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19: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气体、固体和液体
一、选择题(共16题)
1.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若今年1月份某地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温,最低温度接近零下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  )
A.14华氏度 B.16华氏度 C.18华氏度 D.20华氏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B.悬浮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C.在使两个分子间的距离由很远( )减小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分子势能不断增大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且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3.关于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B.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不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
C.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无穷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分子甲固定不动,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平衡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V、T.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压强仍为p,则下列过程中可以实现的是 ( )
A.先等温膨胀,再等容降温 B.先等温压缩,再等容降温
C.先等容升温,再等温压缩 D.先等容降温,再等温膨胀
5.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
C.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本身能够发光
D.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20℃时的压强是,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若使它的温度升高10℃,则增加的压强(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们的压强和体积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压强和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不可能不变
B.压强和体积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减小
C.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不变
D.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有可能增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A.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如果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与固体之间表现为浸润
C.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越打越费劲,原因是轮胎内气体分子斥力增大的缘故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的运动,所以它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C.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虽然总能量守恒,但能量品质在退化
D.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10.关于下列实验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说明薄板一定是非晶体
B.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T1>T2
C.图丙的实验情景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图丁中的现象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平衡
11.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设温度不变,洗衣缸内水位升高,则细管中被封闭的空气   
A.体积不变,压强变小
B.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D.体积变小,压强变小
1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
B.扩散现象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任何两种中
C.分子力较大时,分子势能较大;分子力较小时,分子势能较小
D.液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不稳定,其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E.只要是具有各向异性的物体一定是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
13.1g100℃的水变成1g100℃的水蒸气体积增大,吸收热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分子的势能不同
C.内能相同
D.水的内能小于水蒸气的内能
14.如图所示,Ⅰ和Ⅱ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所处的两个平衡状态,则状态Ⅰ跟状态Ⅱ比较,状态Ⅰ的(  )
A.气体密度大
B.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C.分子间平均距离大
D.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固体就必定是晶体
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所有物质微粒都被牢牢地束缚在空间点阵的结点上不动
C.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
E.蒸发和沸腾都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
C.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
D.一个固体在导热性上呈现各向异性,说明该固体一定是单晶体
二、综合题(共6题)
1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温度:A是容积较大的玻璃泡,A中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B是一根与A连接的均匀细玻璃管(玻璃管的容积远小于A的容积),管的下端插入水银槽.当外界大气压p0=76cmHg,环 境温度t0=27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46cm,在管壁外侧与水银面等高的位置标出对应的温度,然后依次标出其它温度刻线.
(1)此测温装置中,h越大,相应的温度读数越 __(选填“高 或“低”);温度刻线是_分布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水银柱高度h′=36cm处的温度刻度值应为_______ ℃.
(3)若外界大气压强变=77cmHg,读出温度为t,则实际温度应修正为_____.
18.如图所示,一气缸内由光滑的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 ,重力加速度g,整个装置静止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假设气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
①若用外力向右拉气缸,让整个装置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活塞和气缸达到相对静止时,求此时密闭气体的压强p1;
②若将整个装置缓慢地逆时针旋转,让整个装置静止在地面上,稳定后,求活塞相对气缸移动的距离d。
19.如图所示两个密闭导热容器A、B中都装有温度相同的氧气,两个容器用一根带有开关的细管连通开关处于关闭状态。A压强是B压强的2倍,B容积是A容积的2倍,环境温度不变.打开开关,A中一部分氧气进入B中,气体状态稳定后,求:
(1)混合后氧气的压强与容器A原来压强之比;
(2)从容器A流出的氧气与容器A原有氧气之比。
20.如图甲所示的一款茶宠玩具特别有意思,当将热茶淋在茶宠上时,茶宠会向外喷水,寓意吐故纳新。为了研究其中的原理,小磊同学将茶宠理想化为如图乙所示圆柱形容器,在容器底端侧面有一尺寸可忽略的细孔,细孔下方是实心配重块,圆柱横截面积为S、细孔上方空间高为H。初始时容器内部空气的质量为,内部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均为,温度为。容器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现用热水淋在容器上,使容器内气体温度达到,此时容器内部有空气逸出;然后迅速将容器放入一足够大的盛有水的水盆中,保证容器上的小孔恰好在水面以下。随着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水盆中的水会被吸入容器,当气体温度恢复为时,容器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然后取出容器,当将热茶淋在容器上时就会出现神奇的喷水现象了。
(1)求将热水淋在茶宠上,容器升温后逸出空气的质量;
(2)若容器横截面积,,,,大气压强,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求此时容器内的温度(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试证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气体的密度和热力学温度成反比,即。
2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 T图像如图所示,在A状态时的体积为V0,试画出对应的V T图像和p V图像(标注字母和箭头)。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题述
,则华氏度。
故选A。
2.A
【详解】
A.根据水分子质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关系为,故A正确;
B.固体微粒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固体微粒各个方向受力越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B错误;
C.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大于,分子力为引力,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之间距离小于时,分子力为斥力,再相互靠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我们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因为气体压强的原因,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是具体到某一个分子上,温度升高时,其速率有可能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分子力大小和分子间距离的图线可知,分子间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所以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无穷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C正确;
D.分子甲固定不动,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平衡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分子间一直表现为引力,分子力一直对乙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公式可知,先等温膨胀压强减小,再等容降温压强减小,不能回到初始值,所以A错误.同理,先等温压缩压强增大,再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可以回到初始值,B正确;先等容升温压强增大,再等温压缩压强增大,不能回到初始值,所以C错误.先等容降温压强减小,再等温膨胀压强减小,不可以回到初始值,D错误;
5.D
【详解】
A.液晶并不是指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A错误;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B错误;
C.液晶本身不能发光,C错误;
D.液晶既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晶体各向异性的特性,所以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由查理定理,故,C正确;
故选C。
7.B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与体积都增大时,根据气态方程
可知温度T一定升高,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分子平均动能也一定增大,B错误A正确;
C.压强增大,而体积减小时,其乘积可能不变,根据气态方程
可知温度可能不变,分子平均动能可能不变,C正确;
D.压强减小,而体积增大时,其乘积可能增大,根据气态方程
可知温度可能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增大,D正确。
故选B。
8.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固体颗粒的分子的运动,A错误;
B.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表现为斥力,即为浸润现象,B正确;
C.单晶体才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单晶体才具有各向异性,C错误;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越打越费劲,原因是气体压强越来越大,不是气体分子间斥力作用,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反应,故A错误;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变大是正确的,但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分子力不一定做负功,例如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故B错误;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虽然总能量守恒,但能量品质在退化,C正确;内能是所以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当温度相同时,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分子个数不同,所以相同质量的两种气体,温度相同时,内能不同,故D 错误.
10.C
【详解】
A.图甲是薄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说明薄板是晶体,A错误;
B.图乙说明气体分子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而不同,温度下分子速率高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之比比温度小,则,B错误;
C.图丙是大量颗粒物体以一定速度撞击称盘,对称盘产生了一个持续的、均匀的压力,这个压力大小与撞击称盘时的颗粒速度、撞击称盘的颗粒数量有关,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即与分子的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C正确;
D.图丁是水黾停留在水面上,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
试题分析:由于气体温度不变,属于等温变化,水位升高,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为定值),压强增大,故B正确.
12.BDE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所以只能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故A错误;
B.扩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进入对方,可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任两种中发生,故B正确;
C.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增后减,但分子势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
D.液晶分子在特定的方向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如温度、压力和外加电压等的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变化,故D正确;
E.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故E正确。
故选BDE。
13.ABD
【详解】
A.两者温度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又因为分子总数相同,则分子的总动能相同,选项A正确;
BCD.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因水变为水蒸气要吸收热量,则水蒸气的分子的势能较大,内能较大,选项BD正确,C错误;
故选ABD。
14.BC
【详解】
根据PV/T=C可知,,因P-T线中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大,则体积越小,可知状态Ⅰ的体积大于状态Ⅱ的体积,则状态Ⅰ的气体密度小,选项A错误;状态Ⅰ对应的气体温度高,则分子平均动能较大,但非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选项B正确,D错误;状态Ⅰ的体积大,则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选项C正确;故选BC.
15.ACD
【详解】
A.只要是具有确定的熔点的固体就必定是晶体,所以A正确;
B.晶体的物质微粒之所以能构成空间点阵,是由于晶体中物质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很强,但是所有物质微粒都在某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B错误;
C.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容器壁,则液面成凹形,且液体在容器内上升,所以C正确;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所以D正确;
E.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但沸腾可以在液体内部发生,所以E错误;
故选ACD。
16.C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周围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分子势能在处最小,故B错误;
C.封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故C正确;
D.只有单晶体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
故选CD。
17. 低 均 t+10
【详解】
(1)玻璃泡的容积较大,玻璃管很细,玻璃泡内气体近似看成等容变化,气体的压强p=p0-h
h越大,p越小,由查理定律可知,温度越低.h越大,温度读数越小;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则
p=KT,△P=K△T

△p=△h,△T=△t
则△t与△h成线性关系,故刻度线的间距均匀;
(2)由等容变化知,h′=36cm处的温度刻度值
(3)大气压强增大,水银面向上移动,读数变小,因为△h=△p,所以应从管内水银面向下移动△h的刻度线读数即t+10.
18.①;②
【详解】
①对活塞根据牛顿定律可知
解得
②将整个装置缓慢地逆时针旋转,则
解得
此过程为等温过程,则

解得
19.(1);(2)
【详解】
(1)设容器A原来压强为2p,则B内压强为p,则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解得
则混合后氧气的压强与容器A原来压强之比
(2)对A中气体
解得
从容器A流出的氧气与容器A原有氧气之比
20.(1);(2)
【详解】
(1)小孔将容器内外空气连通,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气体温度升高到时,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设升温至后逸出的体积为的空气在温度为时的体积为,则可得
同种气体在相同压强和相同温度下密度相等,即
联立解得
(2)水进入容器开始形成液封,当容器内气体温度恢复到时,容器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容器内部气体体积为,设此时气体压强为,容器内部气体质量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当水不再进入容器内部时有
联立解得

21.见解析
【解析】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设气体的质量为m,则有

22.
【详解】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解得
A到B是等温变化,B到C是等压变化,C到A是等容变化,作出对应的V T图像和p V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