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4.4.1《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4.4.1《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1-27 16: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实验:一支干燥的充满NH3的圆底烧瓶,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
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中滴有酚酞溶液)。 【操作方法】: 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 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中,形成红色的喷泉。
——“喷泉实验” 【实验现象】 :①烧瓶里为什么会形成喷泉?
②胶头滴管的作用是什么?
③烧瓶中的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 ①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②引发“喷泉”实验③水溶液呈碱性,有OH-离子存在。一、氨(NH3): 1.氨的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
气体
比空气的密度小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700)氨易液化.氨的溶解更主要的是化学反应。
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与水结合,
形成一水合氨(NH3·H2O)。 ⑴氨与水反应:2.氨气的化学性质: 一水合氨NH3·H2O可以部分电离形成NH4+和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小结】:氨水的成分
分子:NH3、H2O、NH3·H2O
离子:NH4+、OH-等 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NH3和H2O。不加热不分解. 现象:溶液红色褪色,冷却后恢复红色。 【探究实验】: 将氨的酚酞溶液倒入栓有小气球的试管中,加热。 取两支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后,再将两支玻璃棒靠近,观察现象。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探究实验】: ⑵氨与酸反应:NH3+HCl==NH4Cl (白烟)——此反应可检验NH3或HCl 【知识延伸】:
挥发性酸(HCl、HNO3等)遇氨气均有白烟生成;
难挥发性酸H2SO4无此现象。NH3+HCl==NH4Cl; NH3+HNO3== NH4NO3;
2NH3+ H2SO4== (NH4)2SO4;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⑶氨与氧气反应: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2NO + O2=== 2NO2 3NO2 +H2O ===2HNO3 +NO3.氨的用途: 氨氨的用途制硝酸制纯碱制尿素做致冷剂1、氨气制法:1)工业制法: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料:用NH4Cl与Ca(OH)2混和 加热制得(2)原理:(3)制取装置:
固固加热装置 棉花的作用:
防止空气对流(5)验满: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唯一的一种碱性气体)(4)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b: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⑹环保措施:浓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⑺干燥装置水——装置:倒扣漏斗用碱石灰干燥。不用CaCl2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4、铵盐1)铵盐的涵义: 由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铵盐.物理性质:铵盐都易溶于水2)铵盐的化学性质:①铵盐受热易分解:②铵盐与碱反应【结论】: 铵盐的通性—
均能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实质: 如何用实验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 试剂及操作: 滴加NaOH溶液,再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实验现象: 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铵盐(NH4+)的检验: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
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5.若该实验在标况下完成,烧瓶的容积为VL,喷泉实验后溶液充满整个烧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6. 下图装置难以形成喷泉,试分析其原因。如果要使该装置也能形成喷泉(在不改变气体成分的前提下),你认为要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