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05 20: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广西防城港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种子结构中能发育成新植物幼体的是(  )
A. 胚轴 B. 胚根 C. 子叶 D. 胚
关于根尖(如图)各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区域会形成根毛
B. ②区域的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能迅速伸长
C. ③区域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核较大
D. ④区域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成力
含钾无机盐能促进淀粉的形成.若对下列植物施肥,应适当增加含钾无机盐的是(  )
A. 萝卜 B. 蜜桃 C. 水果黄瓜 D. 板栗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表皮细胞
C. 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均能影响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和动物食物的来源
有关植物蒸腾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B. 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 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D.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少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D. 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
如图为长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3、4、6所指结构分别是(  )
A. 骨膜、骨髓、骨密质
B. 骨膜、骨髓腔、骨松质
C. 骨髓腔、骨密质、骨松质
D. 骨膜、骨髓、骨松质
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老鼠的叫声引不起猫的反应,合理的解释是(  )
A. 猫的行为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B. 猫的行为刺激只来自身体内部
C. 饱食后的猫其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D. 鼠叫不是猫行为刺激因素
空中盘旋的老鹰,当它发现草地上的野兔时,立即俯冲下去捕捉,而野兔则飞快的奔向洞穴躲藏起来。想一想,老鹰和野兔表现的动物行为类型各是(  )
A.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B.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C. 飞行行为、跳跃行为 D. 社群行为、繁殖行为
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
A. 社会行为 B. 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取食行为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细菌都对人体都有害
D. 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某地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C. 可用普通显微镜观察 D. 病毒都由蛋白质和核酸DNA组成
酸奶营养丰富,制作酸奶,需要的细菌是(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醋酸杆菌 D. 霉菌
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这些蔬菜采用的保存方法是(  )
A. 冷冻法 B. 盐腌法 C. 巴氏消毒法 D. 脱水法
下列是关于微生物对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等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B. 有的可与动植物共生
C.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D. 分解有机物,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你喜欢运动吗?你了解自己的运动系统吗?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运动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完成:A______B______
(2)图乙中,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图绕______活动,此时脑二头肌处于______状态。
(3)图内表示关节模式图。关节头和关节窝上覆盖者[______]______,城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______]______分泌的滑液进入关节腔中,使关节更加______。
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 ______,请写出图甲6所指的结构名称:______。
(2)图丁中的a是 ______,图中的乙、丙、丁都可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
(3)四种微生物中,____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4)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分解者参与 ______;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些种类是 ______生活的,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与动植物 ______,双方有利。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由资料①可知,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由 ______和遗传物质组成。与动植物细胞比,该病原体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2)资料④中,通过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 ______的核酸(遗传物质)来筛查感染者。这项技术应用了资料 ______(填序号)提及的成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控制该实验变量因素是 _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 _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_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_。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为______色。
(2)乙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內壁出现小水游。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作用;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后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______。
(3)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萌发的种子,过段时间打开阀门,发现试管中澄请的石灰水变深独,由此得出结论:植物进行了______作用,释放出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可见能发育新植物体的幼体是胚。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种子的结构和成分,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芽发育成叶,胚根发育成主根,胚轴发育成茎。
2.【答案】D
【解析】解:A、①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正确。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故正确。
C、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故正确。
D、④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D错误。
故选:D。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同学们可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3.【答案】D
【解析】解: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缺乏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含磷的无机盐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缺乏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缺乏时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A.种植萝卜时要根据人类的需要为萝卜施氮肥。A错误;
B、C、蜜桃、水果黄瓜、蜜桔等都是果实,含磷的无机盐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因此应该多用磷肥。BC错误;
D.板栗含丰富的淀粉,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种植板栗应该多用钾肥。D正确。
故选:D。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和含钾的无机盐
此题考查了含氮的、含钾的、含磷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作用.
4.【答案】B
【解析】解:A、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主要在叶肉细胞中,B错误;
C、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水分供给、温度、酸碱度、矿质元素等,C正确;
D、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D正确。
故选:B。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和意义。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但综合性较强,属于重点、难点知识。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解答即可。
【解答】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A正确;
B、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B正确;
C、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正确;
D、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D错误。
6.【答案】D
【解析】解: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
B、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结合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掌握。
7.【答案】B
【解析】解:经分析可知,长骨由外向内依次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图中1关节软骨,2血管,3骨膜,4骨髓腔,5骨髓,6骨松质,7骨密质。
故选:B。
关于骨的基本结构组成,可以绘制如下知识结构图:
平时可通过手绘长骨的结构示意图,指明结构,并写出骨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的知识结构,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的记忆,就不容易遗忘了。
8.【答案】A
【解析】解: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行为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控,还受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猫在饥饿时对纸片都感兴趣,饱食后对老鼠叫声也提不起兴趣,这说明猫的行为产生是内外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调控,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和产生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体内刺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9.【答案】A
【解析】解:野兔逃跑属于防御行为;老鹰捕捉野兔,属于老鹰的觅食行为。可见A正确。
故选:A。
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
觅食(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特点是双方的身体不受到伤害,失败者表示出屈服,胜利者就停止攻击;
节律行为是指动物随着日月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有季节节律、潮汐节律等。
注意理解和掌握动物行为的类型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猕猴做花样表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
11.【答案】B
【解析】解:A、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A错误。
BD、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B正确,D错误。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像硫化菌、硝化菌等属于生产者,C错误。
故选:B。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
12.【答案】B
【解析】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错误。
C、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而不能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C错误。
D、病毒都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核酸)构成,D正确。
故选: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
13.【答案】A
【解析】解:A、制作酸奶和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得,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和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A正确;
B、利用酵母菌发酵可酿酒,蒸馒头等,B错误;
C、醋酸杆菌用于制醋,C错误;
D、制酱用霉菌,制作酸奶不用霉菌,D错误。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据此解答。
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以及原理,掌握常见的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例子,即可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许多方便面里配有一小包干蔬菜采用的是脱水法,减少了蔬菜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延长了干蔬菜的保存时间。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本知识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脱水的知识。
15.【答案】C
【解析】解: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A正确;
B、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B正确。
C、细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C错误;
D、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据此解答。
关键点: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16.【答案】骨 关节 关节 收缩 ⑤ 关节软骨 ② 关节囊 灵活
【解析】解:(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包括肌腱和肌腹,图一中A骨,B关节;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在其他系统的协调下,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所以图乙中,屈肘时骨骼肌牵动骨图绕关节活动,此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3)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完整的肱二头肌属于器官。
(4)(1)骨;关节;
(2)关节;收缩;
(3)⑤关节软骨;②关节囊;灵活。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二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17.【答案】细胞核 鞭毛 孢子 丙 物质循环 寄生 共生
【解析】解:(1)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细胞核;图甲中序号1和6所指的结构名称:1是荚膜;6是鞭毛。
(2)图中的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 孢子来繁殖后代。
(3)丙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热能。
(4)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如腐生的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有的寄生在生物体内,引起生物体患病。有的能与动植物共生,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
故答案为:(1)细胞核;鞭毛
(2)孢子
(3)丙
(4)物质循环;寄生;共生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甲是细菌的结构图;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菌丝。甲图中1为DNA,2为细胞膜,3为细胞壁,4为荚膜,5为细胞质,6为鞭毛。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真菌的结构。
18.【答案】蛋白质 没有细胞结构 新型冠状病毒 ②
【解析】解:(1)由资料①可知,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病毒,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资料④中,通过检测人体内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来筛查感染者。这项技术应用了资料②提及的成果。
故答案为:(1)蛋白质;无细胞结构。
(2)新型冠状病毒;②。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病毒的结构。
19.【答案】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水分、空气和温度 1 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1)2和5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探究温度是种子萌发的的条件?应选择2和5两个编号的种子对照.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1与2形成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3与2形成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5与2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见该实验控制的变量饮食是水分、空气和温度。
(3)1与2形成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4)3进入水中种子无法得到充足的空气,不能萌发。
(5)该生物学习小组设置的每组实验中只用了一粒种子,这样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论不能令人信服。
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水分、空气和温度。
(3)1。
(4)缺少充足的空气。
(5)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由图中可知种子1在水面以上得不到适量的水分,2在水面上可以满足种子萌发的所有的条件,3进入水中种子无法得到充足的空气;由于第二个装置置于0℃环境中所以4在水面以上得不到适量的水分与适宜的温度,5得不到适宜的温度,6在水面以下得不到充足的空气与适宜的温度,因此只有②号种子萌发。
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做实验时要保证种子的数量,避免偶然性的发生影响实验效果。
20.【答案】叶绿素 黄白 蒸腾 不变蓝 呼吸 二氧化碳
【解析】解:(1)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甲是“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实验中的一个装置。其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
(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散失是水分约占植物吸收的水分的99%.乙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将此装置置于光照下至中午,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说明叶片内没有产生淀粉,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3)种子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放出的气体能使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因此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叶绿素;黄白
(2)蒸腾;不变蓝
(3)呼吸;二氧化碳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4)图示中的三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甲装置是酒精脱色;乙装置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丙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的探究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