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6 15:0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B.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仅高度概括了潭周围的氛围,也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B.文章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欣赏景物的愉悦心情。
C.“全石以为底”一句既写出了小石潭极为罕见,又从侧面反映出水的清澈。
D.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用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反衬出潭水的清澈透明。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斗折蛇行
B.凄神寒骨
C.日光下澈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公众之所以引起“愁吃”恐慌的原因,与少数媒体夸大其词的宣传不无关系,他们动辄以“致癌”“致死”定论,放大了食品安全问题。
D.临沂作为一个文明城市,近年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依照“助减排、促低碳”原则,临沂全城推广“公共自行车”。
6.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一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____________,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____________。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____________,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____________。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④③
二、综合性学习
7.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想请班上的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
计一个景点名称,请写出你设计的景点名称和依据。
【示例】听水轩。依据:“闻水声,如鸣珮环”。
(2)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生动且富有
激情的语言进行介绍。
示例: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观赏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景色,会闻到沁
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也会体会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
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①。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②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③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红装而蹇⑥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⑦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⑧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⑨?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提示:①鹄:天鹅。②鳞浪:像鱼鳞似的细浪纹。③靧:洗脸。④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⑤罍:酒杯。⑥蹇:骑驴。⑦呷,吸,这里用其引申义戏水。⑧毛羽鳞鬣:毛,指虎狼兽类;羽,指鸟类;鳞,指鱼类和爬行动物;鬣,指马一类动物。合起来,泛指一切动物。⑨恶能:怎能。恶,怎么。纪:记录。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2)而此地适与余近( )
(3)日光下澈( )
(4)其岸势犬牙差互( )
9.下面加点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而此地适与余近
B.夫不能以游堕事/以其境过清
C.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佁然不动
D.全石以为底/山峦为晴雪所洗
10.翻译下列句子。
(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1.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点?两文作者观景后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俶尔远逝
(2)以其境过清
(3)与之图事
13.翻译下列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14.语段【甲】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15.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甲】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
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⑥辽夐⑦,不可具状⑧。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⑨然;宜投壶⑩,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 之暇,被 鹤氅衣,戴华阳巾 ,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 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注释】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 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③榛莽: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市西。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可以尽览江流。挹,舀。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⑦夐(xiòng):远。⑧状:描述。⑨丁丁(zhēng zhēng):棋子敲击声。⑩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 公退:办公归来。 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第:只。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17.用“/”为下面句子划出三处停顿
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1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茶烟歇 晓雾将歇
C.潭西南而望 烟云竹树而已
D.不可具状 潭中鱼可百许头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20.文段理解
(1)【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____”。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下联: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___________
(3)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___________
(4)乃记之而去 去:___________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3.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4.结合【甲】文内容及下面的链接,说说“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链接】
陶渊明《桃花源诗》(节选)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路荒暖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试题分析:B项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文中作者愉悦的心情是暂时的,一经凄凉环境的触发就变得很悲伤。
3.D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D项不正确,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俶”应读chù。
4.B
试题分析:A项,“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B项,“凄”“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C项,“下”,名词作状语,向下。D项,“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点睛: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
5.D
A搭配不当,应把“发扬”改为“发挥”。
B缺少主语,应把“在”和“的过程中”删去,或把“常常能使”删去。
C句式杂糅,应把“之所以”或“的原因”删掉。
D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D
6.C
联系上句“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诗歌的特点是浪漫抒情。那么散文和小说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细碎中流淌真情;小说则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所以“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可以改编成散文,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可以改编成小说”;下面根据“水”和“山路”的特点选择,水:悠闲而又充满诗意;山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从而确定排序为:②④③①
故选C。
7.(1)示例:小径通幽。依据:“隔篁竹”“伐竹取道”。
(2)【示例】听水轩——走近小潭,你会听到潺潺不绝的流水声,会看到和谐惬意的人鱼相娱,会尝到犹如甘醴的清冽潭水。近听如环珮相鸣,清脆悦耳;远闻则莺歌燕语,宛转悠扬。
8. 突然、忽然 正赶上,正好,适逢 穿透 像狗的牙齿那样
9.B
10.(1)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然而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时隐时现)。
11.修辞手法上,甲乙文都采用比喻、拟人手法来描写景物。(或:两文在写景中都融入作者的感受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或:两文都通过描绘动物愉悦的情态来表现人物的心情。言之有理即可)不同:甲文在踏春中流露出欣喜洒脱的情怀,乙文则在赏景中流露出抑郁忧伤之情。
12.(1)突然、忽然(2)停留(3)商议(谋划亦可)
13.(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隐忽现。
(2)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名同辈一同被贬。
14.①可以石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橡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在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
15.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潭环境凄清。
16.尤:格外 清:凄清
17.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18.B
19.江流山峰以外,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罢了。
20. (1)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谪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
21. 交错相通 邀请 依靠 离开
22.(1)(他们)自己说祖先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23.甲文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乙文段画线句子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24.示例: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自食其力,社会安定,生活和美;②作者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对社会的美好理想,表达自己和广大百姓反对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
[乙]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陶渊明《桃花源诗》(节选)翻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