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的竹子,这种生殖方式是( )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孢子生殖 D. 分裂生殖
下列对无性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亲代都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B.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 新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 D. 子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
如图为植物的几种生殖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是扦插,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
B. ①②③都是无性生殖
C. ①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D. ②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
A. 受精卵→胚乳→植株 B. 受精卵→胚→植株
C. 胚→胚乳→植株 D. 胚乳→胚→植株
下列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椒草的叶长成新植物 B. 马铃薯的块茎发育成根
C. 竹的地下茎形成竹笋 D. 桃树开花后,受粉形成果实
下列生殖方式与人工授粉原理相同的是( )
A. 植物组织培养 B. 蟹瓜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C. 克隆羊多莉的培育 D. “试管婴儿”的培育
某同学对蜻蜓结构及行为特点的描述如下,你认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蜻蜓体内具有脊柱 B. 蜻蜓细胞具有细胞壁
C. 蜻蜓点水是一种繁殖行为 D. 蜻蜓点水是一种学习行为
如图表示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错误的是( )
A. 家蚕的发育过程顺序是①②③④
B. 图中家蚕能吐丝的只有发育时期②
C. 家蚕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D. ④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老马识途 B. 作茧自缚 C. 金蝉脱壳 D. 蜻蜓点水
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被称为“田园卫士”,一只青蛙平均一年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雄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
B. 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
C. 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众所周知青蛙是“田园卫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细胞 B. 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C. 雌蛙直接将受精卵产在水中 D. 生殖和发育都在陆地进行
如图是青蛙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蛙雌雄抱对是正在相互取暖
B. 蝌蚪先长前肢再长后肢
C. 蝌蚪和成蛙都用鳃呼吸
D.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幼体发育都离不开水
鸟卵受精后,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A. 系带 B. 胚盘 C. 卵黄 D. 卵白
观察图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 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 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 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描述花生果实的谚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依次指的是( )
A. 果皮、种皮、胚 B. 果皮、种子、胚
C. 子房、种子、胚 D. 果实、种皮、胚
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 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 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 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无酒窝由显性基因B控制,有酒窝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Bb,他们的后代性状可能是( )
A. 全部是无酒窝 B. 不可能出现有酒窝
C. 全部是有酒窝 D. 部分无酒窝、部分有酒窝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请说明11号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
A. Aa或aa B. AA C. aa D. AA或Aa
下列实例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 人的身高和体重
C. 绵羊的长毛和白毛 D. 番茄的红果和柑橘的黄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发育及结构功能的问题:
(1)在宋朝诗人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句中,“雨”和“蛙”的内在联系有:A青蛙的受精方式为______,发育方式为______,上述两个过程均在水中进行;B青蛙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具有______功能,因而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2)为提高受精率,青蛙依次发生的繁殖行为是______;
(3)青蛙发育经历的四个时期是______,小蝌蚪很像小鱼,这说明______.
(4)南宋辛弃疾的著名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也寓示了“丰年”与“蛙声”的某种联系,你认为这种联系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维持了个体生长和种族的延续.如图所示,甲图表示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发育过程,乙图中A、B、C表示绿色开花植物的生理活动,请回答:
(1)图甲中从l一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的是:______.图3的结构名称为______.图中5是由3中的______发育而成的.
(2)图乙的某些生理过程需要的水、气体能进入细胞,主要是因为细胞结构中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______】______所释放的能量.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它所经过的阶段依次有______,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根据观察鸡蛋的结构实验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在观察完鸡蛋的气室后,可用剪刀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里的物质倒入______里,便可进行后续观察。
(2)鸡蛋里的许多透明胶状物质,是卵白,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______.
(3)鸡蛋里的透明胶状物质内有一团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是卵黄,卵黄内储存供胚胎发育用的______.
(4)在鸡蛋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胚盘。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从细胞水平看,鸡的胚胎发育与人的胚胎发育类似,胚胎发育过程中都发生了细胞的______.
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1]、[2]共同构成了______.
(2)[6]、[7]、[8]______共同构成了雌蕊,其中__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______.
(3)果实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面是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三对果蝇进行的遗传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亲代的表现型 灰身×灰身 灰身×灰身 灰身×黑身
子代表现型
及数目 灰身 101 75 51
黑身 0 25 49
(1)果蝇的体色,既有灰身的,又有黑身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性状。
(2)根据第______组实验中亲代与子代的表现型,可判断______身为隐性性状。
(3)若相关基因用B 或b 表示,请完成第三组果蝇体色的遗传图解:
以上遗传图解说明,果蝇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______代代相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符合题意。
C、孢子生殖,有的生物身体长成以后能够产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不经过两两结合,就可以直接形成新个体。这种细胞叫做孢子,这种生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常见于低等植物和真菌等,不符合题意。
D、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生物由一个母体分裂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于单细胞生物(分裂即生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此题考查植物的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据此答题。
知道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二者进行比较。
2.【答案】A
【解析】解:A、无性生殖并不是亲本都不能产生生殖细,而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错误;
BCD、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子代能保持母体的遗传特性,BCD正确.
故选:A
无性生殖是指: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
解决本题关键是了解植物的无性生殖的知识.
3.【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①是组织培养,②是嫁接,③是扦插。
A、③是扦插,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A正确。
B、①组织培养、②嫁接、③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但是不能培育植物新品种,C错误。
D、嫁接是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生殖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答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区分植物的生殖方式。
4.【答案】B
【解析】解: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植物的个体发育首先经过受精卵的分裂,发育成胚,再发育成植株,胚乳是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不能是一个过程。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应是受精卵→胚→植株。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有性生殖是植物的一种繁殖方式,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方式是有性生殖。
生物的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5.【答案】D
【解析】解:A、B、C、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属于无性繁殖。ABC错误。
D、桃树开花后,受粉形成果实的主要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D。
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也叫合子),再有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判断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主要看是否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
6.【答案】D
【解析】解:A、B、C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包括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压条、克隆、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等。
D、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故选:D。
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产生种子,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人工授粉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生物的繁殖后代的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7.【答案】C
【解析】解:A、蜻蜓的背部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蜻蜓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无细胞壁,不符合题意.
C、蜻蜓点水的目的是产卵的,属于一种繁殖行为,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属于一种繁殖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为先天性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综合考查了蜻蜓的知识,可以根据蜻蜓的形态结构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来考虑.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和动物行为的分类.
8.【答案】C
【解析】解:A、家蚕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B、家蚕在②幼虫期间,蚕吃桑叶经过4次蜕皮后就吐丝结茧化蛹,正确。
C、家蚕的发育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D、④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正确。
故选:C。
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图中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
知道家蚕的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马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老马识途”,描述的是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
D、“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
所以,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老马识途”。
故选:A。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以及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
10.【答案】A
【解析】解:A、雄蛙产在水中的卵是精子而不是受精卵,A错误;
B、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抱对,属于求偶行为,B正确;
C、青蛙的幼体是小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C正确;
D、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并用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A。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1.【答案】B
【解析】解: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故选:B。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2.【答案】D
【解析】解:A、青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刺激雌蛙排卵,提高受精率。A错误;
B、蝌蚪先长出后肢,后长前肢。B错误;
C、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成蛙;
D、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精、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因此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D正确。
故选:D。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13.【答案】B
【解析】解:据分析可见:胚盘内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雏鸟。
故选:B。
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14.【答案】C
【解析】解:据鸟卵的结构图中各部分的名称依次是:①卵黄卵壳②胚盘③卵白④气室⑤卵黄膜⑥卵白⑦卵壳膜⑧卵黄系带。
各部分的作用依次为:
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卵黄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行呼吸。
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鸟卵的结构,掌握鸟卵发育过程中各部分的发育情况和作用,区分胚盘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特别注意卵细胞的组成:胚盘、卵黄、和卵黄膜.
15.【答案】A
【解析】解:描述花生果实的谚语中所说“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中,麻屋子是指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红帐子是种皮,是由胚珠的珠被发育而成的,白胖子指的是胚,是由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故选:A。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如图:
。
明确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红帐子指的是种皮,白胖子指的是胚。
16.【答案】D
【解析】解: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
故选:D。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
此题考查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以及基因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没有出现皱粒豌豆,说明皱粒是隐性性状,圆粒是显性性状,B正确;
C、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圆粒豌豆杂交后培育的子代,其基因组成是Aa,控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是控制皱粒的基因在子代中未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一代,C错误;
D、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其基因组成是Aa,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如图:D正确。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解:这对夫妇的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他们的后代既有有酒窝的也有无酒窝的。
故选:D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此题考查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9.【答案】A
【解析】解: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7号个体患病,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11号是7号、8号的子女。8号虽然是正常女性,但是由于其母亲(3号)是患者,而每个子女体内的每对基因都是来自父母双方的,因此8号看似正常,但是其体内一定有一个来自3号的a基因,其基因组成一定是Aa.7号和8号家庭的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11号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或aa。
故选: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5号、6号表现正常,7号患病,7号的基因组成是aa.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20.【答案】A
【解析】解:A、豌豆的园粒和皱粒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B、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C、绵羊的白毛和长毛也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D、番茄的红果和柑橘的黄果不是同种生物的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该题要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方面考虑解答。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该题考查了相对性状的判断,解答的关键是要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
21.【答案】体外受精 变态发育 辅助呼吸 雄蛙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蛙声一片”代表青蛙多,青蛙多了可以消灭更多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从而使水稻丰收
【解析】解:(1)青蛙的生殖为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就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2)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提高受精率。
(3)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青蛙能消灭害虫,保护农作物。
故答案为:(1)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辅助呼吸
(2)鸣叫吸引雌蛙;雌雄蛙抱对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4)雄蛙“蛙声一片”代表青蛙多,青蛙多了可以消灭更多危害水稻生长的害虫,从而使水稻丰收
本题考查内容较多,既有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又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内容较琐碎,需细心。
22.【答案】传粉 双受精 雌蕊 胚珠 细胞膜 A 呼吸作用
【解析】解:(1)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因此图甲中从l一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传粉;图3的结构名称是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有子房壁、胚珠构成.图中3表示的生理过程的是:双受精,一个精子与胚珠珠孔处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种受精方式较双受精.受精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胚珠发育成图中5种子.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图乙的某些生理过程需要的水、气体能进入细胞,主要是因为细胞结构有细胞膜.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乙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是A,因此A表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上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因此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过程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方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表示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
(1)传粉、双受精、雌蕊、胚珠;
(2)细胞膜;A;呼吸作用;
此题考查的种子萌发的条件、传粉受精果实种子的形成、细胞膜、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解答是可以从传粉的概念.受精过程、花的结构、种子的形成、细胞膜的作用、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种子萌发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方面来切入.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23.【答案】不完全变态发育 BCDA 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变大而变大 蛹 c
【解析】解:(1)甲图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它所经过的阶段依次有 B受精卵、CD若虫和A成虫,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变大而变大.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蛹.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c幼虫期.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BCDA;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变大而变大
(2)蛹;c
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24.【答案】表面皿;营养和水分;营养;分裂分化
【解析】解:如图鸟卵的结构: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1)为了便于观察鸡蛋的结构一般将鸡蛋里的物质倒入培养皿中,
(2)鸡蛋里的许多透明胶状物质,是卵白,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有保护作用。
(3)鸡蛋里的透明胶状物质内有一团黄色球状的胶状物质,是卵黄,卵黄内储存供胚胎发育用的营养。
(4)在鸡蛋的卵黄上有一个白色的小点,是胚盘。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一个细胞要想发育成一个生物体要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
故答案为:(1)培养皿
(2)营养物质和水分
(3)营养物质
(4)分裂分化
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鸟卵的结构和功能依次为:
(1)卵壳--起保护作用,上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2)卵壳膜--有内外两层,两层卵壳膜围成的空腔叫气室,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3)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 4)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5)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
(6)气室--贮存空气,有利于胚胎进呼吸。
(7)卵黄膜--保护并维持卵细胞的形状。
(8)系带--固定卵黄的作用。
鸟卵的结构是初中阶段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大家不要死记硬背,可亲自做一下这个实验,亲身感受一下,便可很容易的记住。
鸟卵的结构最好的记忆办法就是由外到里的记。
25.【答案】雄蕊 子房 子房 种子 果皮 种子
【解析】解:(1)图中1花药、2花丝构成雄蕊.
(2)6柱头,7花柱,8子房共同构成了雌蕊,其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3)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故答案为:(1)雄蕊;
(2)子房; 子房; 种子;
(3)果皮; 种子
图中1花药,2花丝,3萼片,4花柄,5花瓣,6柱头,7花柱,8子房,9花托.
掌握花的结构及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相对;二;黑;配子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果蝇的体色,既有灰身的,又有黑身的,灰身与黑身就属于相对性状。
(2)第组二实验中,亲代个体都是黑身的,而子代中出现了灰身个体,说明灰身是隐性性状。黑身是显性性状。
(3)由第三组实验数据可知:灰身个体与黑身个体杂交,子代中既有灰身个体也有黑身个体,并且子代中灰身和黑身个体的比例接近1:1,说明亲代中黑身个体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知,果蝇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
故答案为(1)相对;(2)二;黑;
(3)
配子。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