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与运动 单元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它可以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3.如图所示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4.如图所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为了减小摩擦,应尽量选用光滑的水平桌面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托盘中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使小车受到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5.小明观察图所示的漫画,总结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
A.图甲: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图乙: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图甲中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图丙:此刻人对箱子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图丙: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6.如图所示为各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其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7.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8.某人沿水平方向用50 N的力,推着一辆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向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受到的阻力小于50 N,方向向东 B.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西
C.车受到的阻力等于50 N,方向向东 D.车受到的阻力大于50 N,方向向西
9.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0.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1.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2.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 m/s,乙的速度是5 m/s,则甲、乙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
A.3∶5 B.2∶5 C.5∶3 D.1∶1
13.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 )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一个箱子重为100 N,放在水平面上,受6 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 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 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5.雾霾天气,快速行驶的B车看到不远处的A车后立即刹车,但由于 仍然撞到A车,造成追尾事故 (如图所示)。观察A车的尾部,说明力能 。
16.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入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通过探究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 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推力F2的作用下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为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去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大小为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18.竖直向上垫起的排球,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 。在上升的过程中,排球的速度越来越小,是由于 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9.(8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如图乙所示,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要满足两个力作用在 的条件。
(3)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选项前字母)
A.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20.(10分)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①②③三种水平“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cm
① 毛巾 40
② 棉布 70
③ 木板 110
(1)要想让小车以相同速度滑上“路面”,需控制小车从斜面上 由静止滑下。
(2)通过比较 ,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木板更光滑,则小车在该“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木板“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如图④所示,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 。
四、综合应用题(8分)
2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注:反应距离是指从司机发现情况到踩下刹车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踩下刹车后汽车在路面上滑行的距离)。下表是司机驾驶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20 4 2 6
40 8 8 16
80 16 32 48
100 20 50 70
(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2)一起发生在限速50 km/h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留下的刹车痕迹(制动距离)长为25 m。请你根据上面图像判断司机是否超速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表数据一致)
(3)反应距离取决于反应时间和行驶速度,下列行为不会使司机反应时间变长的是 。
A.疲劳驾驶 B.酒后驾驶 C.打手机 D.超速驾驶
(4)轮胎长期使用后会变光滑,则在相同情况下,制动距离会变 。
第七章过关测试
1.C 2.C
3.D 4.B
5.C 6.C
7.B 8.C
9.C 10.C
11.D 12.D
13.B
14.等于 10 10
15.惯性 使物体发生形变
16.惯性 运动状态
17.16 32
18.排球具有惯性 排球受到重力
19.(1)匀速直线运动
(2)不能 同一直线上
(3)A
20.(1)同一高度
(2)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小于
(3)大于
(4) 以恒定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1.(1)如图所示
(2)是 (3)D (4)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