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八(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圆锥形烟囱帽的底面直径为80cm,母线长为50cm,则这样的烟囱帽的侧面积是【 】.
(A)4000πcm2 (B)3600πcm2 (C)2000πcm2 (D)1000πcm2
2.如图,⊙C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A的坐标为(0,3),M是第三象限内上一点,∠BM0=120o,则⊙C的半径长为【 】
A.6 B.5 C.3 D。
3.⊙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1和4,若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则圆心距O1O2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4.如图一把打开的雨伞可近似的看成一个圆锥,伞骨(面料下方能够把面料撑起来的支架)末端
各点所在圆的直径AC长为12分米,伞骨AB长为9分米,那么制作这样的一把雨伞至少需要绸布面料为【 】平方分米
A. 36 B. 54 C. 27 D. 128
5.已知⊙O的半径为10,P为⊙O内一点,且OP=6,则过P点,且长度为整数的弦有【 】 A.5条 B.6条 C.8条 D.10条
6.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一点,∠CDB=2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E等于【 】
A. 40° B. 50° C. 60° D. 70°
7.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cm,母线长为3cm,则其全面积为【 】
A.πcm2 B.3πcm2 C.4πcm2 D.7πcm2
8.如图1所示,一只封闭的圆柱形容器内盛了一半水(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圆柱形容器底面直径与母线长相等,现将该容器竖起后如图2所示,设图1、图2中水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与S 2的大小关系是【 】
A.S1≤S 2 B.S 1<S 2 C.S 1>S 2 D.S 1=S 2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A. 20cm2 B. 20πcm2 C. 15cm2 D. 15πcm2
10.直径分别为8和6的两圆相切,则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 】
A.14 B.2 C.14或2 D.7或1
二、填空题
11.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4,侧面积为8,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
.
12.已知⊙O的半径OA=1,弦AB、AC的长分别是、,则= .
13.劳技课上,小明制作了一个圆锥形纸帽,其尺寸如图.则将这个纸帽展开成扇形时的圆心角等于
14.CD是⊙O的直径,AB是弦,且AB⊥CD,垂足是E,如果CE=2、AB=8,那么ED=________,⊙O的半径r=________.
15.如图,已知⊙O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AOB=45°,点P在x轴上运动,若过点P且与OA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设P(x,0),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O的半径为6cm,直径CD⊥弦AB,点F在⊙O上,∠CFA=60°.则AB = ____ ___cm.
三、计算题
17.如图,AB是⊙O的直径,弦DE垂直平分半径OA,C为垂足,弦DF与半径OB相交于点P,连结EF、EO,若,.
求⊙O的半径;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与y轴相切,且C点坐标为(1,0),直线过点A(—1,0),与⊙C相切于点D,求直线的解析式。
19.如图,⊙O的直径AB=4,C为圆周上一点,AC=2,过点C作⊙O的切线DC,P点为优弧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
(1)求∠APC与∠ACD的度数;
(2)当点P移动到CB弧的中点时,求证:四边形OBPC是菱形.
(3)P点移动到什么位置时,△APC与△ABC全等,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在⊙O中,直径AB的长为10cm,弦AC=6cm,∠ACB的平分线CD交⊙O于点D.
(1)求BC、AD的长;(2)求四边形ADBC的面积.
2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垂线可用三角板)找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点.(保留作图痕迹)
(1)在图1中的直线m上找出所有能与A,B两点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并用等表示;
(2) 在图2中的直线m上找出所有能与A,B两点构成直角三角形的点Q,并用等表示;
22.如图,AB是⊙O的直径,点P是AB延长线上一点,PC切⊙O于点C,连结AC,过点O作AC的垂线
交AC于点D,交⊙O于点E.已知AB﹦8,∠P=30°.
求线段PC的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3. 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
BC于点E.
(1)求证:点E是边BC的中点;
(2)若EC=3,BD=,求⊙O的直径AC的长.
24.如图,△ABC中,∠ACB=90°,D是边AB上的一点,且∠A=2∠DCB.E是BC上的一点,以EC为直径的⊙O经过点D。
(1)求证:AB是⊙O的切线;
(2)若CD的弦心距为1,BE=EO.求BD的长.
25.如图,中,是它的角平分线,,在边上,为直径的半圆经过点,交于点。
(1)求证:是的切线;
(2)已知,的半径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C
6.B。
7.C
8.B
9.D。
10.D
11.2。
12.或(15或75)
13.90°
14.8, 5
15.-≤x≤。
16.6
17.(1)圆的半径为4. (2)阴影部分面积为4π-8
18.y=x+
19.解:(1)连接AC,如图所示:
∵AB=4,∴OA=OB=OC=AB=2。
又∵AC=2,∴AC=OA=OC。∴△ACO为等边三角形。
∴∠AOC=∠ACO=∠OAC=60°,
∴∠APC=∠AOC=30°。
又DC与圆O相切于点C,∴OC⊥DC。∴∠DCO=90°。
∴∠ACD=∠DCO﹣∠ACO=90°﹣60°=30°。
(2)连接PB,OP,
∵AB为直径,∠AOC=60°,∴∠COB=120°。
当点P移动到弧CB的中点时,∠COP=∠POB=60°。
∴△COP和△BOP都为等边三角形。∴AC=CP=OA=OP。
∴四边形AOPC为菱形。
(3)当点P与B重合时,△ABC与△APC重合,显然△ABC≌△APC。
当点P继续运动到CP经过圆心时,△ABC≌△CPA,理由为:
∵CP与AB都为圆O的直径,∴∠CAP=∠ACB=90°。
在Rt△ABC与Rt△CPA中,AB=CP,AC=AC
∴Rt△ABC≌Rt△CPA(HL)。
综上所述,当点P与B重合时和点P运动到CP经过圆心时,△ABC≌△CPA。
20.(1)∵AB是⊙O的直径,∴∠ACB=90°
在Rt△ABC中,AB=10cm,AC=6cm,由勾股定理得BC=8cm
∵CD平分∠ACB,∴∠ACD=∠BCD, ∴AD=BD
∴△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5
(2)S四边形ADBC=×AC×BC+×AD2=×6×8+×(5)2=49.
21.
22.(1)连结OC
∵ PC切⊙O于点C ∴
∵ ∴
∵ ∴
(2)∵, ∴,
∵ ∴ ∴
∵
∴ ∴
∴
23.24.(1)证明:连接CD,∵AC是⊙O的直径,∠ACB=90°,
∴BC是⊙O的切线,∵DE是⊙O的切线,
∴DE=CE,∴∠EDC=∠ECD,∵∠ADC=90°,
∴∠BDC=90°,∴∠B+∠DCB=90°,
∠BDE+∠EDC=90°,∴∠B=∠BDE,
∴BE=DE,∴BE=CE,即点E是BC的中点。
(2)∵EC=3,∴BC=6, BD=,
在Rt△BCD中,cosB===.在Rt△ABC中,cosB=,∴AB==.
∴===18,∴AC=.
24.(1)略(2)
25.(1)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