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单元测试】生物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2 :组成细胞的分子(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单元测试】生物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2 :组成细胞的分子(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6 10: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1.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红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C.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细胞间不可能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
【答案】B 【解析】番茄等组织样液呈红色,会影响还原糖鉴定实验中的砖红色沉淀的观察,因此不能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错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其甲液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相同,乙液与蒸馏水混合可以配制成双缩脲试剂的B液,因此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正确;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C错误;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因此脂肪鉴定中加入苏丹Ⅲ染液可以用显微镜在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D错误。
2.下列有关图中所示多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B.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C14H24O8N4S
C.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4种氨基酸
D.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答案】D 【解析】图中多肽有两个游离的羧基和一个游离的氨基,A错误;该氨基酸的分子式为 C14H24O7N4S ,B错误;图中氨基酸的R基团分别为:-CH2-CH2-COOH、-CH3、-CH2SH、-CH3,即表示有3种不同的侧链基团,所以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3种氨基酸,C错误;该分子是四肽,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要失去3分子的水,D正确。
3.(2021·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B.其基本单位含有磷酸基团
C.氨基酸通过氢键缩合形成肽链
D.与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同
【答案】A 【解析】蛋白质中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这是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A正确;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没有磷酸基团,B错误;氨基酸通过肽键键缩合形成肽链,C错误;葡萄糖的元素组成为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少数含有S。两者的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
4.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 268
C.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
D.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2个羧基
【答案】B 【解析】柱形图显示:羧基总数为15个,R基上的羧基数目也为15个,而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总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目,所以该蛋白质含有15-15=0条肽链,进而推知该蛋白质由环状多肽构成,A错误;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126,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脱去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即等于18×126=2 268,B正确;在环状多肽中,氨基总数=R基上的氨基数=17,C错误;综上分析,该蛋白质由12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有15个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因此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1个羧基,D错误。
5.下图甲、乙依次为蛋白质、核酸的单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B.图甲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影响蛋白质的多样性
C.若④是脱氧核糖,则图乙是SARS病毒核酸的单体
D.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C 【解析】图甲为氨基酸的结构式,其中①可为羧基或氨基,R基的种类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A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B正确;SARS病毒的核酸是RNA,因此其结构式中的④是核糖,C错误;若⑤是胞嘧啶,则图乙可代表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
6.下图是检测生物组织中某种成分的操作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新鲜的菠菜叶片替代苹果
B.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
C.甲试剂由A、B两种液体组成,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
D.甲试剂也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
【答案】B 【解析】还原糖检测需要选择白色或浅色的实验材料,不能选用新鲜的菠菜叶片,A错误;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斐林试剂由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组成,使用时应混合使用,C错误;斐林试剂混合后不能再用于检测蛋白质,D错误。
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答案】B 【解析】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可以分为DNA和RNA两大类,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两种核酸,其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是相同的;构成DNA的碱基是A、T、C、G,构成RNA的碱基是A、U、C、G。
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丙分别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的基本单位
B.图乙小麦种子在晒干和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都主要是自由水
C.若图丙中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D.在小鼠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图丁)很可能是蔗糖
【答案】C 【解析】若图丙中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可构成DNA,DNA完全水解会产生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最多4种:A、G、C、T),最多共6种产物;图甲所示为氨基酸分子,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是蛋白质,图丙是核苷酸分子,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图乙小麦种子在晒干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烘烤过程中所失去的水主要是结合水;蔗糖是植物二糖,不可能出现在动物细胞中。
9.某直链多肽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1分子该物质将产生6个水分子
B.合成1分子该物质需要1个谷氨酸和1个丙氨酸
C.该多肽分子中含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答案】D 【解析】题中3种氨基酸都只含有1个N原子,而题中多肽含有6个N原子,说明该多肽是由6个氨基酸脱去5个水分子合成的。由于甘氨酸、丙氨酸中都含有一个羧基,而每个谷氨酸中有两个羧基,合成有机物后R基上还有2个O原子,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即13=5+2+2×谷氨酸数,故每个该多肽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该多肽分子含1个游离氨基和4个游离羧基。
10.在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最佳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
①红萝卜匀浆 ②食用油 ③花生种子 ④白色甘蓝叶 ⑤甜菜的块根 ⑥豆芽 ⑦鸡蛋清
A.④②⑥   B.⑤③⑦
C.①②⑥   D.④③⑦
【答案】D 【解析】物质的检测实验材料选择时一方面要选择颜色浅的,避免材料本身的颜色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另一方面要选择被检测物质含量高的。白色甘蓝叶颜色浅且含大量还原糖,适合作还原糖检测的实验材料,而红萝卜具有颜色,不能作还原糖检测的实验材料。甜菜蔗糖含量较高,蔗糖无还原性。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而且易切成薄片,油菜籽不宜做切片。食用油颜色与苏丹Ⅲ染液的染色结果相近,不宜作脂肪检测的实验材料。鸡蛋清富含蛋白质且颜色浅,适合作为蛋白质的检测材料。
11.所谓“皮革水解蛋白粉”,是指利用皮革下脚料甚至动物毛发等物质,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氨基酸或者说蛋白质含量较高,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粉”。严格来讲,“皮革水解蛋白粉”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与在家里熬制猪皮汤、猪蹄汤得到的“肉冻”成分相差不多。不过无毒害的前提是用的皮革必须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处理,否则就会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等有毒物质。如果用这种经人工处理过的皮革等原料生产水解蛋白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积累,可导致人体中毒,使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Ⅰ.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皮革水解蛋白粉”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高温可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拟对“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你若是该小组成员,请完善下列实验:
(1)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2)实验目的:探究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
(3)实验步骤:
①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大鼠若干,随机均分为A、B两组,分笼饲养;
②A组大鼠每天都饲喂适量普通饲料,B组大鼠饲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B两组大鼠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
④检查大鼠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及发育情况。
(4)请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结果并作出相应的合理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  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Ⅱ.(3)①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同
②等量的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
(4)①若A、B两组大鼠的体重、发育状况基本相同,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
②若A组大鼠的体重大于B组大鼠,且A组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好,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③若A组大鼠的体重小于B组大鼠,且A组大鼠的生长发育状况比B组大鼠差,说明添加皮革蛋白粉的饲料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解析】设计实验时,首先要分析实验目的,然后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和适宜。另外,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探究性实验结论不唯一,要逐一分析。本题探究的是皮革蛋白粉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皮革蛋白粉的有无,因变量是大鼠的生长状况,以大鼠的体重和发育情况为观测指标。另外,注意所选取大鼠的身体状况、发育情况及体重要相同。
12.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主要是糖类有机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有甜味是多数的单糖、二糖)。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______(填“深”或“浅”),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______(填“深”或“浅”),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______。
【答案】(1)浅 淀粉 Ⅰ (2)深 还原糖 Ⅱ
【解析】(1)分析曲线可知,Ⅰ为淀粉,Ⅱ为还原糖。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浅,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淀粉,即图A中曲线Ⅰ。(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深,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还原糖,即图A中的曲线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