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斜抛运动的规律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斜抛运动的规律基础巩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16: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斜抛运动的规律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某人在地面以大小为20m/s,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速度,上抛一个物体,此物体斜向上抛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是(g取10m/s2)(  )
A.2 s B.0.5 s C.4 s D.1 s
2.从离水平地面高H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A,同时在其正下方地面上斜抛另一个小球B,两球同时落到地面上同一位置,小球B在最高点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速度为v,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h=H,v=v0
B.
C.
D.
3.小孩站在岸边向湖面抛石子,三次的轨迹如图所示,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落水时速度最小
B.沿轨迹3运动的石子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C.沿轨迹1运动的石子加速度最大
D.三个石子在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4.如图,乒乓球从水平桌面上P1点弹起后,刚好能以水平速度v越过高为h的球网,落到桌面上P2点。乒乓球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乒乓球(  )
A.从P1点弹起时的速度大小为
B.从P1点运动至P2点的过程其速度变化量为0
C.从P1点运动至P2点的过程其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D.P1点与P2点的距离为
5.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B.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N点。两小球运动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从小球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比B的加速度大 B.B的飞行时间比A的长
C.A在最高点的速度比B在最高点的速度大 D.两小球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6.同学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以相对火车竖直向上的速度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从弹出到落回小孔的时间为1.2s
B.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
C.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
D.小球从弹出到落回小孔过程中,火车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7.频闪照片是采用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曝光一次的方法,在同一张相片上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传统的频闪照片是利用机械相机制作的,这种方法制作困难且成本高。这是极限滑板运动员给我们的一组精彩图片,本频闪相机的频闪周期为0.3s,图中第5个身影为最高点的瞬时位置。则运动员在空中的时间t和运动员起点和落地点的高度差h各位多大?(  )(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A.t=2.7s;h=7.2m B.t=3s;h=9m
C.t=3s;h=16.2m D.t=3.3s;h=16.2m
8.在一次运动会上某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成绩是,图示为他在比赛中的某个瞬间,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被推出的铅球只受到重力 B.是铅球的位移
C.铅球推出去后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D.该运动员两次成绩一样,则铅球位移一定相同
9.如图所示,某位篮球运动爱好者正在进行投篮训练,若不计空气阻力,表示水平位移,表示运动时间,表示竖直位移,表示速度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则下列可以描述篮球出手之后在空中的运动过程的图像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C.斜上抛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竖直上抛运动的合运动
D.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11.如图所示,从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斜向上抛出的三个小球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路径1抛出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小
B.沿路径3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C.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等
D.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的水平分量相等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竖直墙面练习投篮,在同一高度的A、B两点先后将球斜向上投出,篮球均能垂直打在竖直墙上的同一点P点。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投出后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投出打到P点的速度大 B.B点投出打到P点的速度大
C.A点投出在空中的运动时间长 D.B点投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长
13.充气弹跳飞人娱乐装置如图1所示,开始时娱乐者静止躺在气包上,工作人员从站台上蹦到气包上,娱乐者即被弹起并落入厚厚的海洋球。若娱乐者弹起后做抛体运动,其重心运动轨迹如图2虚线POB所示。开始娱乐者所处的面可视为斜面AC,与水平方向夹角θ=37°。已知娱乐者从P点抛起的初速度方向与AC垂直,B点到轨迹最高点O的竖直高度h=3.2 m,水平距离l=2.4 m,AB在同一水平面上,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则(  )
A.P点到B点的位移为3.6 m B.AB之间的距离为0.4 m
C.娱乐者从P点到B点过程中的时间0.8 s D.娱乐者从P点到B点过程中的最大速度5 m/s
14.从距地面相同高度处以同一速率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向下、斜向上抛出质量相同的a、b、c三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最短 B.小球c的落地速度最小
C.小球b和小球c的位移相等 D.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15.如图所示,两人各自用吸管吹黄豆,甲黄豆从吸管末端P点水平射出的同时乙黄豆从另一吸管末端M点斜向上射出,经过一段时间后两黄豆在N点相遇,曲线1和2分别为甲、乙黄豆的运动轨迹。若M点在P点正下方,M点与N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长度等于的长度,不计空气阻力,可将黄豆看成质点,则(  )
A.两黄豆相遇时甲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乙的两倍
B.甲黄豆在P点的速度与乙黄豆在最高点的速度不相等
C.两黄豆相遇时甲的速度大小为乙的两倍
D.乙黄豆相对于M点上升的最大高度为PM长度一半
二、填空题(共4题)
16.4月1日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将举行田径运动会,一位同学在水平面上进行跳远训练,该同学以与水平面成37°大小为5m/s离开地面腾空,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则运动员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s,起跳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__m。
17.发球机能间隔相同时间以相同速度发射小球,如图所示为发球机发出第5个小球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竖直背景墙的正方形瓷砖边长为0.2m,g取,不计空气阻力,小球速度平行于竖直墙面,根据照片可以计算:
(1)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________m/s;
(2)此时2球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
18.物体被抛出时的速度v0沿斜上方或斜下方时,物体做斜抛运动(设v0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1)水平方向:物体做______运动,初速度v0x=______。
(2)竖直方向:物体做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初速度v0y=______如图所示。
19.小李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石子向斜上方抛出去,石子所做的运动是斜抛运动,他想:怎样才能将石子抛得更远呢?于是他找来小王一起做了如下探究:
他们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做实验,保持容器水平,让喷水嘴的位置和喷水方向不变(即抛射角不变)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让水的喷出速度较小,这时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A点;第二次让水的喷出速度稍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B点;第三次让水的喷出速度最大,水喷出后落在容器的C点。
小李和小王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王回忆起上体育课时的情景,想起了几个应用上述结论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将铅球推的更远,应尽可能___________。然后控制开关让水喷出的速度不变,让水沿不同方向喷出,如图2所示,又做了几次实验,得到
喷嘴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15° 30° 45° 60° 75°
落点到喷嘴的水平距离/cm 50.2 86.6 100.0 86.6 50.2
小李和小王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小李和小王总结了一下上述探究过程,他们明确了斜抛物体在水平方向飞行距离与初速度 和抛射角的关系,他们感到这次探究成功得益于在探究过程中两次较好的运用了___________法。
三、综合题(共4题)
20.图1是充气弹跳飞人的娱乐装置,玩家在气包上躺着,工作人员从站台上蹦到气包上,使玩家弹起并落入厚重的海洋球中。现有一玩家刚开始静止躺在气包上,被弹起时做抛体运动,玩家躺着的面可视为斜面,用表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玩家从点抛起的初速度方向恰好与垂直,玩家重心运动的轨迹如图2所示,为轨迹上的一点,为轨迹的最高点,点到点的竖直高度,水平距离,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求玩家:
(1)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
(2)被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1.要提高运动员掷铅球的成绩,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2.一位初中生将一个质量为m=2kg的实心球抛出,球离手时离地面高度约为h=1.8m,离手瞬间初速度约为v0=8m/s,球到达最高点O时的速度约为v=6 m/s,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O点离地面的高度H;
(2)球到达O点后的运动过程中,平抛落地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
23.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速度的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静止释放在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小球恰好能够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求:
(1)抛出点O离斜面底端的高度;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D
6.C
7.B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A
16. 4 0.6 2.4
17. 1
18. 匀速直线 v0cosθ v0sinθ
19. 在抛射角一定时,当物体抛出的初速度越大物体抛出的距离越远 增大初速度 在初速度一定时,随着抛射角的增大,抛出距离先是越来越大,然后越来越小。当夹角为45°时,抛出距离最大 控制变量法
20.(1);(2)
21.应该尽力提高铅球的出手速度,并控制铅球出手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
22.(1)H=3.2m;(2)S=4.8m
23.(1)1.7m;(2)0.125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