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练习: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提优练习: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05 22: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2020·昆明] 下列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均变色的是 (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2.[2021·衢州] 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3.将pH=2与pH=6的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
A.1 B.3 C.8 D.无法确定
4.图为“检测土壤浸出液的酸碱性”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  )
5.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氨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
B.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
C.紫薯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D.若不小心被黄蜂蜇了(黄蜂毒液呈碱性),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痛痒
6.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 mL氢氧化钾溶液与1 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7.[2020·台州] 某化学小组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填字母)。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        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8.[2021·海南] 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植物色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可用到以下仪器:
(1)仪器a的名称为     。
(2)从紫甘蓝叶中提取植物色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用水和酒精(体积比1∶1)浸泡,    (填“过滤”或“蒸发”),取液备用;
③将紫甘蓝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颜色变化如下表:
物质 白醋 石灰水 蒸馏水
显色情况 红色 绿色 蓝色
(3)请用紫甘蓝提取液,选用题中给出的仪器,用最少量的试剂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             。
9.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     性土壤,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    (填“>”“<”或“=”)7。要精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10.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化学课堂的精髓,借助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是否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所示,实验中                      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
(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观察到明显现象。如图乙,通过观察           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溶液比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更合适的原因是          。
11.图是小柯同学在复习化学时,构建的酸的通性的“手掌图”,其中五个手指表示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五类物质。
(1)无名指上漏填的一类物质是    。
(2)若利用铜来制取硫酸铜,常用的方法是:铜氧化铜硫酸铜,请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2020·德州] 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字母),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出一个)。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                 。
13.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等量)氢氧化钙并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甲、乙两试管中①②③所加物质的量和温度相同)。
(1)实验①中两支试管振荡后溶液均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   (填“强”或“弱”)。
(2)实验②中两支试管中溶液均变为红色,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    性。
(3)实验③中甲试管中仍浑浊,红色不消失,乙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          (填一条)。
答案
1.D  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C  题中四种物质,猕猴桃的pH最小,酸性最强。
3.B  将pH=2与pH=6的两种溶液相互混合,所得溶液的pH应介于2~6之间。
4.C  溶解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使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滴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5.D  黄蜂毒液呈碱性,涂抹白醋可以减轻痛痒。
6.A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反应;由于无法确定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故无法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7.(1)B (2)pH试纸 茄子
8.(1)烧杯 (2)②过滤
(3)各取几滴待测液于点滴板上,分别滴加几滴紫甘蓝提取液,显红色的为稀盐酸,显绿色的为氢氧化钠溶液
9.(1)中和 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
(2)酸 CO2(或二氧化碳) (3)> pH计
利用酸碱指示剂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无法比较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强弱。测定溶液的pH不仅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还可以比较溶液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10.(1)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2)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酚酞变色时更容易观察
11.(1)碱 
(2)CuO+H2SO4CuSO4+H2O
酸的化学通性包括与指示剂反应,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盐反应。
12.(1)BD Mg+2HClMgCl2+H2↑(或NaHCO3+HClNaCl+H2O+CO2↑)
(2)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3)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反应
13.(1)弱 
(2)碱
(3)溶液变澄清,红色消失 能与稀盐酸反应(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