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8、9章过关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青少年要多吃蛋、奶、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 )
A. 容易消化、吸收的物质 B. 建造身体的重要原料
C. 主要的供能物质 D. 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B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的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B. 人体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C.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脂肪供给
D. 人体内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C
3. 小刚患了重感冒,发烧快一个星期了,体重明显下降。他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糖类被消耗
B. 蛋白质被消耗
C. 水被消耗
D. 脂肪被消耗
D
4. 人类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够提供能量和属于有机物的分别有几种?( )
A. 3、3 B. 1、3
C. 2、3 D. 3、4
D
5. 下列有关无机盐与缺乏症相互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含磷的无机盐——味觉发生障碍
B. 含钙的无机盐——贫血
C. 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
D. 含铁的无机盐——佝偻病
C
6. 下列物质中,虽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A. 无机盐、蛋白质
B. 维生素、无机盐
C. 糖类、维生素
D. 蛋白质、脂肪
B
7. 维生素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不具备下列哪一个特点?
( )
A. 需求量少
B. 绝大多数不能在人体合成
C. 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吸收
D. 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D
8. 某同学吃枣时,不小心把枣核咽了下去,最终枣核随粪便排出体外。枣核在其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
A. 口腔→咽→食管→胃→胰→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咽→食管→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盲肠→大肠→肛门
D.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D
9. 右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①是胆囊,贮存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B. ②是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C. ③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D. ⑤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胰岛素
10. 人在生病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原因是( )
A. 胃失去消化能力
B. 消化酶的活性受影响
C. 不能分泌消化酶
D. 胃肠蠕动弱
B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
A. 小肠长5~6 m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 小肠壁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
D
12. 下列营养物质不经消化,可以被消化管直接吸收的是
( )
A. 水、无机盐、维生素
B. 水、脂肪、无机盐
C. 脂肪、淀粉、蛋白质
D. 水、无机盐、蛋白质
A
13. 下列关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就是消化
B. 消化酶能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消化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C. 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混合不属于消化
D.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细胞吸收
C
14. 下列属于不良饮食习惯的是( )
A. 每天早中晚餐的占比大约为 3∶4∶3
B. 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C. 只有十分口渴的时候才大量喝水
D. 每天控制盐的摄入量
C
15.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关注的是( )
A. 食品是否过期或霉变
B. 食品卫生是否合格
C. 食品是否属于三无产品
D. 以上内容都需注意
D
16. 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含有许多蛋白质
B. 约占血液总量的55%
C. 其中90%是水
D. 能运载血细胞,不能运输二氧化碳
D
17. 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个体最小,能穿透血管壁
B. ②数量最多,能够吞噬病菌
C. ③的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①②③三种细胞中只有③没有细胞核
C
18. 在打篮球过程中,一位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鲜红,血流呈喷射状。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A. 用指压法在远心端压住
B. 用止血带在近心端捆住
C. 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 赶紧送医院
B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血库中B型血告急,若有一名患者急需B型血,在没有同型血可输的情况下,可以先为患者少量输入( )
A. AB型血
B. O型血
C. A型血
D. 没有可输入的血型
B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血液循环系统是体内的运输系统②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③血管是运输道路④血液是运输工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D
21.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原因是它与血管相连,将血液运往全身各部分,运输路径最远。( )
A. 上下腔静脉
B. 肺动脉
C. 主动脉
D. 肺静脉
C
22. 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房→心室→静脉
B. 心室→心房→动脉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室→心房→动脉
C
23. 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给病人“切脉”时,感受到的是动脉的搏动
B. 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
C. 将药物注入臀部肌肉,药物会渗入静脉
D. 手臂上的“青筋”不是神经,而是血管
C
24. 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观察更清晰应使用高倍镜
B. 防止小鱼乱跳可选择死鱼进行实验
C. 实验结束后将小鱼丢入垃圾桶中
D. 为了保证正常呼吸用湿纱布包裹小鱼
B
D
25. 一滴血液从心脏出发,再流回心脏的同一位置时,至少经过几次物质交换 ( )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
B
26. 右图是血液在人体内流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血管a内一定流动脉血,血管c内一定流
静脉血
B. 若血管b为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则a血管为出球小动脉
C. 若血管b为胰腺内毛细血管,则c中营养物质减少、胰液增多
D. 心脏内、四肢的a血管中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B
27. 李大妈最近经常头晕,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20.9 kPa/10.5 kPa。据此数据,可推断李大妈可能患有( )
A. 高血压
B. 低血压
C. 低血糖
D. 贫血
A
28. 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输血时可以输入血浆
C. 血型是O型的人可输入少量AB型血
D.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 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C
29. 下列有关优秀运动员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的大
B. 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
C. 参加剧烈运动时,以增加心率为主来增加心输出量
D. 心肌发达,搏动有力
C
30. 下图是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中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为麦芽糖,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B. b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质转变来的
C. c为甘油,是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转变来的
D. X是小肠,只是吸收b、c的主要场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观察右图心脏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结构名称:[①]__________,[⑦]__________。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⑨]_________的壁最厚,它是_____
(填“体”或“肺”)循环的起点。
(3)空气中的PM2.5灰尘小颗粒,被吸入人体后,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出现?_______(填标号)。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室
体
⑧
(4)图中③与④、⑧与⑨之间有瓣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用离体的猪心进行灌注实验,如果从肺静脉注水,水会从血管_______流出。如果从主动脉注水,水会从血管_______流出。(均填序号)
(6)在人体血液循环中,血液由⑦流回③的过程中,血液由
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防止血液倒流
①
①
动脉
静脉
3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如图1所示,图2是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我们摄入量最少的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
(2)贮存在人体内的_________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从食物中摄入的此类物质将在人体的________处被彻底消化和吸收,此处适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结构特点有:长度一般为5~6 m,内表面有许多环形_______,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里面有_____________,它们的壁只由一层_____________构成。
油和盐
脂肪
小肠
皱襞
小肠绒毛和微绒毛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3)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不容乐观。由图2可以看出,肥胖者饮食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是粮谷类和_________摄入过多,营养不良者饮食不均衡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和肉类摄入较少。
肉类
水果、蔬菜类
(4)除了饮食建议外,平衡膳食宝塔中还提出了“每天活动6 000步”的运动建议。你认为下列说法恰当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天坚持步行是适合所有人的运动方式
②每天运动量至少达到步行6 000步,越多越好
③根据体重、饮食、工作强度等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④每天坚持一定的身体活动有助于能量“摄取”与“支出”平衡
③④
33. 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并上网查找了如下材料:①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②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③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④淀粉遇碘变蓝。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②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唾液或清水 2 mL唾液 2 mL清水 2 mL唾液 ① 2 mL唾液
温度/℃ 37 80 5
加入碘液 2滴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___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2分)
(2)若将1组和2组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组和2组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的是_______组。
1、3
唾液
2
(3)若要利用1组、4组和5组进行对照实验,可探究________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把上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滴加碘液后,____组不变蓝,本探究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消化的影响。(3分)
温度
2 mL唾液
适量馒头碎屑
1
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温度
34. 人体内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奔流不息的“红色河水”在流淌,其间溶解着养料和废物;还有大小不同的“船只”在行驶,最大的“船只”起到“人体卫士”的作用,中等大小的“船只”运输的物质作用很大,人体缺少它就不能完成呼吸作用。人体某部位河流受到损伤时,最小的“船只”就会牺牲自己,将伤口修补好。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条河流的认识。
(1)人体内的“红色河水”是________,其呈现出红色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流”中的养料来源于__________系统。
(3)“河流”中最大的“船只”是__________,它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有“人体卫士”之称;中等大小的“船只”是___________,它主要有运输________的功能;最小的“船只”是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血液
红细胞内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或红细胞内有血红蛋白)
消化
白细胞
防御和保护
红细胞
氧气
血小板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4)“红色河水”能奔流不息是因为__________为其提供动力。
心脏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