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同步提优训练:第九章 浮力 单元过关测试(有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78.4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沪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4-05 12:43:12 |
F乙 B.p甲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F甲
16.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17.一个苹果的质量为140 g,体积为1.8×10-4 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g取10 N/kg)
18.一艘货轮满载时排水量为5800 t,它受到的浮力为 N,在码头卸下8×105 kg的货物后,货轮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取10 N/kg)
19.风暴来临前,海边的渔民会发现,原来在海边悠闲自得地悬浮着的水母纷纷远离海岸,潜入较深的海水中。当水母悬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水母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 。
20.在物理课“造船比赛”中,把橡皮泥捏成船形,橡皮泥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是采用 的方法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某同学用质量为20 g的橡皮泥做成的船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橡皮泥排开水的质量是 g。
21.人们游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慢慢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500 N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受,则人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排开水的体积为 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2.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 g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深桶中,溢出90 g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这个物体在水中会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放入物体后水对桶底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入物体前水对桶底的压强。(g取10 N/kg)
23.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 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 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N,小球的体积为 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应处于 (选填“下沉”“悬浮”或“漂浮”)状态。(g取10 N/kg)
三、实验探究题(共24分)
24.(9分)小强用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块石灰石的密度,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补充完整。(g取10 N/kg)
(1)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该石灰石在空气中的重力G=2.5 N。
(2)将该石灰石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测力计的示数F= N。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算出该石灰石的体积V= m3。
(4)根据密度公式算出该石灰石的密度ρ= kg/m3。
25.(15分)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下表。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排开液体的质量/g 0 100 200 300 240
排开液体的重力/N 0 1 2 3 2.4
(1)图A、B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 N。
(2)图 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分析图A、D、E可以得出结论: 。
(3)小明进一步分析、计算B、C、D、E四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并与四种情况下对应浮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得到初步结论: 。
四、计算题(12分)
26.一个质量为0.6 kg、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g取10 N/kg。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松手,通过计算判断该物块的浮沉情况。
第九章过关测试
1.D 2.A
3.A 4.D
5.B 6.C
7.A 8.B
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B
16.1 下沉 密度
17.1.8 上浮
18.5.8×107 5×103
19.等于 不变
20.空心 20 21.500 0.05
22.0.9 下沉 等于
23.3 600 漂浮
24.(2)1.5
(3)1.0×10-4
(4)2.5×103
25.(1)竖直向上 3
(2)A、B、C、D 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6.(1)物块受到的重力为
G=mg=0.6 kg×10 N/kg=6 N。
(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为
p=== =600 Pa。
(3)解法一:
物块浸没时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0.1 m)3=10 N,
因为F浮>G,
所以物块上浮,最终漂浮。
解法二:
物块的密度为
ρ物===0.6×103 kg/m3,
因为ρ物<ρ水,
所以物块上浮,最终漂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