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1: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选词填空
美丽 美妙
1.昆明的大观园是一个( )的大公园。
2.这是一首( )的乐曲,大家都爱听。
沉静 安静 平静
1.小鸟的叫声打破了清晨森林里的( )。
2.听完了爷爷讲的故事,我心里久久不能( )。
3.同学们( )地坐在阅读室里,认真地看书。
2.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可恶( è wù) 鸡雏( chóu chú)
成绩( jī jì)聋子( lónɡ lǒnɡ)
疙瘩( ɡè ɡē)
3.《猫》一课从三方面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其中有一项不是( )
A.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B.它最喜欢捉老鼠。
C.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D.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4.下面词语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有才干的人。 B.领头羊: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C.纸老虎:见风使舵的人。 D.铁公鸡:极其吝啬的人。
5.下列( )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A.《海燕》 B.《茶馆》 C.《猫》 D.《骆驼祥子》
二、填空题
6.课文填空。
(1)《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_____________和它满月时的______________。
(2)《母鸡》这篇课文以作者的_____________变化为线索,由对母鸡的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鹅》一课作者喜爱白鹅,一是因为它那___________;二是因为它能_______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生气( )( ) 扬长( )( ) 从容( )( ) 无忧( )( )
( )( )多彩 ( )( )不苟 ( )( )细气 没完( )( )
1.竺可桢爷爷____的科研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冷静下来,____地去面对它。
3.春天来了,花园里到处一片____的景象。
三、语言表达
8.课文回顾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猫把花盆弄得一团糟,作者却说“绝不会责打它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训练营。
1.观众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位穿着蓝色背心的10号运动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露珠在荷叶上闪光。(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溪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0.文段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白鹅。
11.文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体会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猫(片段)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 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 跳上桌来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4.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15.这段话中的“小梅花”指_________,这里把_______比作小梅花,让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
16.这段话围绕猫的“古怪”写了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7.写作。
请你以“我的动物朋友”为话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自拟题目。
(2)试着从几个方面写出你喜欢的动物朋友的特点。
(3)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寄寓在动物身上的思想感情。
(4)字数在400以上。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美丽、美妙
沉静、平静、安静
【详解】

2.wù、chú、 jì、lónɡ、ɡē
【详解】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在本题中错误的是B项,猫并不是最喜欢捉老鼠。
4.C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基础。。
C项,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故答案选C。
5.A
【详解】
此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海燕》是当代作家郑振铎创作的一篇散文。
6. 古怪 淘气可爱 老舍 讨厌 尊敬 母爱的伟大 高傲的姿态 给家人以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
【详解】
(1)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猫》,主要内容:
课文描写了猫的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分为两部分:先讲猫的性格古怪,从三方面加以具体说明。
第一方面写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写“老实”时,写它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写它“贪玩”时,用“任凭”一词,把出走的猫贪玩不听召唤,贪玩的本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写它“尽职”时,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能做到“闭息凝视”地一连呆“几个钟头”(说明很耐心),不把老鼠等出来誓不罢休,表现了猫的决心之大。
第二方面写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温柔可亲”是温和柔顺,令人喜欢的意思,这是猫高兴时的表现,它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第三方面写猫既胆小又勇猛。
(2)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老舍的《母鸡》,主要内容:
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3)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白鹅》,主要内容:
课文是作者对在重庆郊外居住时收养的一只白鹅的回忆。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白鹅与众不同的“傲慢性格”做了生动的描绘;二是叙述了白鹅对“我”一家所做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运用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7. 勃 勃 而 去 不 迫 无 虑 丰 富 一 丝 细 声 没 了 一丝不苟 从容不迫 生气勃勃
【详解】
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生气勃勃: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扬长而去:指大模大样地径直离去。
从容不迫:镇定沉着,不慌不忙,用来形容一个人处事稳重镇静。
从容不迫:意思是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一丝不苟:意思是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细声细语:细声细语的意思是小声地说话。
没完没了:没有完结的意思。
1.结合语境可知,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2.结合语境可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冷静下来,从容不迫地去面对它。
3.结合语境可知,春天来了,花园里到处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8.示例:因为小猫非常天真可爱,即使闯了祸,也让人不忍心责打它。作者非常喜欢这样的小猫,对它的宽容怜爱如同对待幼小的孩子。
【详解】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猫》这篇课文描写了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课文中“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即便小猫把花盆弄得一团糟,却“绝不会责打它”,这是因为小猫非常天真可爱,即使闯了祸,也让人不忍心责打它。作者非常喜欢这样的小猫,对它的宽容怜爱如同对待幼小的孩子。
9. 目光投向运动员。 水银般的露珠在荷叶上闪光。 溪水唱着欢快的歌哗哗地流着。 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不得不投降了。
【详解】
(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此题考查改写比喻句的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
(3)此题考查改写拟人句的能力。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肯定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故答案为:
(1)目光投向运动员。
(2)水银般的露珠在荷叶上闪光。
(3)溪水唱着欢快的歌哗哗地流着。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不得不投降了。
10. 叫声 步态
11.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12.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幽默地写出了鹅叫声的特点。
13.通过对比更能突出鹅与鸭的差别,突出鹅的个性特点。
10.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短文内容的能力。
从两段首句可知,文段主要从鹅的叫声、鹅的步态两方面描写白鹅。
11.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阅读文字第2自然段“从容”“大模大样”“傲然”“毫不相让”等词语,可以看出鹅的步态是傲慢的。
12.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运用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似厉声呵斥”“厉声叫嚣”等词语可看出,作者是把鹅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以人的言行,生动、幽默地写出了鹅叫声的特点。
1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阅读文字第2自然段,可知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即可理解作者是运用对比描写,写出鹅与鸭的不同,突出鹅个性的特点。
14.: , , , , 。
15. 猫的脚印 猫的脚印 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6.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
14.
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第一处用分号,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其余句子有逗号,结尾用句号做结。
15.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猫的脚印比作成小梅花,可见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6.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古怪”是明贬实褒的用法,这里的古怪表现在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不同表现,高兴是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17.范文:
我的动物朋友
回忆往事,满是泪痕。——题记
深秋的夜,无尽黑暗,一只乌鸦飞起,惊起一群,打破了夜的寂静。我看向天空,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在对我眨着眼睛。那么明亮的眼睛:是你吗?绵绵……
我与它的相遇,是在一个放学后。我漫不经心的从学校走了出来,撇了一眼那卖仓鼠的地方,却瞧见了你——眨着一双明亮的,黑黑的眼睛,呆呆的望着我。我不知怎么的,竟然买下了你。从此,我便开始养着你了。
回到家,我绞尽脑汁的给你想名字:花花——好土,美美——好奇怪,糖糖——有一头猪叫糖糖……对了,我的口头禅是:咩~。难道叫你咩咩?额,好难听啊。要不然叫绵绵吧。于是,你的名字便定下来了,就叫——绵绵。
从此以后,你便陪着我。每次我被骂的时候,你都会很安静,似乎是让我自己静静。我无聊时你会闹,给我快乐。有时候你会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我的桌子上乱爬。我去哪都会带着你,同学们提起你都是说:“你家那小胖仔……”我从来没有这样认真,耐心的照顾过一只动物。仓鼠的寿命很短,我伴你的半年,相当于你的十五年啊!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要去外地读书了。妈妈又不会养你,住宿业不允许养。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把你托付给通学生。可是我终究是不会想到,你会离我而去……
我始终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哪怕这是真相,我宁愿相信假象。也许,你是活在了的心里吧?你永远是我孤独时的支柱,是我永远的好朋友啊!绵绵,你好吗?我想你了……愿你安好……
【详解】
此题为自拟题目的写物作文。要求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写作时应该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看。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描写小动物要注意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