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5.《雷雨(节选)》 课件(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二单元5.《雷雨(节选)》 课件(4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4:1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曹禺
曹 禺 简 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他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现的有很大成就和广泛影响的剧作家。被称为“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中国的莎士比亚”。
曹禺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 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外语系。1933年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完成处女作《雷雨》,震动当时戏剧界。 1935年发表《日出》,继而又发表了《原野》(1937)
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且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成功地改编了话剧《家》。
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戏剧相关知识
2、分析文中戏剧冲突及表现的人物性格
3、欣赏剧中人物语言
戏剧常识
戏剧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
剧本的组成: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说明组成。
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分类如下: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哑剧;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戏剧的种类
戏剧特征:
1.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2.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3.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4.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阶级之间和阶级思想的矛盾冲突,有些冲突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相关概念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等。
3、幕和场:一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一场,戏剧中较小的段落,每场表演故事的一个片断。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和斗争。戏剧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而且随着剧情发展、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演出,剧本中往往有一些舞台说明,如布景的设计,人物的服装、动作、表情和上下场等。
戏剧冲突、人物语言(台词)、舞台说明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1、揣摩人物语言 2、探究舞台说明 3、把握戏剧冲突
《雷雨》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是剧中一切灾难的制造者。周朴园年轻时爱上女仆梅侍萍,并且生有两个儿子。后来,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周家在年三十晚上赶走侍萍,强迫留下长子周萍,让她带走刚刚出生三天并且病得奄奄一息的次子(剧中人物鲁大海)。侍萍走投无路,跳河自尽,幸而被救,从此流落他乡。几经颠沛,侍萍嫁给鲁贵,又生下女儿四凤。后来周朴园丧妻,续娶蘩漪,又生儿子周冲。
剧 本 情 节
若干年后,鲁贵在周家当差,四凤做了周家的使女,鲁大海在周家的矿上当工人。蘩漪与周朴园性格不合,也得不到任何温情,苦闷中与周萍发生暧昧关系。蘩漪感到痛苦抑郁,欲与周萍共同生活。可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四凤。蘩漪出于嫉妒,通知四凤的母亲把四凤领走。侍萍发现这家就是周家,并遇到了周朴园,双方引起了矛盾冲突。这时,作为工人代表的鲁大海也恰好来找周朴园谈判。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剧 本 情 节
当鲁侍萍在得知四凤和周萍相爱并已怀有身孕时,为了儿女的幸福,隐瞒了两人本是兄妹的隐情,要他们远走高飞,永不回来。已失去理智的蘩漪面对着所有人讲出了她与周萍的私情,喊来了周朴园,恶作剧地让周萍喊鲁侍萍“妈”。以此承认她的岳母身份。不知详情的周朴园误以为鲁侍萍是来认儿子周萍的,就对周萍讲出了鲁侍萍是他生母的实情。四凤经不住打击,痛哭着冲出门外,周冲紧追其后,两人双双触电身亡。周萍在书房里开枪自杀,蘩漪、鲁侍萍在巨大的打击下均精神失常。
最后,与周朴园相伴的是两个疯女人和一生的忏悔。
剧 本 情 节
旧情人




情 人
夫 妻
父 子
单相思
女父












异父兄妹




















——父子(女) ——情人夫妻 ——母子(女) ——兄弟妹 ——情敌
异父母兄妹
人物关系一览表
四幕剧《雷雨》的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即从上午到午夜两点;舞台背景只有两个,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房。全剧集中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封建专制家庭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雷雨》遵循“三一律”,又突破“三一律”:
时间集中:一天
地点集中:鲁家,周家
事件集中:周家内部及与鲁家的矛盾冲突
冲突集中:爱情冲突、阶级冲突
第二幕: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
第一场:重逢:周朴园——————鲁侍萍
情感纠葛
第二场:斗争:周朴园——————鲁大海
劳资冲突
1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2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雷雨》(节选)结构
第一场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周朴园与鲁侍萍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
走进冲突,探究人物性格
(1)相遇诉旧怨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修墓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周朴园:
鲁侍萍:
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认出前周朴园的心理变化
你,你贵姓?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忽然立起)你是谁?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哦,侍萍!(低声)是你?
——似曾相识,感到奇怪,内心仍很平静
——感到意外,疑惑
——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张
——有些不知所措
——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1)相遇诉旧怨
关窗
姓鲁
无锡口音!
熟知旧事?
姓鲁
修墓
她没有死?!
四凤的妈
熟知旧衬衣?!
侍萍,是你?
奇怪——疑虑——慌张——惊惧
周朴园:
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2)相认生新恨
手段 言行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厉声责问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
侍萍的下落
打听坟墓所在,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一直保留着侍萍喜欢的家俱
一直保留着总是关着窗户的习惯
一直记着侍萍的生日
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
探究问题
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
周朴园是会怀念侍萍的。侍萍年轻时聪慧美丽,性格温驯、善良,也很能干,他确曾“爱”过她;况且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繁漪。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也花天酒地放荡过,但是从来也没有尝到过什么是幸福。因而难免怀念起过去和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侍萍的思念、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
但话又说回来,他毕竟还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剥削阶级分子。因此,当活着的侍萍一旦站在他面前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将会破坏他现在家庭的“圆满”和“平静”,将使自己的名誉、地位受到威胁。他对侍萍的无情态度,正是作者成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
因为怀念的毕竟不是眼前的“鲁妈”,而是他年轻时的恋人,是那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贤淑体贴的“梅小姐”,是已经投河自尽而不会对他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从这个角度讲,他的怀念又是虚伪的。所以当他与侍萍再次相逢时,就更多地表现了他的自私与虚伪。
但即使是在这个时候,他对侍萍也并不是毫无情义的。他先是准备给侍萍一笔钱养老;这一行动被侍萍义正辞严地否定后,他又主动地签好“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给侍萍。他的这些行动虽然也“暴露了他金钱万能”、妄图以金钱“息事宁人”的卑鄙灵魂,但其间又何尝没有“弥补”一下他过去的“罪过”的因素在内呢?最后,当侍萍又一次出现在周家时,周朴园果断地要萍儿承认她是生母,他也无法考虑这将给自己声誉地位带来如何的影响了。这些,都显示出了这一形象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可以说,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 “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
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他的思想行动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归纳周朴园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两种不同的性格集于一身。
课文节选部分刻画了他自私、专横、冷酷、残忍和伪善。
作家本人谈《雷雨》:
周朴园这个人可以说是坏到家了,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程度。
鲁侍萍的心理变化
“哦。——老爷没有事了?”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老爷,您想见一见他么?”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
“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抱有一丝幻想
怨恨
悲愤
分析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思考1
周朴园和鲁侍萍
见面是偶然的,
鲁侍萍认出了周
朴园,而周朴园
并没有认出鲁侍
萍,那么鲁侍萍
为什么不立刻表
白自己的身分并
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分析:
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思考2 如何理解侍萍拒收周朴园的钱?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大年三十的晚上,被周家赶出家门,她走投无路,痛不欲生,跳河自杀。遇救以后,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含着怨愤生活了三十年。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这表现了她对残酷现实的清醒认识,对周朴园的蔑视和对不公平社会的抗议,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一个善良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被周朴园始乱终弃,历经生活的磨难,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骨气与尊严。
鲁侍萍
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愚蠢;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列夫 托尔斯泰
把同志描写得光辉夺目,以致你已经完全认不出他的容貌;但对于敌人却总是用一种黑的颜色来描写,而且差不多总是把他描写成一个实足的傻瓜或魔鬼。我认为这不是正当的。 ——高尔基
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矛盾焦点:
VS
劳资冲突
1、周朴园和鲁大海是什么关系?
2、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这一戏剧冲突中,你能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
3、结合鲁大海的语言,分析鲁大海人物形象
明知故问: “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
教训:“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嘲笑讽刺:“傻小子,没有经验只凭胡喊是不行的”
恶狠狠:“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他对鲁大海是什么态度呢?从他的态度,你能看出什么问题?
周朴园面对自己的儿子,依然摆出资本家对待工人的冷酷面孔和傲慢的态度。由此可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从而揭露了周朴园的阶级本性。
鲁大海揭露了周朴园哪些罪行?从两人的冲突中可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罪行:1、收买分化工人;2、血淋淋的发家史;3、血腥镇压工人;
周朴园: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反动资本家 ——贪婪、冷酷、奸诈、狠毒。
鲁大海:一个觉醒了的工人 ——立场坚定、大公无私、英勇顽强。
鲁大海 : 可是你完全错了。我们这次罢工是团结的,有组织的。……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低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他们怎么没告诉我,……
鲁大海 (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鲁大海的语言是他倔强、鲁莽、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的个性的写照。
作为新生工人阶级中的一分子,罢工工人的领导者之一,鲁大海与老奸巨滑的周朴园相比较,确乎显得幼稚而又缺乏斗争经验;但是,他有着可贵的坚定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这些,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又清晰的认识。同周朴园谈判的失败,使我们叹惜大海之幼稚;揭露周朴园唆使矿警杀害工人,用金钱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斗争时,让我们看到了大海在这场斗争中显示出的力量。
分析鲁大海形象
鲁大海的出现,使我们透过故事情节的阴郁氛围,看到了一丝希望和些许亮色。正如曹禺先生所说,鲁大海这样一个工人形象,“当然写得很不像样子,很不成熟,但我是同情这个人,甚至佩服这个人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作品中略嫌单薄的鲁大海这个形象赋予了很大的热情,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人们有着相当重要的激励意义。
《雷雨》中共出现四对矛盾冲突:
周朴园与鲁侍萍
周朴园与鲁大海
周萍与鲁大海
鲁侍萍与周萍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正是由于这阶级根源,矛盾冲突异常激烈。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亲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识却相仇
周朴园
鲁侍萍
夫妻关系
资本家
女佣
下层劳动者
剥削阶级
男女情感冲突


最本质冲突:
人性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层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对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对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揭露。从这个家庭的崩溃,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