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单选题
1.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泡茶味正郁香,有“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的特点。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家的紫砂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砂壶的高度约为100cm
B.紫砂壶在灯光下桌面上的影子是实像
C.“声如磬”是指敲击时茶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D.“亮如镜”是由于光在茶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2.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 )
A.1m B.1dm C.1cm D.1mm
3.2021年7月郑州经历了极端暴雨天气。小明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做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如图所示),他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28.9m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B.结果中的“9”是准确值
C.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D.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
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B.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C.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60g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5.给下列物理量补上合适的单位为m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0
C.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6.在实验测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多次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8.下图为广州市的地标工程——广州塔,你认为它的总高度(塔身+天线桅杆)是( )
A.600km B.600m C.600cm D.600mm
9.如图。用一木质刻度尺测量物体边长,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如图中的四种工具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 游标卡尺
D.日晷
11.下面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误差可以减少,也可以避免
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 D.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12.以下测量中,三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减小误差的是( )
A.用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
B.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
C.用天平三次测量同一块橡皮的质量
D.用量筒三次测量同一块鹅卵石的体积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14.小丽在测一个物体长度时记录的数据为、、,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mm。
15.如下图中温度计甲读数为___________;乙读数为___________。如图丙是在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同一物体长度,其中B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则LA=________cm。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甲”或“乙”)。
三、综合题
17.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 ,物块A的长度是 ______ cm;
(2)如图2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 ;
(3)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______ ℃;
(4)如图4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 ℃;
(5)如图5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 ℃。
18.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
(3)如图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_________mm.小红用该刻度尺对实际长度为70.0cm的课桌进行测量,所测得的数据约为66.7cm.经过分析,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薄铁板的长度,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 ;
(2)薄铁板的长度应是 __ cm;
(3)小明同学说:“只要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测出薄铁板的真实长度”,你认为他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 )
20.(1)按要求作答。该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oC;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按要求作图。画出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______;作出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牛顿发现,颜色不是物体固有的特性,而是光经过物体表面吸收和反射之后,我们看到反射的光。比如,红色不是苹果本身带有的,而是苹果表面将其它颜色的光吸收,反射的光的颜色被我们的眼晴所接收,大脑识别是红色的,所以我们看到的苹果是红色的。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被反射,也可能被散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障碍物会将光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散射出去的能量占多大比例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少,而穿过的能量多,可以传到越远的地方,因此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的信号,可以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雾灯,也是这个道理。太阳光中蓝光被微小生埃散射要比红光强十倍以上,因此天空呈浅蓝色,是大气散射太阳光的结果。
(1)红光波长在630nm至780nm之间,630nm= ___________ m,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___________ m/s。
(2)如图所示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色散现象,这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光的色散实质是属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
(3)雾天行车,要开黄色雾灯的道理是黄色光的波长 ___________ (选填“较长”或“较短”),穿过的能量 ___________ (选填“较多”或“较少”),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中学生拳头的宽度约8cm,紫砂壶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0cm左右,故A错误;
B.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紫砂壶,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影子不是像,故B错误;
C.“声如磬”是指敲击时茶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优美,悦耳动听,故C错误;
D.紫砂壶表面细腻光滑,光射到紫砂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感觉“亮如镜”,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一支粉笔的长度大约是10cm,而
10cm=1dm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A.误差是永远存在的,无法被消除,只能减小,故A错误;
BC.“28.9mm”最后一位数字“9”为估读值,而个位数的数值是准确值,因此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B错误,C正确;
D.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时,只要量程范围允许,可以不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3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数字后面要有单位,数字才有意义;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宽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故C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详解】
AD.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故A错误,D正确。
B.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故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故选D。
7.D
【详解】
AC.实验中多次测量、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AC错误;
B.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叫误差,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B错误;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广州塔的高度比十层楼要高,一层楼的高度大概3m,故广州塔一定大于30m,并且其高度绝对小于两个市区的距离,故只有600m符合实际,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A.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故A错误;
B.刻度尺未放正,故B错误;
C.零刻线未与物体起始段对齐,故C错误;
D.零刻线与物体起始段对齐,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BC.刻度尺、螺旋测微仪和游标卡尺均是常见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
D.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故A错误;
B.误差是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等因素所造成,它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故B错误;
C.采用精密仪器测量,实验方法越合理,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CD.在使用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故ACD不符合题意;
B.由于不同时间,人的体温不一定相同,所以用体温计一天早中晚三次测量同一个人的体温时测量的是不同的温度值,不能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3.32
【详解】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0”和“1”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0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2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2s,即秒表的读数为0min32s即32s。
14. 14.52 1
【详解】
[1]物体长度记录的数据14.51cm、14.52cm、14.53cm,则物体长度的真实值最接近
[2]刻度尺在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由记录的数据可知,测量结果准确到mm,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15. 18 0.1
【详解】
[1]图甲中温度计“15”在“0”的上方,液柱最高在20,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18℃。
[2]图乙温度计的刻度是越往下示数越大,所以,对应的温度是0℃以下的温度值,分度值为1℃,故图乙中的温度值为-9℃。
[3][4]由图知道,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硬币的直径是
4.45cm-2.00cm=2.45cm
16. 1mm 2.1 甲
【详解】
[1][2]由图可知,图示B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图示A刻度尺分度值为1cm.物体起始端在7.0cm处,末端在9.1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
LA=9.1cm-7.0cm=2.1cm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所以视线正确的是甲。
17. 1mm 2.55 125s 38.3 8 -2
【详解】
(1)[1][2]如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物块A的长度是
(2)[3]如图2所示,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指针在2min与3min之间且偏向2min,大表盘表示秒,指针位于5s处,则其读数为2min5s,即125s。
(3)[4]如图3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8.3℃。
(4)[5]如图4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位于零刻度线以上,则其示数为8℃。
(5)[6]如图5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位于零刻度线以下,则其示数为-2℃。
18. D -22 38 14℃ 29℃ 1 将刻度尺的总长度看成了它的量程,累积测量所得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详解】
试题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后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先看清是零上还是零下的,然后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最后读出示数.(3)当天的最大温差是应该是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之差,19:54时的气温是中间的示数.(4)如图3所示的刻度尺,其分度值为1mm,测量长度和实际长度相差很大,一定是测量错误导致,该测量结果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测量起点读数错误,纠正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还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根据使用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选D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测量冰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在0℃以下,-20℃下两格处.示数为:-22℃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是32℃,最低气温是18℃,所以最大温差是32℃-18℃=14℃,19:54时的气温,29℃.故答案为(1)D; -22; 38; (2)14℃; 29℃ (3)1; 将刻度尺的总长度看成了它的量程,累积测量所得;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考点: 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摄氏温度及其计算;长度的测量.
19. 2.76 不对,因为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详解】
(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一大格为1cm,一大格分为10个小格,一小格代表的值即分度值为
0.1cm=1mm
(2)[2]物体左端与5.50cm对齐,右端与8.26cm对齐,则薄铁板的长度
8.26cm-5.50cm =2.76cm
(3)[3]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只能减小误差;因为任何精密的工具测量都会产生误差,所以他的这种说法不对。
20. 23 1.41
【详解】
(1)[1][2]从下到上,刻度越变越大,说明是零上,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23℃;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需要估读,故物体的长度是
(2)[3]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折射光线更靠近法线,故如下图所示:
[4]平行主光轴d的光线必然过焦点,根据光路可逆,过焦点的光线必然平行主光轴,故连接折射点和左侧焦点,标上向上的箭头,即为入射光线,故如图所示:
21. 6.3 × 10-7 3 × 108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色光) 折射 较长 较多
【详解】
(1)[1]因为1nm=10 9m,所以
630nm=630×10 9m=6.3×10 7m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8m/s。
(2)[3]太阳光经过棱镜时,在光屏上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色带,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4]各种色光经过三棱镜时,因为偏折程度不同,所以出现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
(3)[5][6]雾灯最好用黄色的光,因为黄光波长较长不容易散射,这样才有较强的穿透能力,穿过的能量较多,才能让更远的人看到,所以雾灯采用黄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