声人耳能够听到,因此不是次声波,故B不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够听到,因此不是超声波,故C不符合题意;
D.光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所以在远处会先看到火光后听到火箭的轰鸣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
【详解】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中间移动时,像将在二倍焦距以外移动,因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距离小于二倍焦距以外的距离,所以u<v.
32. 远视 10
【详解】
[1]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所以凸透镜可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2]用手机扫健康码时,相当于给健康码照了一张相片,健康码与手机之间距离相当于物距,而像距是小于物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即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则这个距离应大于10cm。
33. 凸 小于
【详解】
[1]由图示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凸透镜。
[2]因为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而a光线如果不发生折射,他将射向OP的外侧,又因为a不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所以经凸透镜折射后光线一定在焦点的左侧,所以此时OP小于焦距。
34. 反射 折射 不可行 C、D 左
【详解】
(1)[1]由题知,光线a、b是烛焰在点P发出的光,则光线a、b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即为烛焰点P;a光线为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方向不变,b光线是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出它们的折射光线,两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P的像点Q。如图所示:
(2)[2][3]点燃蜡烛前,我们站在透镜左侧能用眼睛直接看见本身不发光的蜡烛,这是蜡烛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点燃蜡烛后,我们站在透镜左侧能看见发光的蜡烛的火焰由于空气受热而晃动,说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当光穿过时,发生了折射。
(3)[3][4][5]由图知,P到凸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能看到烛焰的像;若想直接观察到虚像Q,人应该在光屏一侧对着凸透镜观察,即人应站在C或D区域;眼睛向左观察。
35. 凸透镜 虚
【详解】
[1]雨滴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一个凸透镜。
[2]小草的叶子和雨滴的距离小于雨滴的焦距,雨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36. 倒立 实 光沿直线传播 灯丝形状
【详解】
[1][2][3]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
[4]因为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不变,仍然是灯丝形状。
37.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详解】
[1][2]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蜡烛上端的光线经小孔后到达光屏的下端,蜡烛下端的光线经小孔后到达光屏的上端,所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
38. 振动 大于 1020
【详解】
[1][2]一切的发声体都在不停的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3]由得,此人与闪电处的距离
39. 塑料薄膜 倒立 变大
【详解】
[1]使用针孔照相机时,小孔对着明亮的室外,塑料薄膜在暗室内,让光线通过小孔进入筒内,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眼睛应对着塑料薄膜观察窗外的景物。
[2]针孔照相机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属于小孔成像,将看到窗外景物倒立的实像。
[3]增大塑料薄膜与小孔间的距离,即把内套筒远离小孔,像距变大,看到的像变大。
40. 很直 同种均匀介质(或空气)中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
[1][2]站在队伍第一个人的前面看,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来自后面人反射的光被第一个人挡着,只能看到第一个人,这时说明队伍站的很直。
41. 折射 反射 虚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2][3]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4]干冰易升华,升华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冰块易熔化,熔化时从外界吸收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
(3)[5]装水的透明杯子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在1倍焦距以内,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42. 直线传播; 熔化; 汽化; 升华; 不变; 凸透; 声音不能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下传播。
【详解】
(1)[1] 月夜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被挡住了形成的。
(2)[2][3][4] 表层固态的特殊物质在高温下会熔化并汽化,或直接进行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不至升得的太高,从而保护了火箭;
(3)[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和位置无关,说明月球车到达月球后质量不变;
(4)[6]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并拍照,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应用,故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
(5)[7]月面周围一片寂静,月球车在月面上巡视时,外界听不见月球车转动的声音,月球表面接近真空,声音不能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下传播。
43. 汽化 液化 运动 不同 大于 实像
【详解】
(1)[1][2]高温的火焰喷射到水池里时,水吸热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升腾的过程中遇冷,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凝结成无数的小水滴,形成“白气”。
(2)[3][4]在对接的时候相对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上升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它们相对运动,此时它们的速度是不同的。
(3)[5][6]照相机在使用时,物距要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44. 实 变大 远离 D 焦距 小 示例: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
【详解】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时,若u>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
(2)由表中数据知道,当物距u>0.50m时,像距v保持在0.5cm=0.005m左右,由凸透镜成像特点知道,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选D;
(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4)示例:小明,网络是虚拟的,虚拟不能变为现实生活,趁着现在我们年轻,应该为学习打拼,同时选择健康生活.(讲出危害,提出建议,意思对即可).
点睛:本题以照相机和手机为例,考查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需要熟练掌握
45.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凸透镜 凹透镜 静止 运动 10.0 投影仪 远离 远视眼镜 完整 上
【详解】
(1)[1][2]真空中不能传声,太空授课,不借助任何仪器,我们不能直接听到王老师的声音。
(2)[3]注水后,水球中间凸起,相当于凸透镜。
[4]王亚平老师往水球中注入空气,水球上呈现出一大一小、一正一反的双重人像,内圈会出现正立的像是因为内圈的水,中间少,两边多,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
(3)[5]此时,王老师与水球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水球为参照物,王老师是静止的。
[6]王老师和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王老师是运动的。
(4)(a)[7]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是焦点的位置,此水凸透镜的焦距为
(b)[8]由图乙得,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此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小倩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移至光具座某刻度处,则原来的物距变为像距,则原来的像距变为物距,根据光路可逆,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时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9][10]小倩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会聚能力变小,要使光屏上成像清晰,应将光屏向远离水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给水凸透镜带上合适的凹透镜,即近视镜可再次成像到光屏上。
(c)[11]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倩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剩下的凸透镜仍能成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
(d)[12]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由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偏转得,此时可将光屏向上移动,像往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光屏应适当向上移动。
46. 倒立 折射 D
【详解】
(1)[1]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使折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在虚线框内应放置凸透镜,使折射光线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如下图所示
(2)[2]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4]“刷脸”时,要求成缩小的实像,而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时,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符合要求,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故选D。
47. 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以上; 信息; 直线; 反射; 340m/s.
(1)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4)已知三次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分别为0.49s、0.50s、0.51s,可求得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知道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详解】
(1)人耳能分辨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以上;
(2)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利用了声音的反射,故此测量过程主要利用声音能传播信息的特性;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4),声音在空气中的路程,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故答案为(1)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以上;(2)信息;(3)直线;反射;
(4)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点睛】
此题涉及到回声、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与信息、光的直线传播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8. 直线传播 音色 升华 液化 振动
【详解】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
(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也就不同.因此不同的乐器它们发出的音色也不同.
(3)舞台上烟雾缭绕是使用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而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雾.
(4)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因此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振动,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点睛:此题是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的知识有光的直线传播、声音的特性和物态变化,要注意辨别其应用.
49. a.
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过电光源的像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补出第一条的反射光线交不透明物体右侧的地面于点B,第二条的反射光线交右侧地面于点A,则AB区域即为不透明物体右侧被照亮的范围.
【详解】
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因为S距离平面镜为2a,则S′距离平面镜也为2a,那么镜中的像S′与点光源S相距2a+2a=4a;连接SA,光反射到D点,连接S′B,光反射到C点
BE=2a,S′E=3a,SS′=4a,由 =得: =,则SC=, SF=AF,△SA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SD=4a,则CD=SD SC=4a a.
50. 表影长度 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
【详解】
(1)[1]地球绕太阳公转,表影长短的周期性变化,依据圭表正午时表影长度的变化,就能推算出二十四节气。
(2)[2]用水面来校正圭,使其水平,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方向垂直,使用铅垂线来校正表,就可使其与圭相互垂直。
(3)[3]由于日光散射和漫反射的影响,早期圭表的表影边缘模糊不清,影响了测量表影长度的精度,郭守敬将表的高度增加,把传统的确定表影端的位置变为确定梁影中心的位置,提高了测量影长的精度,又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景符,利用景符可以在圭面上形成太阳和横梁的清晰像,这样就可以精确的测量表的影长了。
51.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或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真空; 3.84×105km。
本题考查声的传播条件及路程的计算。
【详解】
(1)[1][2]超声波是声音,而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超声波来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2)[3]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
所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s=ct=3×108m/s×1.28s=3.84×108m=3.84×105km
52.(1)不能同时感觉到. (2)1700 m
【详解】
(1)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即v光>v声,传播同样距离s时,即t声>t光,所以不能同时感觉到.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不能够同时感觉到.
(2)由于光传播的速度很大,传播的时间很短,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相差的时间,可认为就是声音传播的时间,离广场的距离s=v声t声=340m/s×5 s=1700 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