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优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第二课时(优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7 11:21: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9《那个星期天》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9 课《那个星期天》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 情实感的方法。习作要求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这是习作最基本 的要求。《那个星期天》 是习作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课教材中的课文内 容、插图设计和课后习题,都值得品味。
一、以时为序,以情为“线”。
《那个星期天》 选自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第四章《童年之门》 。 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开始他既兴奋 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 望、委屈乃至“绝望”。 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 的心理变化过程。
课文以白天的时间为序,写了从早晨、上午、下午到黄昏,“我”一直在等 待。又以“我”的心情变化为线索,真实感人地写出了“我”一天中的心情变化。
二、表达情感,方式多样。
本文善用多种抒情的方式,既有真实动人的内心独白,又把情感融入具体的 事、景物中, 自然地表达情感。
三、课文插图,匠心独运。
两幅插图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第一幅插图对应的是第 4 自然段的内容,同 一个人,做四件不同的事,不用四幕画面呈现,而是用了类似于“蒙太奇”的呈 现方法,将不同时空的场景集中在一幅画面中。第二幅插图对应第 6 自然段的内 容,形象地表现了“我”内心的委屈和失望。这些插图都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想象, 更好地体会“我”的心情。
四、课后习题,体现梯度。
三道课后题,体现了内在的逻辑联系。
第一题: 默读课文,说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要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如何以时间为序,写出心情的变化过程。 在抓住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的基础上,还要感知心情与时间推移之间的关系。这 一题是从面上了解“情”的变化,为第二题作铺垫。
第二题: 读下面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 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在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语句,仔细体会。
在体会到“我”的心情变化的基础上,细读课文,学习表达,发现作者多样
1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的表达方式。如: 第 4 自然段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第 5 自然段通过内心 独白表达情感,第 7 自然段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这一题是从具体的“点” 上体会“情”的表达,是第三题比较情感表达方式异同的基础。
第三题: 《匆匆》 和《那个星期天》 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 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题的作用有三方面: 一是通过比较,让学生尝试对不同的课文在表达情 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提升思维能力; 二是联结“交流平台”, 让学生反观自己的发现,进一步体会两篇课文的情感表达方法; 三是通过对这一 题的思考,为习作单元中的“阅读”部分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 的”做一个小结,为后面“写”的实践夯实基础。
【学情分析】
项目 学情起点 本课生长点
体会文章是 怎样表达情 感的 1.学生已经具备梳理文章 中主人公心情变化的能力。 1.在抓住表达心情的关键 语句的基础上,还要感知心情与 时间推移之间的关系。
2.学生已经掌握内心独白、 以连续的问句直接抒情、融情于 景等的表达方式,能通过品读具 体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在同一篇文章中综合运 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难度较 大。学生要在品读具体语段体会 情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联系生 活实际、借助插图想象等方法, 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并且对作 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所发现。
3.由于本文贴近学生的生 活实际,学生也能运用联系生活 等方法,理解作者的心情。
比较阅读 学生在四年级已经进行过 比较阅读,能够归纳写法上的不 同。 学生要在学完课文后,回顾 《匆匆》 ,比较两篇课文在表达 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 点。
【教学目标】
1. 会写“偎、吻”等 13 个字,会写本课新词。
2. 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周围环境等的细致描
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3. 比较本课与《匆匆》 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课文对人物内心、周围环境等的细致描
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比较本课与《匆匆》 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对人物内心、周围环境等的细致描写,感受细腻真挚的情感,体会作 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2.能说出本课与《匆匆》 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块一 品读文段,体会表情达意之秘妙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故事,透过文字,跟随着文中的“我”度过了一个难忘 的星期天。
作者像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又像是在讲一个属于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故事,这 样的心情,我们也一定有过。他娓娓道来,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的修 饰,表达的情感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仿佛写进了我们的心窝里。
二、品读文段,体会情感表达方式
(一)聚焦情感表达
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是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
(二) 品读重点文段,体会表达方式
1.融情于事
(1) 聚焦中心句,关注四个事例
(2) 借助插图,想象心情
这幅插图画出了文中四个场景,来表现时间的“不好挨”, 表现出“我”的 焦急。你能结合画面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情吗?
(3) 小结 2.内心独白
(1) 出示课后题,独立思考
出示课后题第二题的第 1 小题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 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盼 着什么? 这里是怎么写出“盼”的心情的? )
(2) 温故知新,体会表达方式
联系《窃读记》 ,看插图展开想象: “我”可能在想什么?
你从哪些词语读出了“我”的心情? 通过朗读体会内心独白的好处。 3.融情于景
(1) 出示课后题,独立思考
出示课后题第二题的第 2 小题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3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 星期天。就在那天。 ”请你先读一读这几句话,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关注光线和声音的描写,想想作者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2) 体会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三) 小结情感表达方式
作者就是这样,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 流露情感。 【板书: 融情于人、事、景】
(四) 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1.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表达情感的方式? 用“ ”画出来,仔细体会。 2.出示相关句子,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主要是完成课后题第二题的学习任务。 通过品读文段, 自主批注,体 会作者情感表达的几种方式, 并举一反三, 迁移运用。
板块二 比较阅读,发现表达方式之异同
一、简介两篇文章的作者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多读不同的作品,能让我们博采名家所长, 对写作有更深的感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史铁生,《匆匆》 的作者是朱自清,他 们都善于抒情,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比较两篇文章表达方式之异同
(一)完成学习单
出示课后题: 《匆匆》 和《那个星期天》 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 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 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1. 不同点
2. 相同点
【设计意图】 这一板块主要是完成课后题第三题的学习任务。 借助学习单,比较《匆匆》 和 《那个星期天》 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块三 小结收获,巧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一、结合“交流平台” ,小结写作启示
(一) 浏览“交流平台”
4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二) 在新语境中运用“融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如果《那个星期天》 的结局被改写,母亲洗完衣服就要带“我”出门,你会
怎样描写洗最后一件衣服时的声音呢?
二、小结写法,布置作业
(一)回顾学习单,小结在写作方面的收获
(二) 布置作业
1.整理学习单,和父母分享自己学到的表达情感的小妙招。
2.以“盼”为主题,画一幅心情变化图,积累写作素材。
【设计意图】 结合“交流平台”, 小结在写作方面得到的启示。 运用绘画心情变化图的方法, 在课后积累“盼”这一主题的写作素材, 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主动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9 那个星期天
时间

心情
融情于人、事、景
5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