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2021·江西]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
2.[2020·东营]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3.称量3 g氯化钠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
A.继续加入氯化钠 B.取走少许氯化钠
C.将游码往右移 D.将游码往左移
4.配制70 g 16%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的是 ( )
5.[2021·邵阳] 在2021年邵阳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 整洁美观
B 称取氯化钠时,将剩余的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C 量取水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6.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7.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 )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小莉、小晶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方法一:小莉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溶液
(1)小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 和试剂瓶。
(2)小莉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 、装瓶并贴标签。
方法二:小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3)小晶实验时应量取水的体积是 mL (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 g/cm3)。
(4)若小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5%。
9.[2020·北京] 从图选择仪器,配制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 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 (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 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10.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则称取的NaCl的质量为 g。
(4)称量NaCl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1.某同学配制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填步骤名称)、⑤装瓶并贴上标签。
(2)配制过程中还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计算所需NaCl的质量为 g,称量时,NaCl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盘”或“右盘”)上。
(4)量取蒸馏水的操作如下:将蒸馏水注入量筒,待液面接近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对应的刻度线时,改用 (填仪器名称)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图中该同学的观察方式正确的是 (填字母)。
(5)若用C观察方式量取所需的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6.5 g粗锌(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和稀盐酸制取H2。
(1)配制100 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的体积为 m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除了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 。
(2)6.5 g粗锌完全反应共产生H2的质量为0.16 g,则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验纯后用装满水的10 mL量筒代替小试管收集H2,装置如图所示。
①10 mL量筒的最大刻度靠近 (填“M”或“N”)端。
②当10 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H2体积V (填“>”“=”或“<”)10 mL。
答案
1.C
2.D 取用药品,瓶塞要倒放,防止腐蚀桌面,以及药品被污染;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要竖直悬空滴加,滴管不能触碰容器壁,容易造成药品污染;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溶解。
3.A 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说明氯化钠不足,此时应该继续加入氯化钠。
4.C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溶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转移氯化钠的操作没有问题,不会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配好后装瓶的操作无误,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5.C 称取氯化钠时,在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张,是为了防止药品腐蚀托盘;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污染原瓶试剂,应放入指定容器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这样读数比较准确;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率,但是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6.C 托盘天平需经调零后再称取氯化钠固体;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说明药品质量大于要称取的质量,应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15%=7.5 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所需水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合42.5 mL),应用规格为50 mL 的量筒量取水;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相当于稀释了溶液,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7.A
8.(1)玻璃棒 (2)溶解 (3)75 (4)>
(3)设需要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100 g×5%= x×20% x=25 g
应加水的质量为100 g-25 g=75 g,换算成体积为75 mL。
(4)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量取水的体积偏小,质量偏少,因此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分析:
(1)造成实际值偏小的可能原因:
①溶质溶解的量减少。如溶质本身不纯;称量时左码右物(使用了游码);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左偏;溶质有撒落;溶质没有完全溶解就装瓶存放;等等。
②溶剂的量增多。如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烧杯内壁上有溶剂水;试剂瓶内壁上有溶剂水。
(2)造成实际值偏大的可能原因:
①溶剂的量减少。如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量取的溶剂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
②溶质溶解的量增多。如天平空载时,指针向右偏;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等等。
9.(1)6 (2)100 mL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 (3)1:9
(2)量取水需要用到量程合适的量筒和胶头滴管。根据(1)可知,溶质为6 g NaCl,因此所需溶剂质量为60 g-6 g =54 g,根据水的密度为1 g/cm3,计算出需要水54 mL,因此需选择量程为100 mL的量筒。(3)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比与原溶液相同。根据(1)和(2)可知,原溶液中有6 g溶质和54 g溶剂,则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6 g:54 g=1:9。
10.(1)②⑤①④③ (2)药匙 (3)18.2 (4)小于
砝码有缺损会使砝码本身的质量减小,导致所称取药品的质量偏小,即溶液中溶质质量偏小,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1.(1)溶解 (2)玻璃棒 (3)3 左盘 (4)胶头滴管 A (5)偏大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待液面接近所需体积对应的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俯视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量取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12.(1)22.7 玻璃棒 量筒 (2)80% (3)①N ②>
(1)设配制100 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发生改变,可得100 g×10%=V×1.19 g/cm3×37%,解得V=22.7 mL;稀释时,除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用于量取液体的量筒、搅拌液体的玻璃棒。
(2)设粗锌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16 g
=
x=5.2 g
该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80%。
(3)①量筒的刻度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故最大刻度靠近N端;②量筒的口部有一部分无刻度,故当10 mL量筒中的水全部被排尽后,实际收集到的H2体积大于1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