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6 22:21:00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A
B
D
A
C
A
B
A
D
C
A
D
B
A
B
A
B
二.非选择题
21.(1)长安(2分)(2)张骞(1分),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1分)。(3)我国的丝绸经丝绸之路运往西方(大秦);中原的铸铁、打井等技术传入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2. (本小题共5分)(1)× (2)√ (3)○ (4)√ (5)○
23.(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或: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2分)(2)孝文帝或拓跋宏(元宏)(1分)、洛阳(1分)。(3)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官员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人通婚(任意两点即可)(2分)。(4)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分)(意思说到即可)。
24.(1)A(1分)、(2)蔡伦(2分)、(3)①扁鹊、华佗、张仲景(2分。答对任意2人给满分。)、(4)“仁”的学说。(2分)(5)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分)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等(1分)
宿迁市市直学校2012—2013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答题卡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10分, 第23小题9分,共计30分。)
21.
(1)
(2)
(3)

22.
(1) (2) (3) (4) (5)
23. (1)

(2)

(3)


(4)





24. (1)
(2)
(3)
(4)
(5)


宿迁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
确选项填写在下面表格中对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利用暑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省 B.云南省 C.北京市 D.浙江省
2.某一历史研究课题中的关键词是“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这一研究课题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半坡遗址
3.2012年4月4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陜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万余名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一起参加了这一盛典。这一天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发明了文字
C.曾经打败了炎帝 D.编制了乐谱
4.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A. 春秋、战国 B. 秦末、春秋末 C.战国、三国 D. 秦初、汉初
5.《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奴隶制 D.世袭制
6.人们用“三过家门而不入”来歌颂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舜 D.禹
7.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8.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为了争霸往往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这里的“王”是指
A.黄帝 B.夏启 C.周天子 D.秦始皇
9.采用“尊王攘夷”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10.“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诗中所描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屈原 C.孔子 D.司马迁
11.“天下苦秦久矣”,于是广大农民“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次大起义指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起义 C.刘邦起义 D.黄巾大起义
12.下列选项中能够证明汉时已对新疆实行有效管辖的是
A.班超通西域 B.大月氏国和西汉王朝通好
C.昭君嫁给单于为妻 D.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13.中国象棋是很多人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与中国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有关的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马陵之战
1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15.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
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16.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乘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 C.日本?????? D.菲律宾
17.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 B.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18.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甲骨文和司母戊鼎,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9.抓住关键语句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与“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不虚美、不隐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等信息对应的历史巨著是
A.《史记》 B.《汉书》 C.《九章算术》 D.《通典》.
20.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颜真卿
二.非选择题(共30分。其中第21题6分;第22题5分;第23题10分;第24题9分)
21.(本小题共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条“主轴”的起点。(2分)
(2)从材料二可以判断出小华扮演的是哪一历史人物?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请举两个例子说明。(2分)
22.(本小题共5分)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请判断下表内容之对错。
皇帝
都城
治国措施
主要政绩
秦始皇
咸阳
建立皇帝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武帝
长安
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多次与匈奴作战,稳定北方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促进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定都长安。 ( )
(2)秦始皇是最高统治者,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 )
(3)为了和平友好,汉武帝曾派人出使西域。 ( )
(4)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 ( )
(5)汉武帝统一铸造盐铁,实行官营。 ( )
23.(本小题共10分)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大小分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治理。
——摘自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中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2分)
材料二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2)材料二中的 “魏主”是谁?他把首都迁往了何处?(2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主”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任意写二点) (2分)
(4)材料一、二中所反映出的改革分别有何重大作用?(4分)
24.(本小题共9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
(1)下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修建于2000多年前,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 ( )(1分)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赵州桥 D.元朝的运河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2)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
突出贡献的是谁?(2分)
【栏目三】灿烂的医学与农业
(3)请写出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医药学家至少两位。(2分)
【栏目四】辉煌的思想文化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
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
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
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阅读下列图文
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5)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的贡献?请列举你所知道的和他有关的教学名言至少一句。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