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温度和温标 同步训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温度和温标 同步训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19: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温度和温标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相同,任何分子的平均速率都相同
B.不管分子间的距离是否大于r0(r0是平衡间距),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减小,反之,分子势能就增大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中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是一种统计规律
B.热传递时热量也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C.温度升高,组成物体的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其内能也越大
3.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今年1月份上海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温,最低温度接近-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 )
A.14度 B.16度 C.18度 D.20度
4.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C.温度的国际单位是“摄氏度”
D.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了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C.布朗运动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动能越大的分子其温度就越高
B.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7.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若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气泡中气体
A.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B.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C.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大 D.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
8.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温度 C.内能 D.体积
9.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kg/m3),摩尔质量为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该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
B.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用来表征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的物理量是内能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B.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C.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11.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
D.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内能一定变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E.在阳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教室空气中飞舞的灰尘做无规则运动,灰尘的运动属于布朗运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
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C.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每一度大小是相同的
D.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每一度大小是不同的
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气体分子间距减小的过程中,分子间吸引力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B.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相同时,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C.尽管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性,但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
D.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15.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很高,某个分子的动能却很小
B.物体的运动速度很大,温度却很低
C.物体的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却发生了变化
D.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却发生了变化
16.下列有关温度与分子动能、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变大
B.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变大
C.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必然变小
D.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
二、综合题(共5题)
17.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
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则乙的比热容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质量为M的气缸,气缸内有一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了质量远小于气缸及活塞质量的气体.现对气缸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1,对活塞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2,且F119.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某人的体温为37℃ , 则热力学温度表示是?
20.在水下10 m深处有一空气泡,水面上大气压强为,问泡内空气的压强为多大?(g取10)
21.如图所示,等臂“U”型细玻璃管竖直固定,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柱,各段尺寸如图中所示(单位cm),已知初始环境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P0=75cmHg,试求:
(1)现仅使空气柱的温度缓慢上升,温度上升到500K时,左侧竖直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若仅仅将空气柱的温度缓慢升高到930K,则“U”型细玻璃管左侧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相同温度下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分子质量不同,故分子的平均速率并不相同,故A错误;
B.不管分子间距离是否等于r0(r0是平衡位置分子距离),只要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就减小,反之分子势能就增加,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一个或几个分子不存在内能这一概念,故C错误;
D.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但不是温度高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一定大于温度低的物体中每一个分子的运动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1)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意义,A正确;
(2)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错误;
(3)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可能有部分分子动能反而要减小,C错误;
(4)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内能还与势能有关,若势能在减小,则内能不一定增大,D错误.
故本题选A.
3.A
【详解】
解:根据题述F=1.8t+32,t=-10摄氏度,测F=14度,选A
4.C
【详解】
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A正确;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B正确;
CD.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C错误,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5.A
【详解】
A.扩散是指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物体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它间接反应了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它们间距离减小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是大量的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对单个的分子没有意义.故A错误;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故B正确;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以及物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内能多,更不能说是热量多,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以及物态有关,与物体是否静止无关,静止是物体的宏观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7.D
【详解】
AB.因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平均动能不变,AB错误;
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知气体的体积膨胀,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B
【详解】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
A.质量,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温度,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内能,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体积,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
A.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kg/m3),摩尔质量为M(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该气体分子的体积
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选项A正确;
B.温度高的物体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但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选项B错误;
C.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参量——温度,选项C错误;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大量分子撞击引起的,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错误;
B.从微观角度来看,气体压强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个是分子的密集程度。故B错误;
C.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故C正确;
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当气体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变小,则压强不知道如何变化,故A错误;
B.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与气体的重力无关,故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可以通过减小体积或者升高温度来实现,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减小体积的话,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也一定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2.BCD
【详解】
气体扩散现象表明气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对于同一理想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选项B正确;热量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即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选项C正确;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正确;布朗运动用肉眼是看不到的,灰尘的运动不属于布朗运动,选项E错误;故选BCD.
13.ABC
【详解】
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容器壁产生的,A正确;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相关,温度影响气体分子单次撞击力,体积影响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的撞击次数,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表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故B正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t分别以水的三相点、水的冰点来定义,由两者的换算关系 可知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所表示的温度间隔相等,故C正确,D错.故选ABC.
14.CD
【详解】
试题分析: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
分子间势能的规律: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
解:A、气体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可以是吸引力,也可以是排斥力,分子力做正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在气体分子间距减小的过程中,由于不知道是吸引力还是排斥力,故不知道分子力做功的正负情况,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气体不同时,分子质量不同,故各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相同,故B错误;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C正确;
D、分子间有空隙,故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故D正确;
故选CD.
15.ABD
【详解】
A.物体的温度很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其中某个分子的动能可能很小,故A项正确;
B.物体的运动速度影响的是物体的动能,物体的运动速度很大时,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较小,物体的温度可能较低,故B项正确;
C.温度是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C项错误;
D.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有关,物体的温度不变时,物体的内能有可能变化,故D项正确。
16.BD
【详解】
AB.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即平均速率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变大,选项A错误,B正确;
CD.决定物体内能的是组成物体的分子个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减小,还有可能不变,甚至增加,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7. 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热量相等 乙 乙 乙的比热容为
【详解】
(1)升高的温度大不代表吸收的热量多,吸收热量的多少是一样的,因为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甲和乙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则该同学的判断是错误的.
(2)由图可知,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如都升高,温度升到,甲需要的时间是3min,乙需要的时间是4min,乙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这也就说明了乙的吸热能力强一些.
(3)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收热量一定时,温度的变化值和比热容成反比.
我们可以取相同的加热时间4min,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4min,甲和乙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甲的温度变化值为,乙的温度变化值为,
据得:
则乙的比热容;
18.
【详解】
设气缸和活塞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对气缸和活塞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F1=(m+M)a
对活塞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pS-p0S=ma
解得
19.开尔文(K),310K
【详解】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K.
根据此式得,37℃合热力学温度是T=(37+273)K=310K.
20.
【详解】
对水泡上方的液柱分析,有
代入数据可得
21.(1)28.08cm;(2)30cm
【详解】
(1)设所封闭气体初状态压强p1,温度T1,体积L1S,温度上升到500K时即末状态压强p2,温度T2,体积L2S,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其中
解得x=3.08cm,故细玻璃管左侧的水银柱长度为28.08cm;
(2)设所封闭气体初状态压强p1,温度T1,体积L1S,温度上升到930K时即末状态压强p3,温度T3,体积L3S,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其中
解得x’=5cm,故细玻璃管左侧的水银柱长度为30cm。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