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热力学第一定律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热力学第一定律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06: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可能减小
B.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吹满气的气球打开气口后气体会快速喷出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D.在绝热条件下将一杯水举高,水由于外界做功而内能增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大时,分子间距一定减小
B.水蒸气的实际压强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大
C.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不能用多晶体
D.由于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所以热机效率可以达到100%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随摄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不变
B.气体的压强减小
C.气体的压强不变
D.外界对气体做功,同时气体从外界吸收能量
4.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像,理想气体由状态变化到状态,再由状态变化到状态,图中虚线为过两点的双曲线。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状态变化到状态过程中,气体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B.由状态变化到状态过程中,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D.由状态变化到状态过程中,气体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它的体积V随热力学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
A.气体压强不断变大 B.气体内能保持不变
C.气体对外界做负功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
B.物体所处的位置越高分子势能越大
C.一定质量的0℃的水结成的0℃冰,内能一定减少
D.相同质量的两个同种物体,运动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静止物体的内能
7.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成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8.如图所示,密封的矿泉水瓶中,距瓶口越近水的温度越高。一开口向下、导热良好的小瓶置于矿泉水瓶中,小瓶中封闭一段空气。挤压矿泉水瓶,小瓶下沉到底部;松开后,小瓶缓慢上浮,上浮过程中,小瓶内气体(  )
A.内能减少
B.对外界做正功
C.增加的内能大于吸收的热量
D.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热量
9.一种气压式玩具水枪的储水罐如图所示,从储水罐充气口充入气体,达到一定压强后,关闭充气口。将阀门M打开,水迅速从枪口喷出。若在迅速喷水过程中,罐内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气体内能不变 B.外界对气体做功
C.气体分子之间的斥力使水被排出 D.单位时间与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减少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p-V坐标图中曲线所示的方向发生变化,其中曲线ADB是以p轴、V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则(  )
A.气体由A经C到B,一定是放热的
B.气体由B经D到A,一定是吸热的
C.气体由A经C到B再经D到A,吸热多于放热
D.气体由A经C到B再经D到A,放热多于吸热
11.卡诺循环是由法国工程师卡诺于1824年提出的,它可用于分析热机的工作过程,卡诺循环包括四个步骤: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绝热压缩。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热机效率可能达到100%
B.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C.等温压缩过程中,因外界对气体做功,故气缸内气体内能增大
D.等温膨胀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碰撞气缸壁的分子数减少
1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绝热过程到达状态b,再经等容过程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温过程返回到状态a。已知在b到c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为10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到c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10J B.a到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10J
C. a到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10J D.a到b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10J
13.图示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像,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a,图中虚线为过a、b两点的双曲线。在整个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气体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B.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a过程中,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D.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
1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不同路径由状态A变到状态B,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过程Ⅰ中对外界做的功大于在过程Ⅱ中对外界做的功
B.在过程Ⅰ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Ⅱ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C.气体在过程Ⅰ中内能的变化量大于在过程Ⅱ中内能的变化量
D.气体在过程Ⅰ中吸收的热量小于在过程Ⅱ中吸收的热量
15.如图所示,A、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中水银体积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二、填空题
16.两个完全相同的铜瓶,钢瓶甲装有3L的液体和1L、6个标准大气压的高压气体,钢瓶乙内有1个标准大气压的4L气体,两钢瓶中的气体均视为理想气体。
①密封在钢瓶乙中的气体,假设体积不变,若其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若钢瓶乙中的气体分别经历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温度均由升高到,则等压过程中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等容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③现将钢瓶甲倒置后按如图所示连接,将甲瓶内液体缓慢压装到乙瓶中(不计连接管道的长度和体积以及液体产生的压强),在压装过程中随着甲瓶内液体减少,甲瓶内部气体压强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开始,经历、、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图像如图所示。则过程中气体一定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一定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过程中,压强逐渐_____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
18.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
(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
(3)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小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
(4)热传递只能发生在两个物体间,同一物体不能发生热传递.( )
三、解答题
19.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了。空气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20.如图所示在绝热气缸内,有一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47℃,封闭气柱长为8cm,活塞横截面积。现通过气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J,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已知大气压强等于,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不计活塞重力,求:
(1)加热后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
(2)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
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气压升降机,竖直圆柱形汽缸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汽缸内壁光滑。活塞与内壁接触紧密无气体泄漏,活塞横截面积为,活塞及其上方装置总重力为,活塞停在内壁的小支架上,与缸底的距离为。气体温度为,压强为大气压强。现给电热丝通电,经过一段时间,活塞缓慢上升。上述过程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若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内能的变化为△,求:
(i)活塞恰好离开内壁小支架时气体的温度;
(ii)整个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22.如图所示,上端带有卡口的横截面积为S、高为L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中用一光滑的活塞B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气缸底部与U形水银气压计(U形管内气体体积忽略不计)相连,已知气体内能U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为,其中为已知常数,活塞B的质量为m,重力加连度为g,大气压强为,水银的密度为,环境热力学温度为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求:
(1)环境温度为时,U形气压计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
(2)环境温度由缓慢升高至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如果气体的体积减小,同时气体的温度降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知,气体压强可能减小,A正确;
B.当 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B错误;
C.吹满气的气球打开后气体会很快喷出,是因为内外存在压强差的缘故,而不是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C错误;
D.在绝热条件下将一杯水举高,水的机械能增加,内能不变,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A.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大时,分子间距不一定减小,例如从分子力平衡位置向右的过程中引力随距离变大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
B.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就越大,B错误;
C.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不能用多晶体,C正确;
D.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做功,必然产生影响,热机效率不可以达到100%,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由题图可知,理想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错误;
BC.如图所示
两条虚线为等压线,斜率越大,压强越小,故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压强减小,故B正确,C错误;
D.从状态A到状态B,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
W<0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ΔU>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Q
可知
Q>0
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由于图中虚线为过两点的双曲线,可知图中虚线是等温线,则由状态变化到状态过程中,气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A错误;
B.由于图中虚线为过两点的双曲线,可知图中虚线是等温线,气体由状态由b状态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故平均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先减小后增大,B错误;
C.根据
W = pV
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气体做功,由图可知从b到a外界对理想气体做的功小于从a到b理想气体对外做的功;整个循环过程W < 0,U = 0,所以
Q > 0,Q吸 - Q放 > 0
即整个循环过程,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C正确;
D.由于图中虚线为过两点的双曲线,可知图中虚线是等温线,气体由状态由b状态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先降低后升高,而理想气体的内能完全由温度决定,所以内能先减小后增大,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由可得
图线的斜率不变,则压强不变,故A错误;
B.理想气体不考虑势能,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内能增大,故B错误;
C.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故C错误;
D.气体对外界做正功,且气体的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分子内能和温度,质量等因素有关,所以水分子的内能不一定比冰分子的内能大,A错误;
B.物体所在的位置越高,所具有的重力势能可能大,但分子势能不一定大,分子势能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B错误;
C.一定质量的0 ℃的水结成0 ℃的冰需要释放热量,而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一定减小,C正确;
D.内能与宏观运动无关,运动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于静止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B.绝热容器内的稀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Q=0,稀薄气体向真空扩散没有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不变,故A、B错误;
CD.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不变,稀薄气体扩散,体积增大,由可知压强必然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由于越接近矿泉水瓶口,水的温度越高,因此小瓶上浮的过程中,小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错误;
B.在小瓶上升的过程中,小瓶内气体的温度逐渐升高,压强逐渐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界做正功,B正确;
CD.由AB分析,小瓶上升时,小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因此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C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B.由于气体体积膨胀,气体对外界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时间极短,来不及热量交换,等效于绝热,,内能减小,气体温度减小,故A、B错误。
C.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是因为气体压强导致水被排出,故C错误。
D.随着水向外喷出,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总数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减少,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单位时间到达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数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由图可知,气体由A经C到B,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于A、B两点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初末状态温度相等,故初末状态内能相等,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该过程一定是吸热的,A错误;
B.气体由B经D到A,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该过程一定是放热的,B错误;
CD.p-V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气体对外做的功(或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由图可知,
由A经C到B对外做的功大于由B经D到A外界对气体做的功,而初末状态内能相等,故吸热多于放热,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选项A错;
B.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过程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而气缸体积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因做功而改变,选项B错;
C.等温压缩过程中,温度不变,气缸内气体内能不变,选项C错;
D.等温膨胀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减少,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碰撞气缸壁的分子数减少,选项D对。
故选D。
12.C
【详解】
CD.a到b过程中,气体只对外做功,不吸收热量;b到c的过程中,气体只吸收热量不做功,而a、c状态温度相同,即气体的内能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故a到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10J,C正确,D错误;
AB.在p—V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该过程气体做的功,由于a到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10J,因此a到c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超过10J,A、B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a、b两点温度相同,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对应图线在等温线之上,所以此过程中气体温度始终高于等温线对应的温度,因此气体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同理可知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a过程中,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AB错误;
CD.a→b过程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比b→a过程对应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所以a→b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大于b→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即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而气体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外界放出的热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
A B.根据气体对外界做功的大小等于图线与V轴围成的面积可知,气体在过程Ⅰ中对外界做的功小于在过程Ⅱ中对外界做的功,故A、B错误;
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的大小由温度决定,又因为气体的初、末状态温度相同,则两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相同,故C错误;
D.沿不同路径由状态A变到状态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在内能变化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对外做的功越多(),则吸收的热量越多(),即气体在过程Ⅰ中吸收的热量小于在过程Ⅱ中吸收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在水银进入管状容器的过程中,大气压力对水银做功,把大气的能量转化为水银的内能和重力势能,在一定的大气压下,A、中的水银柱在稳定后高度是相同的,且进入管中的水银体积相同,所以大气压力做功相同。但两装置中水银重力势能的增量不同,所以两者内能的改变也不同,由题图可知装置中水银的重力势能较小,所以装置中水银的内能增量较大。
故选B。
16. 变大 大于 变小
【详解】
①[1]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密集程度不变,则气体压强变大,所以器壁单位面积受到的作用力变大;
②[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温度均由升高到,则内能增加量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容过程中气体做功
W=0
热量的变化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等压过程吸收的热量
而等压过程气体对外做功
W<0
所以等压过程吸热多;
③[3]缓慢压装过程中甲瓶内气体膨胀,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少,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单位时间内撞击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少,压强变小。
17. 吸热 减小 增大
【详解】
[1]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与外界没有做功,但是从外界吸热,其内能增加;
[2]过程中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体积增加,分子数密度减小,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一定减小;
[3]过程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加。过程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可知,温度升高时,气体压强增加。
18.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详解】

19.5.0×104J
【详解】
活塞对空气做了2×105J的功
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得
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5.0×104J
20.(1)10cm;(2)10J
【详解】
(1)取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
温度为:
末状态的体积为,温度为:
气体做等压变化,则
解得
(2)在该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得
21.(i);(ii)
【详解】
(i)气体等容变化至压强为时,活塞离开小支架,设温度升高至,根据查理定律有
解得
(ii)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解得
22.(1);(2)
【详解】
(1)设稳定后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对活塞,根据平衡条件得
对水银柱,有
解得
(2)缓慢升高环境温度,活塞B上升,气体发生等压变化,U形导管内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设活塞B刚好到达容器口时,温度为,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之后,气体温度由升高到,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