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1《 氓》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1.1《 氓》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17:5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导入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追求;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
见,如三岁兮。”——相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无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忠贞。
可见,爱情,酸甜苦辣。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之名篇《氓》,去领略女主人公的悲欢离合吧。
  
《诗经》我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至春秋五百年诗歌约305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 经
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为《诗》,
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
《诗三百》。
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西汉时
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五经”之一,才称为
《诗经》。
诗经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兴是前人归纳的《诗经》的三种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即“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兴这种手法能渲染气氛,衬托感情。
表现手法
氓 蚩 愆 将
垝 垣 筮 咎
于 说 陨 徂
汤 渐 罔 靡
夙 咥 隰 泮
méng
guǐ

shāng

chī
yuán
tuō
jiān

qiān
shì
yǔn
wǎng

qiāng
jiù


pàn
字词读音
朗读指导
恋爱时期,旷野郊外,废墟墙头,有位姑娘,翘首期盼,不见爱人,焦急烦躁,泪花飞溅;爱人突现,欣喜若狂,手舞足蹈,高声欢呼。所以,前句要读得慢重低,后句要读得轻快高,女子对爱情的痴情陶醉,一读了然。
诗中有几句最能集中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朗读时要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读出个性。
1.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倾诉苦水,起调“矣”字宜重而缓。
(2)“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日复年复,怨情顿
生,“矣”字语气加重,语调升高。
(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拳脚相加,家庭暴
力,女子内心由怨生恨,“矣”字语气更重,语调更高。
2.六个“矣”字传万情,读法各不同。
(4)“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爱情已丢失,亲情也
难寻,女子的情感由恨转而为悲。感情抒发达到高潮,
朗读时“矣”字高重到了极点,可谓大放悲声。
(5)“静言思之,躬自悼矣。”静心反思,感慨万
千,情绪由激动转为平静,“矣”字语气趋为平缓、
低沉。
婚变三部曲
1、2章: 爱恋
3、4、5章: 婚变
6章:决绝
整体把握
《氓》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文章结构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追忆
哭诉
甜蜜幸福
悲苦不幸
痛苦抉择
婚前
婚后
对比
分手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请结合诗文分阶段来谈谈她的完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
讨论交流
“恋爱”部分(1-2章)
可爱之处: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痴情。
“婚变”部分(3-5章)
可敬之处:勤劳、能干、吃苦耐劳。
可怜之处:辛苦、委屈、懊悔。
“决绝”部分(6章)
可贵之处:
刚烈、坚强、清醒、理智。
女子的结局怎样?从中她得到怎样的爱情观
分析解决
结果因年老色衰,受丈夫的暴虐,最终被遗弃。使她“及尔偕老”的愿望完全破灭。最后在后悔与痛苦中,她选择决绝,以此了断无边无涯的痛苦。
她认为:作为女子,不能沉溺与男女情爱之中。她希望年轻的姑娘要以她为鉴,吸取教训。
深入探究
你认为“氓”是个怎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氓》中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男主人公“氓”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或许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家伙。
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结论
一、左右婚姻的四大因素是:人的天性,思想道德,政治文明,经济基础。
二、真的婚姻应在爱情(人的天性)的基础上按照现代文明(男女平等)的方式结合。
三、关于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某种合理而健全的政治制度基础之上的。
诗歌鉴赏
1.哪两章使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这两处起兴的诗句
和后面诗句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三、四章。第三章前四句写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
要贪吃桑葚。以此来引起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
与士耽”,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写桑叶由嫩绿变
为枯黄,以此引起写士由“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
行”,含有隐喻作用: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
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从全诗看,《氓》在对比中描写了女主人公什么样
的性格?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认识到了什么?
婚前,女主人公纯真、热情;
婚后,女主人公清醒、刚烈。
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