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单选题
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2.宋代瓷器造型简洁,色调优雅,充满温文尔雅的韵味;元代青花瓷则以蓝白两色为主,纹饰极其繁复,器型硕大,带有明显的阿拉伯文化色彩。这种变化说明元代
A.对外贸易的发展影响制瓷业 B.制瓷技术的不断进步
C.阿拉伯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 D.民众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3.以下哪个属于文明的和平交流
A.亚历山大的征服 B.汉与罗马的贸易
C.亚述帝国的扩张 D.埃及亚述的争霸
4.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其学员除了从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监生以外。还有来自琉球、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和朝鲜等地的留学生。这一现象
A.彰显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B.体现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过程 D.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传播
5.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盲目崇拜西洋风尚
C.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D.文明中心不断西迁
6.丝绸之路的北道开辟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7.图1、图2是意大利人利玛窦在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在《山海與地全图》里中国位于世界地图极东一角,而几年后他重新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勾勒了世界整体轮廓和经纬度,并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呈现了长城、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这体现了当时中国
图1《山海與地全图》(1584年绘制) 图2《坤與万国全图》(1602年绘制)
A.地理测绘技术不断进步 B.传统思想与西学融合
C.国家主权观念日益增强 D.融入世界的意愿强烈
8.从下列表格的内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阿拉伯人
数学 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使之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医学 阿拉伯人著写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文学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著,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
沟通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 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9.在秦始皇陵西侧一座古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文物全部都是秦时期的器物。其中金骆驼(如下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单体骆驼。金骆驼属于“双峰驼”造型,工艺精致,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很少见。下列对金骆驼的历史研究价值最准确的理解是
A.是研究秦代经济、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实物史料
B.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前的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依据
C.证明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最早交往
D.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多条中西交通道路
10.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有一百多处。“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与中国发生了直接贸易关系。”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清政府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改变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比较密切
11.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兼收并蓄 B.风格单一 C.反映市民生活 D.固守传统
12.下列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结合,逐渐中国化
B.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学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C.在汉代从古罗马经中亚传入中国
D.丝绸之路沿线保存大量著名佛教石窟
1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形势图 《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B.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14.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他们有时遇贼被杀,有时遇热风。名贵的丝绸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运到西方,他们也传播语言、艺术、技艺和宗教。材料表明商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为国家积累了物质财富 B.传播东西方文化与文明
C.了解了沿途的民风民俗 D.主要将丝绸运抵到西方
15.以下是某同学的资料卡片,下述史实,反映了
A.古代日本没有形成本土文化
B.中华文化对古代日本影响深远
C.日本对中国文化全方位吸收
D.儒学对日本上层社会影响广泛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以华夏文明为标志的前现代东亚,无论思想文化、科学技术还是政治制度、贸易、经济的发展,都曾经在人类发展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从而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早期的西方思想界。十七、十八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曾经出现“中国热”,华夏文化深深渗入欧洲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有见识的欧洲学者又一次面向东方,谈论起东方——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围绕材料二,结合中外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国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为都护……。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西域传》
(1)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分别指的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A
6.B
7.B
8.D
9.B
10.D
11.A
12.C
13.D
14.B
15.B
16.(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示例:论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与西方近代社会转型。
阐述: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到欧洲,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有利于欧洲人接受文化教育,为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和整个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火药传入欧洲,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重要武器。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他参考论题:战争与中国和谐世界观;儒家思想与启蒙运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等。)
17.(1)加强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2)汉武帝,匈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