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断言 鼓舞 把握 一如既往
B.灵感 修改 严厉 得意扬扬
C.精彩 赞赏 紧张 迫不极待
D.自豪 期待 幸运 满怀信心
2.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噪音(zào) 纫针(rén) 辞退 忙绿 权利
B.鼓励(nì) 誊写(ténɡ) 陪伴 煮饭 唐果
C.出嫁(jiā) 疲惫(bèi) 枕头 广播 脊背
D.分歧(qí) 冤枉(yuān) 口罩 抽象 精致
我会选。
3.“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认真、仔细。
C.“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4.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水平高。
C.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5.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句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强调。
B.《鲸》的作者在文中主要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好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作者的感情会融入到他描写的场景中。
D.“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句中的三个时间过渡用句号,突出了“我”的焦急。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出版(bān) B.篇章(biān) C.谨慎(jǐn) D.歧途(zhī)
二、填空题
7.物以类聚(含有比喻义的成语)。
挺拔如____ 清凉如____ 浩瀚如____
凝滑如____ 心急如____ 水平如____
岁月如____ 日月入____ 健步如____
8.本文以父亲和母亲对作品的评价为标题,别出心裁。请试着拟题。
1.童年趣事——写自己做饭把盐当成糖放到菜里的事,题目可以定为:____________
2.难忘的经历——写“我”回家没带钥匙,在邻居家等候的事,题目可以定为: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9.缩句
①母亲上前说道。_________
②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_________
10.真心赞美——发自肺腑。
1.你的好朋友在校运会中夺得了100米冠军,你这样夸讲他:
2.一天中午,几个同学在一块儿聊天,纷纷夸自己爸爸,有的夸爸爸事业有成,有的夸会干家务,有的夸爸爸与人为善,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从哪个方面夸你的爸爸呢?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3.生活中,学会相互欣赏、赞美,能融洽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增进感情。我的老师曾经这样赞美我:
同学也曾这样赞美我:________________
我也曾这样赞美老师: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1.请在选文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母亲的力量是_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源泉。父亲的力量___________的力量,可以时常提醒你:“_____________。”
1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中的“幸运”指的是( )
A.“我”出版了很多小说、剧本。
B.慈祥常对“我”说“精彩极了”。
C.严厉的父亲总对“我”说“糟糕透了”。
D.“我”能够同时得到鼓励和批评。
14.选文中两种表达爱的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5.以前“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长大了。
16.“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
A.抒发感情。 B.点明主旨。 C.总结全文。
20.对短文结尾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学会承担责任就是长大了。 B.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
C.长大了就要承担责任。 D.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不一定是大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项迫不极待——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及字形能力。
A 有误,“纫针”意思是将一缕缝合线接到缝合针的针端上,“纫”应读“rèn”;“忙碌”意思是事情多,不得闲。故“忙绿”的“绿”应为“碌”。
B 有误,“鼓励”意思是激发;勉励,“励”应读“lì”;“糖果”意思是糖制的食品。故“唐果”的“唐”应为“糖”。
C 有误,“出嫁”意思是女子结婚,“嫁”应读“jià”;
3.C
4.C
【详解】
略
5.A
【详解】
BCD说法正确。
A.有误,单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称谓。
6.C
【详解】
本题考查易错音。A项中,“版”的读音应为“bǎn”;B项中,“篇”的读音应为“piān”;D项中,“歧”的读音应为“qí"。
7. 峰 溪 海 脂 焚 镜 梭 怀 飞
【详解】
挺拔如峰:高大挺拔就像山峰。浩瀚如海:水势广大的样子。一般比喻气势宏伟与浩浩荡荡。凝滑如脂:如软玉般凝滑如鲜花般娇。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这道题就不难回答了。
【点评】
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的能力。
8. 盐?还是糖? 等待中的美丽
【详解】
可持续上升的理解概括能力。合理意对即可。
答案为:盐?还是糖? 等待中的美丽。
9. 母亲说道。 我有了作品。
【详解】
略
10. 恭喜你啊!你不愧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我的爸爸工作努力,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
【详解】
当你的朋友、同学、亲人成功了,你要真心的赞美,这种赞美是发自肺腑的,而不是虚情假意的。
11., , :“ 。”
12. 爱 灵感和创作 警告 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3.D
14.我更喜欢母亲表达爱的方式,这是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胆去尝试,去发现。
11.
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运用。学生需了解基本的标点符号,以及适用的场合,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
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引号: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进行填空,平时要多做题。
由第一段中“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可知母亲的力量是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力量;由“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可知父亲的力量是警告的力量,可以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3.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内涵。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这都是因为母亲和父亲所给予的爱的力量,母亲会在这时候鼓励我,给我信心和勇气,而父亲则会在这时候指出“我”不当的地方,让我能不断地改正提升自己,这都是爱的力量,对我来说是幸运的。故D项正确。
14.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学生可联系文章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作答,语句要通顺合理,表达清楚观点即可,答案不唯一。
选文中有两种表达爱的方式,一种是母亲表达爱的方式,这是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胆去尝试,去发现。还有一种是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这是严格、鞭策式的爱,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了解到缺点,不断改正自身的不足,得到更大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15. 上了中学 长了青春痘
16.“我”想象父母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我”闯了祸。
17.很诧异,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温馨的场面
18.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疼爱“我”了
19.B
20.A
15.考查学生对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句子: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看知以前“我”认为上了中学、长了青春痘就是长大了。答案为:上了中学 长了青春痘。
16.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答案为:“我”想象父母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我”闯了祸。
17.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划横线的句子: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很诧异,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温馨的场面。答案为:很诧异,没有想到会有这样温馨的场面。
18.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疼爱“我”了。答案为: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更疼爱“我”了。
19.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归纳能力。本文结尾的特点是点明主旨。答案为:B。
20.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领悟能力。文段结尾告诉我们学会承担责任就是长大了。答案为: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