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七(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七(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26 21:4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圆单元测试七(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圆的半径分别为7cm和8cm,圆心距为1cm,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内切 D.外切
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CDB=300,CD=,则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3.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E是弧AD上任意一点,则∠BEC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90°
4.已知⊙O1的半径为3cm,⊙O 2的半径为7cm,若⊙O1和⊙O 2的公共点不超过1个,则两圆的圆心距不可能为 【 】
A.0 cm B.8 cm C.4 cm D.12 cm
5.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cm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
A.cm  B.3cm  C.4cm  D.4cm
6.如图是某公园的一角,∠AOB=90°,弧AB的半径OA长是6米,C是OA的中点,点D在弧AB上,CD∥OB,则图中休闲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米2 B.米2 C.米2 D.米2

7.已知点A、B、P是⊙O上不同的三点,∠APB=,点M是⊙O上的动点,且使
△ABM为等腰三角形. 若满足题意的点M只有2个,则符合条件的的值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8.如图, 内接于⊙,为线段的中点,延长交⊙于点,连结,,则下列五个结论:①⊥,②,③,④,⑤,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5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A. 20cm2 B. 20πcm2 C. 15cm2 D. 15πcm2
10.小强用一张半径为5,面积为15的扇形纸片,做成一个圆锥的侧面(接缝处不计重叠),那么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
A.3 B.4 C.5 D.15
二、填空题
11.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AB=10,∠A=30°,则BC的长为 .
12.用半径为9,圆心角为1200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圆锥的高为 .
13.如图,等腰△ABC的顶角∠A=40°,以AB为直径的半圆与BC、AC分别交于D、E两点,则∠EBC= , 的度数为 .
14.如图,有一圆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若△ADE的面积为10,则这个正八边形的面积为
15.圆锥的高为4 cm,底边半径为3 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 cm2
1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及相关数据(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cm.
三、计算题
17.已知:如图,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C为半圆上一点, OE⊥弦AC于点D,交⊙O于点E. 若AC=8cm,DE=2cm. 求OD的长.
18.如图,已知⊙O的直径AB与弦CD相交于点E,AB⊥CD,⊙O的切线BF与弦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求证:CD∥BF;
(2)若⊙O的半径为5,cos∠BCD=,求线段AD的长.
四、解答题
19.已知a、b是正实数,那么,是恒成立的.
(1)(3分)由恒成立,说明恒成立;
(2)(3分)填空:已知a、b、c是正实数,由恒成立,猜测: 也恒成立;
(3)(2分)如图,已知AB是直径,点P是弧上异于点A和点B的一点,PC⊥AB,垂足为C,AC=a,BC=b,由此图说明恒成立.
20.如图,已知AB=AC,∠BAC=120o,在BC上取一点O,以O为圆心OB为半径作圆,
①且⊙O过A点,过A作AD∥BC交⊙O于D,
求证:(1)AC是⊙O的切线;
(2)四边形BOAD是菱形。
21.如图,PA是⊙O的割线,且经过圆心O,与⊙O交于B、A两点,PD切⊙O于点D,AC是⊙O的一条弦,连结PC,且PC=PD.(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C=PD,连结BC.求证:AB=2BC
22.如图,四边形内接于,是的直径,,垂足为,平分.

(1)求证:是的切线;
(2)若,求的长.
23.作图题:
工人师傅要制作做铁桶,需要在如图中的三角形铁皮上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铁皮,请作出该圆。(尺规作图,不用说明做法,保留作图痕迹,)
24.如图,MP切⊙O于点M,直线PO交⊙O于点A、B,弦AC∥MP,求证:MO∥BC.

2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点E在⊙O外,∠EAC=∠D=60°.
(1)求∠ABC的度数;
(2)求证:AE是⊙O的切线;
(3)当BC=4时,求劣弧AC的长.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C。
7.D
8.B
9.D。
10.A
11.5
12.。
13.20°,100°
14.40
15.15?
16.2π。
17.解:∵OE⊥弦AC,
∴AD=AC=4.
∴OA2=OD2+AD2
∴OA2=(OA-2)2+16
解得,OA=5
∴OD=3
18.(1)略(2)8
19.(1)略(2)(3)略
20.证明:(1)∵AB=AC,∠BAC=120o,∴∠ABC=∠C=30o。
∵OB=OA,∴∠BAO=∠ABC=30o。∴∠CAO=120o-30o=90o。
∴ OA⊥AC。
∵OA为⊙O的半径,∴ AC是⊙O的切线。
(2)连接OD,
∵AD∥BC,
∴ ∠DAB=∠ABC=30o。
∴∠DAO=60o。
∵OA=OD,∴△OAD为等边三角形。
∴OB=OA=AD,
又∵AD∥BC,∴ADBO为平行四边形。
且OA=OB,∴四边形BOAD是菱形。
21.(1)连结OC、OD
在△POC和△POD中,∵OC=OD,PC=PD,PO=PO, ∴△POC≌△POD
∴∠ODP=∠OCP.
∵PD是⊙O的切线,∴∠ODP=90°,∴∠OCP=90°.
∴PC是⊙O的切线.
(2)∵PC、PD是⊙O的两条切线,
∴PC=PD,
又∵AC=PD
∴AC=PC.
∴∠A=∠CPA
设∠A=x,则∠COP=2x,∠CPA=x.在Rt△POC中,2x+x+90°=180°,
∴x=30°.即∠A=30°.
又∵△ABC是Rt△,
∴AB=2BC
22.(1)证明略(2)4cm
23.画图略
24.∵MP切⊙O于点M
∴∠PMO=90°
∵AC∥MP
∴∠ANO=∠PMO =90°
又∵AB为的直径
∴∠C=90°=∠ANO
∴MO∥BC
25.(1)60°(2)证明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