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26 22:35:51

文档简介

九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写入表格(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6.
17.
18.
19.

九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案写入表格(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C
B
C
B
B
D
B
B
A
C
A
B

二、非选择题(16题8分;17题6分;18题7分;19题9分;)
16.(8分)
(1)英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2分)
(2)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2分)
(3) 1787年宪法(1分)。
(4)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较为完善的法治及政治制度;美利坚民族对自由的热爱及追求等。(答其中任意 2点即可得2分)
17.(6分)
(1)启蒙运动。(1分)卢梭:人民主权说或天赋人权或社会契约论。伏尔泰: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教会或倡导社会平等和自由或开明专制。(2分)
(2)美国在1787宪法中规定实行“三权分立”; 美国独立战争后和法国大革命中建立共和国;《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理想。(其中任意2点即可得2分)
(3) 思想解放可以推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国家强盛、人类文明的进步。(1分)
18. (7分)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2分)
(2) 新经济政策。(1分)
(3)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失败。(2分)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快速崛起和未来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答其中任意 2点即可得2分)
19.(9分)
(1)为争夺殖民地,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2分)
(2)战争虽然结束,但对利益的争夺、对殖民地及霸权的争夺并未结束(1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只是暂时缓和了列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矛盾与冲突;这一体系下存在着多种矛盾和冲突,所以和平无法长久。(2分)

九年级期末考试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A.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完好无损 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重生
C.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而彪炳史册
2.右面这幅作品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它绽放着
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力量。这是因为它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反映了对民主共和的追求
C.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D.表现现实生活和赞美人性
3.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系在一起,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12年岁末突然造访英格兰银行的秘密金库。视察中,女王当场“温和”的质问了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犯的错误。从不过问政治的女王这一罕见的公开问政行为引起外界诸多猜测。英国国王从不过问政治的制度和传统始于
A.长期议会的召开 B.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光荣革命
5.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殖民战争 B.工业化及城市化 C.资产阶级革命 D.圈地运动
6.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C.农民无偿获得土地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7.明治政府将大部分国营企业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一些私人资本家,如三井得到了一座煤矿、一家纺纱厂和一家制丝厂,三菱则获得了一家造船厂、一座银矿和两座金矿。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主张
A.加强中央集权 B.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C.发展科技 D.优先发展重工业
8.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在哪一国家发生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右图是福特汽车的标志。创建人是亨利·福特,标志英文Ford像一只奔跑的小白兔图案。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因为他发明了
A.汽车
B.蒸汽机车
C.柴油驱动汽车
D.汽车“流水线生产方式”
10.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11.《物种起源》第一次让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彻底推翻了“神创论”。其作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哥白尼 D.爱因斯坦
12.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以下属于他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哈姆勒特》 C.《威尼斯商人》 D.《仲夏夜之梦》
13.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强烈的色彩来表达他心中的一种通透、灿烂、蓬勃的生命活力。下列哪幅绘画是其代表作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14.19世纪末,海军上将梯尔匹茨奉德皇之命将德国海军建成一支可以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的强大部队。这反映了德国
A.预谋与英国争霸世界 B.在欧洲拥有显著地位
C.欲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D.要助殖民地实现民族解放
15.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最早爆发于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 日本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其中16题8分,17题6分,18题7分,19题9分,共30分)
16.(8分)美国以200多年的短暂历史,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耸立在我们面前纪念碑上的华盛顿总统,就领导很少数量的的农民和商人起来革命,反抗外国帝国的正规军队……而且,在我身后的林肯总统,他正看着他挽救的国家,正是因为他所做出了太多的贡献……
——奥巴马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 2009年1月19日
材料二 美国的卓尔不群之根源,在于无数美国人为之奋斗与献身的自由,这自由背后,既有义务又有权利,其中就包括仁爱、慈善、责任和爱国。美国的伟大,就是靠这些精神铸就而成的。
——奥巴马在芝加哥麦考米克会展中心的演说 2012年11月6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外国帝国”指哪一国家?这场“革命”对美国有何积极影响?(3分)
(2)奥巴马肯定林肯总统“做出了太多的贡献”。你认为林肯总统的贡献主要有哪些?(2分)
(3)为了保障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美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2分)
17.(6分)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文献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加速革命的进程,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先贤祠),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的巨大价值,是对法兰西精神和思想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
——冯骥才 《精神的殿堂》
材料二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爱,这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也许这是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的愿望,但是人们可以在无尽的岁月中无限地接近它。
正是在这一追寻理想的过程中,法国以它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卢梭和伏尔泰是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中涌现出的巨匠?他们分别有何思想主张?(各举一例)(3分)
(2)卢梭和伏尔泰以及同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在18世纪美国、法国革命中开花结果,具体表现有哪些?(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你谈谈思想解放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1分)
18. (7分)从百多年前工人运动的波澜壮阔,到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百年探索的壮美篇章,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从未止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哪个国家?(2分)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世界上很多人深受启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备受关注。年增长率高达10%左右,这一切是在中国模式下取得的。自英国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开始后,这是世界见证过的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11月17日
(2)材料一中的“新政策”的名称是什么?(1分)
(3)“后来僵化了”的模式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2分)
(4)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2分)

19.(9分)阅读下列材料: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和德国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一个火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主持停战的法国元帅福熙曾毫不忌讳地说过:停战不是和平。这表现了欧洲列强们的普遍心态。一言以蔽之,欧洲列强们偃旗息鼓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正如当初他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是一样的道理。列强们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
——文天尧《新欧洲的昨天》
请回答:
(1)材料中认为“当初他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战”。你认为当初他们是为何而战?(2分)
(2) 材料中说“停战不是和平”,是“欧洲列强们的普遍心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列强们的‘战场’转移到巴黎和华盛顿的谈判桌上”指的是哪两次国际会议的召开?“谈判”结束后所构建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是什么?(5分)
(3)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到:“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