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将进酒
钟爱芳学习目标
1 理清感情变化
2 有感情的朗诵
3 以我手写我心劝酒诗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酒诗》 白居易
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背景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作客,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配乐朗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讨 论
1、开篇两句“君不见”的重心在哪一句?为什么?首句为何要从黄河写起?
2、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以上诗句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高度自信的豪迈语句呢?对后世有何影响?
4、酒逢知已千杯少,李白痛饮狂歌,对朋友愤言“钟鼓馔玉不足贵”,是由衷之言吗?为何“但愿长醉不复醒”?
5、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又为何单说曹植呢?
6、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
点 拨1、开篇两句“君不见”的重心在哪一句?为什么?首句为何要从黄河写起?
后一句。其中的“悲”是全诗的诗眼,
给全诗奠定 悲怆凄凉的基调。
比兴手法,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
逝, 一去不返,又以黄河的伟大永
恒兴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悲2、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以上诗句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假象,是李白借酒来消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欢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高度自信的豪迈语句呢?对后世有何影响?
坚定向上的信念,渴望用世的乐观精神。
自信,乐观乐4、酒逢知已千杯少,李白痛饮狂歌,对朋友愤言“钟鼓馔玉不足贵”,是由衷之言吗?为何“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是。是反语,统摄全诗的中心句
借酒麻醉,减轻愁苦愤激5、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又为何单说曹植呢?
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
相似之处:诗才敏捷,才华横溢,
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
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愤激6、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
强化了整首诗的悲愁愤激的氛围愁小结诵读悲 乐 狂 狂 愁 愤 酒 课堂练习
1 朗 读
2 默 写延伸训练 以我手写我心,抒情写作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天生我材必有用沧海横流显英雄状元酒作 业 1 背诵默写全诗
2 搜集“酒”诗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