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29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29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5 23: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导言
统编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史是一个个国家历史的总和吗?
世界史是中国史的并列学科吗?
世界史是中国历史以外的历史吗?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世界近代史:1500年的地理大发现至1900年帝国主义的形成。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世界古代史:自远古有人类以来至公元 1500年: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世界现代史:1900年至20世纪末。该世纪既是千年之交的世纪,也是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二、世界历史的分期
三、怎样学习世界历史
结论:
1、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特征
2、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交流
3、各种文明之间都有自己的辉煌,不能以好坏之分
方法一:
横向——比较
方法二:纵向——深度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中世纪
原始社会
三、怎样学习世界历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时空环境。
文明是什么?
试试看:请你给文明下一个定义
(英)汤因比:指在一个特定时代存在的一种特定文化或特定文化阶段。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人类学者制出来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出来的一些显著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中)彭邦本:文明是一种与野蛮蒙昧相对立的社会存在状态 即国家诞生后的社会形态。物化的文明要素一般有金属器、早期刻画象形符号 古城堡、祭祀礼礼仪建筑遗存等
文明是
步入国家阶段的人类社会状态。
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阶级、国家、文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采集
渔猎
农耕
畜牧
阶级
国家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生产力
矛盾
记事
管理
战 争


剩余产品掠夺
剩余私有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
效率提高
私有制
文明
古代文明在哪里产生?
▲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地理位置共同特点:主要位于亚欧非大陆中纬度地区;大多位于大河流域两岸;文明之间相对孤立区域分散
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BC4000
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约BC2300年
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代中国文明:黄河和长江流域约BC2070年
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约BC800年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思考:为什么早期文明多诞生于大河流域?结合下图综合分析。
答:1.适宜的气候。大河流域大多数位于气候适宜的温带和温热带,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2.大河流域附近能够给早期人类提供丰富的水源,满足人类对水的需求。物产种类丰富,有利于人类生活。
3.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交通比较便利。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30°N
多元的特点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1.古代巴比伦文明
自然
环境
最初文明
(前3500年)
一系列城市国家
(前2900年)
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两河流域
(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①《汉谟拉比法典》
②楔形文字
——最早的史诗
③《吉尔伽美什》
④洪水和方舟传说
⑤发明了60进位制、绘画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苏美尔人创造,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最早的史诗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苏美尔人创造,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文明进程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碑(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著名国王汉谟拉比于四千年前制定的法典,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文字法律。
“法典碑”上半部用浮雕形象表现了这位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从太阳神手中接过法典的场景,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君权神授意识。下半部是用楔形文字铭刻出的法典全文,计49栏、282条,8000余字,包括诉讼、租佃、赔偿、借贷、继承、处罚等。法典的内容宗旨贯穿着铲除邪恶、弘扬道德的思想。为世界各国人民以法治国,立下了最早最正规的标本。
材料一 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受法律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损毁其眼;自由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 ——据《汉谟拉比法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规定说明的问题。
答案:(1)问题:《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群体的利益;带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的落后性。
2.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流域
2.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
自然
环境
文明进程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天然的屏障
埃及文明兴起
(前35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前3100年)
最高统治者称法老,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府和地方事务。
神话和文学故事
象形文字
太阳历
金字塔
莎草纸
【太阳历】第一部历法!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埃及社会等级图
埃及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来世信仰
问题: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材料一:“猛兽”:滔滔肆虐的洪水啊,无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揺让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肆虐的洪水却来将它淹没。一《全球通史》
材料二:“赠礼”: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育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呼吸。
一《走进古埃及文明》
(1)诞生背景: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印度河流域
恒河流域
印度地形图◎
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出口品种包括孔雀、猿猴、珍珠、棉织品、铜、象牙和诸如梳子之类的象牙制品。
3.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2)种姓制度: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婆罗门教的说教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文化成就:
①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
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尔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克里特文明遗址
4.古希腊文明
欧亚非三洲要冲,境内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耕地十分有限。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的大国
特点:
经济: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农业不发达
政治:城邦政治 小国寡民 民主政治
文化:自由 平等的观念
对外关系:海外殖民
民族精神:勇于进取、冒险的精神
4.古代希腊文明
自然
环境
文明进程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及周边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但有利于发展工商业和对外贸易
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诞生(前2千纪)
形成众多奴隶制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最为著名(前8—前6世纪)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少数人掌握政权);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奴隶制;公民;公民大会)
历史
文学
哲学
神话、悲剧、喜剧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政治史奠基人:修昔底德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问题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材料一: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四:
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
进步性: ①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
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取得了灿烂的精神文化成就。
③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局限性:①少数人的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
②仅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
古代 文明 地域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1700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实行君主专制(君权神授),颁布世界最早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泥板书,史诗《吉尔伽美什》记录洪水传说,发明60进制。
埃及 文明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 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君神合一,法老至上 象形文字,莎草纸,第一部太阳历,建造金字塔(体现数学和建筑水平)
印度 文明 印度河、恒河流域 公元前3000-公元前500 形成种姓制度(印度教),影响至今 佛教形成(宣扬平等),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创造数字0-9,提出按位计值
希腊 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部分岛屿 公元前2000-公元前500 城邦制,寡头政治(斯巴达),民主政治(雅典) 文学,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链接高考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10)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时……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
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
D.发达的城邦教育
B
链接高考
(2020·全国Ⅰ卷·3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