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2: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说法有误的是( )
A.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B.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C.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字数相等,大致押韵,讲究平仄。
2.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3.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点点星光闪烁在夜空中,仿佛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
B.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C.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D.芦苇花开了,像一簇簇轻盈的羽毛,在风中摇曳。
4.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韩愈(hán yù) 陶渊明(yuān) 孟浩然(mènɡ) 杜甫(fú)
B.龚自珍(ɡōnɡ) 屈原(qū) 刘禹锡(yǔ xī) 范仲淹(zhònɡ)
5.句式衔接。
“这些玫瑰花品种也许不怎么好,可是香气扑鼻。”这句话插入语段中的位置是( )
①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②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的青草,有很老的玫瑰树,开满白的、黄的和淡红的玫瑰花。③这里还有不少果树,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说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之后
二、填空题
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微小——( ) 叮咛——( ) 柔和——( )
梦幻——( ) 沉睡——( ) 欢乐——( )
7.初知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巴金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星》选自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诗歌,四年级(1)班举办了“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1.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班委会拟定了两个活动项目,请你再补充两个。
①搜集喜欢的诗歌 ②整理搜集的诗歌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请将表格填完整。
诗歌(长的诗可以只填诗歌的题目和作者):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
9.修改病句。
(1)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让人深刻印象的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开心阅读。
杭州西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②平静的湖面,犹如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④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甲)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乙)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10.读一读,连一连。
平静的湖面 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 仿佛仙境一般
绿岛和白云的倒影 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 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11.文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分别写什么?请选一选。
A.写湖面 B.写远山 C.写湖中 D.写湖的四周
句①:_______ 句②:_______ 句③:_______ 句④:_______
1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景物?请选一选。
A.写声音 B.写形状
(甲):_______ (乙):_______
13.请你概括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夏夜繁星(节选)
从前有一种小楷字,浅黄的竹管上,贴着细致的红纸标签,上面写着“一天星斗焕文章”。真是绝佳的诗句!不知那些文雅的中国前辈是何处得来的灵感,“一天星斗”确实是文章的前奏。
(  )没有那暑气全消,凉风渐起的夏夜,人们(  )不会有那么多机会细数那满天的繁星,去为它们编故事、写神话了。
夏天的夜色来得迟。黄昏拖着长长的裙裾,舒舒展展地踱步,把一天的暑气细心地收敛,然后才慢慢地隐去。
星星不等黄昏褪尽,就开始在淡灰的天空中一个一个地出现。起初,你会说,上面只出了一个星。但你立刻看见不远还有一个,而且另一边还有一个。不止一个,而是三个。不止三个,而是很多个。
星星就是这么喜欢调笑的小精灵,闪着亮眼,躲在你明明看不见的地方,却打赌说它早就在那里,是你没有看见。使你不服气,辩说它一定刚刚并没有在那里。它却只是对你顽皮地眨眼,不由你不对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怀疑。
要说也是,我们对细碎的东西常常不会给予准确的注意,何况是星,那么一大把的被造物者任意一撒。它们除了平面上的,还有从深深远远的地方透过来的。在夏夜数过繁星的人都早已发现,天不是一张幕,它是一片广远的、深不可测的空间,那空间里,布满着星群。
1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5.下列对“一天星斗焕文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天星斗都成为文章的点缀。
B.表示文章写得好。
C.文章就像满天的星斗那样光亮、鲜明。
D.形容一个人的文章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16.文中画“  ”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修辞手法写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习作
在收集现代诗的过程中,哪位诗人或者他的哪首诗歌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写一写,分享给同学们。
要求:题目自拟,表达清楚。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作者、作品、背景、派别等内容属于文学常识常考常新的内容,关键靠平时积累,适宜采用排除法解决这类题目。
2.C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解答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A 句子“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中的“移动”“闲游”是人的动作,用来写“云”,是拟人的修辞。
B 句子“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中的“胆怯”“慢慢地抬起”是人的动作,用来写“小白菊”,是拟人的修辞。
C 句子“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中连用三个“着”,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的修辞。
D 句子“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中的“炫耀”是人的行为,用来写“小草”,是拟人的修辞。
故选:C。
3.B
【详解】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A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点点星光比作亮晶晶的眼睛。
B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当做人来写,从“窃窃私语”可以看出。
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比作明珠。
D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芦苇花比作羽毛。
由此可以看出B选项和其他选项所用修辞不一样。
4.B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在选项A中, 杜甫(fú)应该读作:杜甫[ fǔ]
5.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在语段中插入合适的内容,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例句是说花的品种不好,可是香气扑鼻。可以衔接在②③两句话之间,承上启下。
6. 渺小 叮嘱 温和 虚幻 熟睡 愉快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就是意义相近的词。找近义词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 。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二、从词的意义上去找 。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三、结合词具体的语境去找。根据以上三点做题即可。
“微小”和“渺小”,“叮咛”和“叮嘱”,“柔和”和“温和”,“梦幻”和“虚幻”,“沉睡”和“熟睡”都有相同的语素,意思相近,互为近义词。
“欢乐”和“愉快”意思相同,是近义词。
7. 李尧棠 作家 翻译家 雾 雨 电 家 春 秋 《海行杂记》
【详解】
本题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
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的翻译家。他从小生活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目睹了种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五四”运动使他打开眼界,树立起反对封建制度,追求新的社会理想的信念。1927年赴法国学习,第二年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他的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表现巴金是有革命精神的人 《爱情三部曲》表现巴金是感情丰富的人 《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因书分三册,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有:《雾》、《雨》、《电》。《繁星》选自《海行杂记》。
8. 朗诵喜欢的诗歌 诗歌知识竟赛 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属于微型诗。它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来表达感情。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认真读题,按照题意做出解答。要针对问题拟句,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要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用词一定要恰当。
9. 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这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1)“养成”“好方法”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这是一篇让人深刻印象的课文。”词序混乱。可以改为这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
10.
11. B A D C
12. B A
13.月光下美丽的西湖给人美妙的感受。
10.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连线内容皆可以在文中找到明确答案。
11.仔细读句①,从“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可以判断是写远山;句②的开头即点名了所写为湖面。句③的“围绕着西湖”可见是在写四周;句④的“十里明湖中”可以判断是写湖中。
12.(甲)句“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不难看出这是在写形状。”而(乙)句“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 是在写声音。
13.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话简练概括。本段写了月光下西湖的美轮美奂的景象,以及人在泛舟湖上时的美妙感受。
14.如果……就……
15.C
16. 拟人 作者赋予了星星生命的活力,使星星活跃起来,对星星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17.读《泰戈尔诗选》有感
读了《泰戈尔诗选》,仿佛带我们走近泰戈尔,他的精神是那般深邃,那般丰赡,又那么细腻,一章章诗篇,或小巧玲珑,或灿烂辉宏。泰戈尔用他的哲学和世界给了世人许多智慧,许多启迪。轻轻地翻,闲闲地逡巡。蓦然间,便会有一篇篇地美文闯入你的眼帘。
  “毒蛇/处处吐出剧毒的气息,/讲的是温文尔雅的和平,/听起来活像是嘲弄。/因此,在我去世之前,/让我对各处正在准备/向恶魔作战的人们,/致以我生平最后的敬礼。”——泰戈尔这样写着,他笔峰犀利,讽刺尖刻而辛辣地砰击了在中欧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希物勒。全诗慷慨激昂,包含了爱国主义的深切情怀以及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反法西斯,反帝国主义的,反殖民统治的正义感。他遇见到二战的即将到来,追求和平与光明,热情鼓舞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这是泰戈尔作品“金刚怒目”的一面。当然诗人也有自己“光风霁月”的一面。
  泰戈尔的诗,没有普希金的雄健壮阔,没有海湿的甜蜜梦幻,没有拜伦的气悍心魂,也没有雪莱的浪漫如风。他的诗是优美的画,无声无息,水乳交融。他艺术的魅力和思想的广阔,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境界。作为诗人,同时又是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的泰戈尔。他的每一首诗,都燃放着炽热的精神火花,照亮读者的心。让世俗世界中,这些奔波与功利、名望,甚至被嫉妒与金钱附身了的人们,心臻得以触脱和净化。“光风霁月”,“金刚怒目”,泰戈尔的诗篇如春潮泻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虽然诗人的一身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痛楚,但他的哲学和思想是光辉的,是快乐的,是博爱的。常常品茗泰戈尔的诗,走近泰戈尔,我们会更智慧。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读完《泰戈尔诗选》,受益非浅!
【详解】
本次习作考查读后感。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 与“感”的关系中,“读” 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 而后“感”,不“读” 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
三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