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越强
C.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N极的
D.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它是不存在的
2、图中各磁体的磁感线方向,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铜棒向右运动,为使开关闭合后铜棒向左运动,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换用更细的铜棒
B.将磁体的N、S极对调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D.将电源正、负极和磁体N、S同时对调
4、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上下举行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我市举办的庆祝晚会精彩纷呈。下列对晚会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
B.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
C.舞蹈演员的红色裙子在追光灯下虽然闪闪发光,但裙子这时不是光源
D.观众能看清空中表演的5G智能无人机方阵是因为光的镜面反射
5、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时,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 )
A.改变电流大小
B.将磁体的N、S极对调
C.改变磁性强弱
D.将电源的正、负极和磁体的N、S极同时对调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帕斯卡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欧姆总结出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7、小红同学利用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电阻变小的特性,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要求光暗时灯亮,光亮时灯灭。在实际调试时,发现灯始终亮着,而光敏电阻和其他电路元件都正常。下列说法的正确是( )
A.增加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能使控制电路达到要求
B.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能使控制电路达到要求
C.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
D.断开控制电路时灯不亮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所示的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关于指南针(司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指南针只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到附近磁铁的干扰
C.可自由转动的指南针,静止时指南北是由于地磁场的作用
D.指南针周围不存在磁场
9、利用图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 )
A.电动机 B.电磁铁
C.通电螺线管 D.电磁继电器
10、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B.地理S、N极与地磁S、N极完全重合
C.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同
D.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罗盘(指南针)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为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 _________ (选填“北方”或“南方”)。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位置的 _________ (选填“北极”或“南极”)附近。
2、如图是由电磁铁P等构成的空气自动开关的原理图,当电路由于___________或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等原因导致电流过大时,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不变”),吸引衔铁Q的力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使衔铁转动,闸刀S在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3、小治同学在重庆市区某教室用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做实验,静止时小磁针 ___________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定的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 ___________,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4、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________。电动机通电后会转动,是由于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5、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_______,磁场的方向跟_______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______在1820年发现的。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一质量为40g。体积为50cm3的铁制小球放入盛水的薄玻璃容器中,在玻璃容器下方有一已经接入电路的螺线管,小灯泡标有“6V3W“字样,通过螺线管的电流I与螺线管对铁制小球的作用力F的关系如表,假设灯丝电阻保持不变,不考虑小球与螺线管距离的远近对力F的影响。
I/A 0.1 0.2 0.3 0.4 0.5
F/N 0.05 0.1 0.15 0.2 0.25
(1)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A端是______极,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则通电螺线管的_____会增强。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铁制小球能够悬浮在水中,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多少W____?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当铁制小球静止时,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N__?
2、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温控电路,它包括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两部分,用于获得高于室温、且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恒温”.其中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36 V,R为可变电阻,Rt为热敏电阻(置于恒温箱内),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继电器线圈电阻R0为50 Ω.已知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4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的电流减小到0.036 A时,衔铁会被释放.加热器的规格是“220 V 1000 W”,恒温箱内部空间大小是2 m3,空气的密度是1.30 kg/m3,比热容是103 J/(kg·℃).
(1)如图甲所示状态,通过加热器的电流多大?
(2) 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有80 %转化为恒温箱内空气的内能,若使恒温箱内空气温度从25℃升高到65℃,加热器需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3) 若要使恒温箱内可获得上限为100℃的“恒温”,当可变电阻R调节到多大?
(4)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下限温度设为50℃的“恒温”,则应将可变电阻R调节为多大?
3、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L1”或“L2”)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4)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超载的一项危害.
4、明明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温控电路(用于获得高于室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中,R1为阻值可以调节的变阻箱。R2为热敏电阻(置于恒温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继电器线圈电阻100Ω。
(1)如图甲所示状态,加热器是否处于加热状态?
(2)加热器正常工作时,通过加热器的电流为20A,求此时加热器的电阻和电功率;
(3)已知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1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的电流减小到0.008A时,衔铁会被释放。当调节R1=200Ω时,恒温箱内可获得最高温度为160℃的“恒温”。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低温度为40℃的“恒温”,则应将R1的阻值调为多大?
5、硫化镉(CdS)是一种光敏材料,其电阻值R随光照强度E(E越大表示光照越强,其国际单位为cd)的变化如图2所示.某展览厅(如图1所示)为保护展品.采用这种材料设置了调光天窗.当外界光照较强时,启动电动卷帘适时调整进光量;当外界光照较弱时,自动启动节能灯给予补光.调光天窗的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CdS电阻,P为电磁铁,其线圈电阻RP为10Ω,当电流达到0.06A时能吸合衔铁.已知电源电压U1=12V,U2=220V,则:
(1)图2中R随光照强度E变大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图3中的L代表的是并联安装在展厅内的10盏“220V 10W”节能灯,这些节能灯同时正常工作4小时,共消耗电能_____kW h.
(3)若要缩短节能灯点亮的时间,可换用阻值较_____(选填“大”或“小”)的R0.
(4)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cd时,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求R0的阻值___.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明用图所示电路,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导体中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导体ab放入磁场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导体ab的运动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断开开关;
②把蹄形磁铁的上、下磁极调换,同时把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导体ab的运动方向,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可知小明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2、在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中。
(1)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应在a、b之间接入______(选填“灵敏电流计”或“电源”),根据该原理可制成______;
(2)在图2中,通电后cd段导线受磁场力F1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此时,ab段导线所受磁场力F2的方向是竖直向上,F1与F2不是一对平衡力,这是因为两个力______;
(3)要使图2中的线圈持续转动,应在其外部加装换向器自动改变线圈中的______。
3、某同学利用热敏电阻为家中灯暖型“浴霸”(用电灯取暖的用电器)设计了一个温度可自动控制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中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浴霸”共安装有2盏标有“220V 440W”的灯泡。
回答问题:
(1)当浴室中的温度上升时,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升高到一定的温度值时,继电器的街铁会被 _________ (选填“吸合”或“释放”)。
(2)此同学用一节干电池作为控制电路的电源,已知电磁铁线圈的阻值R0=10Ω。当电线圈中电流≥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会被吸合、电流≤30mA时衔铁会被释放,此时热敏电阻Rt对应的阻值分别是 ________ Ω和 ________ Ω;将这位同学设计的装置放在浴室内,浴室内温度可控制在 ________ °C ________ °C范围内。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更形象、更直观的描述和研究磁场而假想出来的曲线,磁感线并不存在,故A错误;
B.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场强度越强,磁感线越稀疏的地方磁场强度越弱,故B正确;
C.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N极的,故C错误;
D.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BD.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回到S极的。ABD选项对应的图中,磁感线都是从S极发出回到N极的,故ABD错误;
C.图中磁感线回到S极,故C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A.换用更细的铜棒,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但不能改变受力的方向,所以A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磁体的N、S极对调,磁场方向改变,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改变,铜棒向左运动,所以B正确,故B符合题意;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只能改变电流的大小,不能改变电流的方向,所以C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同时将磁体磁极对调,影响磁场力方向的两个因素同时改变,则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不变,铜棒仍然向右运动,所以D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A.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演员将邓小平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他主要是模仿邓小平声音的音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是光源,红色裙子在追光灯下虽然闪闪发光,是光在裙子上发生了反射,而不是裙子自身发光,所以裙子不是光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观众能看清空中表演的5G智能无人机方阵是因为光的反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AC.电动机的转动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和电流大小、磁性强弱无关,故AC不符合题意;
BD.要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对调磁铁两极或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二者同时改变时,电动机转动方向不变;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错误;
B.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比较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B错误;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故C错误;
D.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首先发现了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被后人命名为欧姆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AB.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的多少、是否有铁芯插入有关,要想在光亮时灯灭,一定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采取的方法是增大电流、增加线圈的匝数;而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减小,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电磁铁中电流的方向是向左的,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S极,故C错误;
D.断开控制电路时,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向上移动,接通灯泡的电路,灯泡会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指南针是磁体,所以有2个磁极,故A错误;
B.指南针的磁极有磁性,指向会受到附近磁铁的干扰,故B错误;
C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自由转动的指南针,其静止时指南北是由于地磁场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图中装置中有电源,并且把通电导体放入了磁场中,通电导体会受力而运动,因此由图中原理可制成电动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详解】
A.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假想的线,并不是实际存在的,故A错误;
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相反,且与地球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故B错误;
C.将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C错误;
D.磁场是看不见的,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故可通过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南方 南极
【详解】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磁现象的国家,制成了指方向的仪器司南,它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实际上就是一块磁铁,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指南的南极用S表示。
[2]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短路 增强 变大
【详解】
[1][2][3]因为家庭电流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或总功率过大;因此,当电路有短路现象发生或者电路的总功率过大时,都会导致电流过大,使得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则吸引衔铁Q的力变大,使衔铁转动,闸刀S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自动开启,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3、N 沈括
【详解】
[1]水平放置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
[2]地理两极和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存在一定的偏角,叫地磁偏角,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
4、磁场 力
【详解】
[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
[2]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5、磁场 电流 奥斯特
【详解】
略
三、计算题
1、N 磁性 0.48W 0.15N
【解析】
【详解】
(1)根据安培定则,螺线管中电流从B端流入、A端流出,则螺线管的A端为N极;滑动变阻器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再线圈匝数一定时,螺线管中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2)小球受到的重力G=mg=40×10-3kg×10N/kg=0.4N。S闭合后,小球悬浮,此时F浮=G+F。此时小球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50×10-6m3=0.5N,则F= F浮-G=0.5N-0.4N=0.1N。查表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根据灯的铭牌可知RL===12Ω,此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是PL=I2RL=(0.2A)2×12Ω=0.48W。
(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为I=IL===0.5A,查表可知此时通电螺线管对小球的吸引力F=0.25N,此时小球受到向下的力为F+G=0.25N+0.4N=0.65N,而受到向上的力为F浮= 0.5N,0.65N>0.5N,所以小球将沉底。当小球沉底静止时,除了受到F、G、F浮之外,还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F支,由受力分析可知:F+G=F浮+F支,则F支=F+G-F浮=0.25N+0.4N-0.5N=0.15N。因容器底对小球的支持力与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 F支=0.15N。
2、(1)4.55A(2)130s(3)450Ω(4)150Ω
【详解】
(1)由图甲所示电路可以知道,工作电路是通路,加热器处于加热状态.受控电路电源电压为220V,加热器的规格“220V 1000W”,此时加热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其电流为:
(2) 恒温箱内空气温度从25℃升高到65℃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设加热器需正常工作时间为t,则放出的热量为W=Pt(其中P=1000W),
根据已知列方程如下:80%×Pt=1.04×105J,计算得t=130s;
(3) 若要使恒温箱内可获得上限为100℃的“恒温”,欲使电流达到0.04A的最高衔接电流,控制电路的电阻应该为,读图乙可知10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400Ω,所以可变电阻R此时调节为:900Ω-400Ω-50Ω=450Ω;
(4) 当获得最高温度为50℃时,欲使电流达到0.036A的最低释放电流,控制电路的电阻应该为,读图乙可知5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800Ω,所以可变电阻R此时调节为:1000Ω-800Ω-50Ω=150Ω;
3、(1) (2)(3)(4)超载即压力大,压强大,易于压坏路面,
【分析】
(1)分析超载和不超载时,衔铁的位置及两盏灯的亮暗情况得出结论.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由图象求出压力传感器的阻值,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R阻值.
(3)当R为零时,由欧姆定律求出线圈两端电压,然后由图象求出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
(4)可从惯性、压强两方面分析超载的危害.
【详解】
(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控制电路中电流较小,电磁铁磁性较弱,衔铁被弹簧拉起,L1亮;车辆超载时,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衔铁被吸下,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20×103kg×10N/kg=2×105N,
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R总===50Ω,
电阻R的阻值:
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当R=0Ω,输出电压最小,
由欧姆定律可知输出最小电压:
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F′=0.8×105N=8×104N;
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8×104N;
(4)超载的汽车质量大,惯性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容易出交通事故;超载的汽车质量大,对地面的压强大,易损坏路面;
答:(1)L2;
(2)R的阻值应调节为30Ω;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8×104N;
(4)超载的汽车质量大,惯性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容易出交通事故.
4、(1)加热状态;(2)11Ω,;(3)80Ω
【分析】
本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求解。
【详解】
(1)甲所示状态衔铁被弹簧拉起与上端触点接触,加热器与电源接通,故加热器处于加热状态。
(2)加热器正常工作时,加热器的电阻为
加热器的电功率为
(3)当R1=200Ω时,恒温箱内可获得最高温度为160℃的“恒温”,R2=100Ω则电源电压为
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低温度为40℃时,
则有
可得:
答:(1)如图甲所示状态,加热器处于加热状态;
(2)加热器正常工作时,通过加热器的电流为20A时,加热器的电阻为11Ω和电功率为;
(3)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低温度为400C的“恒温”,则应将R1的阻值调为80Ω。
5、减小 0.4 小 70Ω
【分析】
(1)由图2可知,电阻值R随光照强度E的变化规律;
(2)先求出10盏节能灯的总功率,又知道正常工作时间,根据W=Pt求出这些节能灯共消耗电能;
(3)为缩短路灯点亮时间,在设置时将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减小,结合图象和电磁铁能吸合衔铁的电流不变,利用欧姆定律判断即可;
(4)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cd时,根据图象可以看出R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总电阻,再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求出R0的阻值.
【详解】
(1)由图2可知,R随光照强度E变大而减小.
(2)10盏节能灯的总功率:
P=10P1=10×10W=100W=0.1kW,
则这些节能灯同时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的电能:
W=Pt=0.1kW×4h=0.4kW h.
(3)若要缩短节能灯点亮的时间,即当外界光照更弱时,电磁铁才能吸合衔铁,节能灯才能工作;由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E减小时,R的阻值变大,而电磁铁能吸合衔铁的电流不变,电源电压不变,则电路总电阻不变,故应换用阻值较小的R0.
(4)当外界光照强度达到1cd时,由图2可知,R=120Ω,当电动卷帘便开始工作,电磁铁能吸合衔铁的电流I=0.06A,由得,电路总电阻:
R总==200Ω,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R0的阻值:
R0=R总﹣R﹣RP=200Ω﹣120Ω﹣10Ω=70Ω.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光敏电阻的特点、电功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弄清楚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综合性.
四、实验探究
1、没有保持磁场方向不变
【详解】
在探究中,小明对调电源的正负极,可以改变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把蹄形磁铁上、下磁极调换,则改变了磁场的方向,要探究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导体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则应只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方向,而保持磁场方向不变。所以探究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保持磁场方向相同。
2、电源 电动机 不在同一直线上 电流方向
【详解】
(1)[1][2]如图1所示,要探究磁场能通电导体的作用,应让磁场中导体有电流通过,所以在ab间接入是电源,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2)[3]图2中,F1作用在cd上,F2作用在ab上,那么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
(3)[4]如图2所示,线圈旋转180度时,ab、cd的位置互换,而电流方向不变,则受力方向不变,那么线圈无法持续转动,所以应在外部装 换向器来改变ab、cd的电流的方向,让其受力发生相应的变化,线圈才能持续转动。
3、变小 吸合 20 40 34 22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当浴室温度上升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
[2]当升高到一定的温度值时,随着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通过继电器的电流变大,继电器的街铁会被吸合。
(2)[3]由图甲可知,热敏电阻和继电器串联,电源电压为1.5V,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50mA时,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为
U继=I1R继=0.05A×10Ω=0.5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热敏=U-U继=1.5V-0.5V=1V
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4]当通过电路的电流为30mA时,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为
U继=I2R继=0.03A×10Ω=0.3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热敏'=U-U继'=1.5V-0.3V=1.2V
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5]当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0Ω时,由图乙可知对应的温度为34℃。
[6]当热敏电阻的阻值为40Ω时,由图乙可知对应的温度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