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第九章《压强》检测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有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695.3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4-05 16:17:55 |
C.ρ甲>ρ乙 p甲>p乙 D.ρ甲>ρ乙 p甲=p乙 13.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高度均为h的液体,则甲、乙液体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质量m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
4.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5.玻璃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置于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纸片与水均被大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所示),这样就成功地用半杯水演示了“覆杯实验”。若不考虑纸片的重力,关于这一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左侧杯壁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
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
6.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盛满水的盆景盘中,如果瓶底没有空气,则瓶中的水会流出
B.倒放在盆景盘中塑料瓶有空气进入后,瓶中水面上的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瓶口被浸没,瓶中的水没有流出,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
D.若在瓶底开一孔,瓶中水就会流出直至瓶中水面与盆景中水面相平
7.下列对“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解释最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空气流速越慢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B.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空气流速越快的地方,气体压强越小
8.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9.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B.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10.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 B.F;p C.2F;p D.3F;p
11.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底面积为500cm2的圆柱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200cm2,内盛有8kg的水。若将一物体M分别放在圆柱体A上表面的中央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圆柱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 )
A.未放上物体M时,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B.容器B内水的体积为0.08m3
C.物体M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M未放入容器B时,容器B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4×104Pa
二、多选题
1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 B.F甲
A.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左右两侧分别抽取同体积的水和液体,橡皮膜有可能保持不变形
C.左侧水的质量有可能等于右侧液体的质量
D.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同质量的水和液体,橡皮膜将向右凸出
14.如图四个场景中,下列对应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图钉帽做的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图乙,盖在装满水杯口的硬纸片掉不下来,是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C.图丙,空气流过飞机机翼,上方流速慢压强小,下方流速快压强大
D.图丁,容器侧壁最下边小孔水射出的较远,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5.在水平桌面的电子秤上,放有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杯里倒插长约1m、一段封闭且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管口未接触烧杯底部,管中的水面高于大烧杯中的水面,且水面是静止的,如图所示。将玻璃管缓慢向上提,上提的过程中管口始终未离开水面。则在这个过程中( )
A.管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
B.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
C.大烧杯底内表面受到的压强逐渐变大
D.电子秤的示数逐渐变小
16.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竖直拿在手中的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手对瓶子的摩擦力增大
B.如图乙所示,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次匀速拉动,第二次皮筋伸长量比第一次小
C.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一定相等
D.如图丙所示,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
三、填空题
17.篆刻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泥人张”彩塑是天津特色民间工艺品,艺人将泥揉捏成形态各异的人物,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8.如图所示,A和B是密度为2.5×10 kg/m 的材料制作的两块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砖,分别侧放和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砖上放有质量忽略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部分酒精(ρ酒精 = 0.8×10 kg/m ),容器底面积为B砖上表面积的四分之一、A砖的上表面和B砖的上表面到水平桌面的距离分别为20 cm和4 cm,将A砖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Pa;若切割后的A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B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四倍,则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________cm。
四、实验题
19.两只杯子分别盛有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ρ甲>ρ乙),小刚利用微小压强计对它们进行了区分。请结合小刚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计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小刚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侧玻璃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地环境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_______;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刚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c)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c)杯子中盛的是甲液体。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理由是________。
五、计算题
20.小明同学家离学校3km,他上学所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小明的质量为60kg,双脚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10-2m2,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若小明骑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5m/s,他骑车去学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2)小明骑车去学校的路上,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多大?
(3)小明步行上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与骑车上学时车对路面的压强相比,哪个大?
自行车重 180N
车轮直径 0.61m
行驶时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1×10-2m2
轮胎承受的最大压强 1.2×105Pa
2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甲、乙(S甲>S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1)若容器甲重为9.8牛,底面积为米,内部盛有深度为0.4米的水。求:
①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
②容器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容器甲、乙中的液体A、B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为使A液体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大于B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有如下方案:(a)在容器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质量的液体;(b)在容器甲、乙中同时加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请分析每种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D 6.A 7.D 8.D 9.A 10.C 11.C 12.BC 13.BC 14.ABD 15.ABD
16.BC
17. 压强 形状
18.
19. 大于 B 不可靠的 没有保证深度相同
20.(1)600s;(2)(3)骑车上学时车对路面的压强大
21.(1)①3.92×103Pa,4900Pa;(2)(a)方案可行,(b)方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