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12: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在火箭升空的过程中,舱外大气压强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飞船内部制造应用了具有超轻高强度特点的碳纤维材料,其中“超轻”的特点是指该材料   小(填物理量名称);航天员从地面带到空间站的实验器材的质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
3.如图所示,用力沿管口向盛水的密闭瓶子里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气压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停止吹气后,细管中水柱会上升。将该装置从山脚拿到山顶,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会   ,(选填“升高”或“降低”),说明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此时瓶中水的沸点与在山脚时相比会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图所示是一个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由于   的作用,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而有部分保留在瓶中;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此做法主要利用了锤头具有   。
5.在某星球表面,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3.8N/kg,大气压约为760Pa。假设能在该星球表面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经实验测出的h约为   m。
6.如图所示,小敏同学在喝牛奶时无意发现,喝牛奶的纸盒变瘪了。她疑惑不解:“自己并未用力捏纸盒,怎么会变瘪呢?”请你告诉她纸盒变瘪的原因是   。
二、单选题
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 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说明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8.首先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里拆利
9.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
A. 吸盘式挂钩 B. 船闸
C. 牲畜饮水机 D. 密度计
1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1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12.沈清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C.若把此装置从天塔首层乘电梯带到顶层,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3.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勾着吸盘缓慢向上,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根据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   ;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
(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的面积是10cm2,她   (能/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   (大/小)一些;
(4)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个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的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   (写出一条);
(5)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   。
14.小丽和同学们想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大气压。
(1)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细线一端拉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如图甲所示;
②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部,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用手慢慢向下拉注射器针筒,当活塞刚离开注射器筒底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将活塞再次推至注射器底部,取下注射口的橡皮帽,用手慢慢向下拉注射器筒,当活塞刚离开注射器筒底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④取下注射器,读出注射器针筒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   (填“整个针筒”或“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2)步骤②中,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部,其目的是   ;
(3)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   (填“注射器筒”或“活塞”)的压力;
(4)分析上述实验,小丽认为步骤③是为了测量摩擦力,在不考虑活塞重力情况下,可得出活塞受到的摩擦力f=   ,并由此计算出大气压强p=   ;(此两空都用实验已测或已知物理量表示)
(5)请你帮小丽分析:如果考虑活塞的重力,所测出的大气压值与(4)中所测的大气压值相比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小丽发现用图乙中 B 注射器实验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满量程,活塞仍没有滑动,我们可以改用图乙中的   (填“A”或“C”)
注射器进行实验。
四、计算题
15.某学校研究小组查阅资料时得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线,说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某地的大气压为70Kpa,利用图线判断该地的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16.汪洋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用铜球直径为30cm,设将球内空气全部抽出,若当时的大气压为1.0×105Pa,则铜球受到的大气压力为多大?
17.龙卷风发生时,许多房屋被摧毁,屋外的气压急剧降到0.9×105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近似地认为室内的气压是标准大气压,取作1×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
(1)屋内外的大气压强差是多少?
(2)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m2,求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是多少?
答案
1.减小;密度;不变
2.-3;酒精
3.增大;升高;降低;降低
4.大气压;惯性
5.0.2
6.用力吸后,牛奶袋空气变少,导致盒内压强减小,外部大气压强大于内部压强,所以牛奶袋变瘪。
7.A
8.D
9.A
10.A
11.B
12.B
13.(1)BCA
(2)排尽吸盘内的空气并防止漏气
(3)不能;小
(4)吸盘内空气未排尽
(5)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4.(1)有刻度部分
(2)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3)活塞
(4)F2;
(5)不变
(6)C
15.(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从下面的图像可以看出大气压为70kpa时,所对应的高度大约为2.7km。
16.解:已知D球=30cm=0.3m,
则 S球=4πr2=4π =4× ≈2.83×10﹣1m2 ,
根据p= 得大气对铜球的压力:F压=p0S球=1.0×105Pa×2.85×10﹣1m2=2.83×104N
17.(1)解:△p=1×105Pa 0.9×105Pa=10000Pa
(2)解:屋内外的大气压力差△F=△pS=10000Pa×100m2=10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