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时训练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时训练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15: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单选题
1.汉代统治者在论述君民关系时,大多使用“民之父母”“养治”“治育”等这样有强烈感彩的词汇。这说明汉代
A.以民为本思想开始萌发 B.政治统治借助人伦秩序
C.借助皇权强化宗法制度 D.君民关系实现良性互动
2.根据《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秦律规定,制诏的传达要由专人负责,并且对他们严格考核,“书有亡者,亟告官。隶臣妾老弱及不可诚仁者勿令。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这表明,秦( )
A.注重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律法较为严苛轻罪重罚
C.王朝官僚体系公正廉洁 D.建立完备信息传递体系
3.《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它是唐朝刑律及其注疏的合编,其中规定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法律至上 B.礼法并用 C.承前启后 D.用刑持平
4.儒家经典《尚书。洪范》中,贤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国家最重要的八种政务,即"八政"。"八政"是∶一曰食,二曰货(财物),三曰祀(祭祀),四曰司空(管理人民),五曰司徒(掌管教化),六曰司寇(治理盗贼),七曰宾(朝觐),八曰师(军队)。"八政"说明西周
A.政治实践中具有人文意识 B.神秘主义仍占据统治地位
C.国家重视对民众培养教化 D.儒家观念对政治影响较大
5.从甲骨文形体图来看,“德”字左边是“彳”,表示行走。右边“眼睛”上有直线,表示“行正、目正”。在金文中,“德”字右边“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表示还要“心正”。此后的各种字体基本沿用了金文的这一写法(如图所示)。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早期汉字结构发展一脉相承 B.社会道德意识逐渐受到重视
C.儒家重德尚贤观念影响深远 D.心理认同是华夏文明的内核
6.《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举行隆重的战前誓师动员大会:历数商纣“暴虐百姓”“奸宄商邑”的无道、失德行径,称自己的伐商之举是“惟恭行天之罚”。周武王此举意在
A.依靠血缘宗法维护统治 B.构建海内一统的理想蓝图
C.借助天命实现政治认同 D.消除社会底层的敌对情绪
7.《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数十条律法涉及盗窃罪;商鞅变法颁《盗律》为六律之首;秦曾设“求盗”官员专司缉捕。这透露出当时秦国(   )
A.律法体系的繁杂 B.盗窃频发的现实
C.司法官员的职能 D.刑罚尺度的严苛
8.关羽崇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分独特的现象。对关羽的崇拜从宋元时期开始出现,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清朝大儒赵翼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帝)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对关羽崇拜的主导因素是
A.关羽在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得到后人崇拜 B.程朱理学的大力宣传
C.明清统治者的需要和弘扬 D.老百姓需要精神寄托
9.清朝规定:死刑复核经地方秋审和京师朝审,再报皇帝批准,原则是“情有可原,即开生路”,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君主随意杀人的现象。这表明,清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执法的人情因素增强
C.用法治约束君主滥刑 D.对生死判决十分审慎
10.继承了汉晋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与完备的是
A.《九章律》 B.《唐律疏议》 C.《吕氏乡约》 D.《大清律例》
11.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 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
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 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
12.1385年,明太祖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
A.体恤民意健全了法律体系 B.“乱世重典”维护了法律公正
C.整顿吏治杜绝了贪腐滋生 D.“以诰破律”折射了人治理念
13.《唐律》规定:“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这反映出唐代官吏在犯罪时可以用自己的官品抵当徒刑。这种规定的目的在于
A.明确法律不能成为官员的保护伞 B.体现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C.以法律形式维护封建官僚的特权 D.宣示法律面前官民平等的思想
14.《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贼盗、杂律、断狱等。其内容中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之多。这反映了唐律
A.开始律令儒家化的进程 B.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
C.注重规范封建礼仪制度 D.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
15.《唐律疏议·职能》载:“诸官有员数,而署置过限及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三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两年。”据此可知唐太宗
A.以法制规范官员编制 B.任人唯贤以提高效能
C.以法制推进机构设置 D.惩治贪官以肃清吏治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之说早为学界所公认,秦律中“严于治吏”的精神在汉律中有着深刻的反映。与秦律相似,汉律亦有关于荐举官吏的法律规定。如《二年律令·置吏律》规定:“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其非吏及宦也,罚金四两,戍边二岁。”秦简《法律答问》中有:“害盗别徼而盗,驾(加)罪之。”而《汉书·王子侯表》也记载:陵乡侯欣“建始二年,坐使人伤家丞,又贷谷息过律,免。”汉律在秦律基础上,针对王侯、官吏朋比为奸、结党营私制定了“左官”“附益”“阿党”“更相荐举”等诸法……执法的严格性,使朝廷法令对各级官员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量,督使他们勤于政事,谨慎行事,以免有犯法之嫌。自汉之后,后代统治者在立法、司法方面都非常重视“严于治吏”的举措。秦汉严于治吏、“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精神,在今天也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孙喆《从汉承秦制看西汉“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清代王船山认为周“礼士多,府史少而事治,后世令史多而事不济”,因此必须裁汰冗员。王船山认为要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他说:“严者,治史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并行不悖,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左传》日:‘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可不戒与”!王船山“把培养官德作为廉政的基本内容”,“把廉政看作吏治的根本”。王船山认为“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甚,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所以他认为,惩贪治贪的关键是“唯严之于上官而已矣。严之于上官,而贪息于守令,下逮于薄尉胥吏,皆喙息(即住嘴,此处引申为停止,收敛)而不敢逞”。
——摘编自刘伯兰《王船山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及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严于治吏的法治举措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王船山严于治吏的法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形式,而地方执法是由地方官员进行的,地方官员往往就是制度的代表。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案件能否得到合理的判断就依赖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百姓更为不利的是,在当时的案件审判技术限制下,为了能够尽快平息民愤和上级压力,许多封建朝代都将酷刑苛吏合法化,甚至都有一整套的刑具严刑逼供
——摘编自陈杰《中国古代冤案略议》
材料二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深刻影响着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发生冤案的原因。
(1)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防止冤案的发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B
4.A
5.B
6.C
7.B
8.C
9.D
10.B
11.A
12.D
13.C
14.B
15.A
16.(1)法治举措;严禁官吏的渎职、失职行为;严惩各级官吏的不廉行为;禁止官吏结党营私,朋比为奸。历史影响:促进了西汉吏治的清明,对后世吏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严于治吏,宽以治民的精神对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2)法律思想;革新吏治,裁汰冗员;宽以养民,严以治吏;培养官德﹐加强官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严惩上官为治贪之本。现实意义;推动政府机构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整顿吏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宽以养民"建设和谐社会;加强执政党的作风建设
17.(1)原因:古代中国“道德为主,法律为辅”治国理念的影响;判案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断案能力及道德水平的高低;案件审判技术水平的限制;采用严酷手段逼供以获取证据。
(2)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特点;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
(3)防止:建立健全的司法监督体系;严禁刑讯逼供;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执法水平和道德素养;加强执法过程中的透明度,实行社会监督。(其它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