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课一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19:5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表面的一小颗粒的运动位置的连线,以微粒在A点开始计时,每隔30s记下微粒的一个位置,用直线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得到B、C、D、E、F、G等点,则以下关于液体中悬浮颗粒的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折线就是微粒的运动轨迹
B.75s时微粒一定在CD连线的中点
C.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D.如果微粒越大,则观察到的布朗运动将越明显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分子力的是(  )
A.空气容易被压缩 B.露珠呈现球形
C.钢绳不易被拉断 D.水不容易压缩
3.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的运动,人们把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中分子运动引起的
B.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花粉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激烈
D.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无关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是M,标准状态下的摩尔体积为V,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
B.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C.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
D.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
5.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的是小颗粒在液体或在气体中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明显
D.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6.两个分子相距r1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相距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 )
A.相距r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B.相距r2时的斥力大于相距r1时的斥力
C.相距r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
D.相距r1时的引力大于相距r2时的引力
7.关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或气体中,不能发生在固体中
B.布朗运动就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在一定温度的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8.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9.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摩尔质量为1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由以上数据不能估算出这种气体()
A.每个分子的质量
B.每个分子的体积
C.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
D.1g气体中所含的分子个数
10.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同时存在
B.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10米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
11.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
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D.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
1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
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
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
13.如图所示,横轴r表示两分子间距,纵轴F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或斥力的大小,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或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该点横坐标为r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
B.在r<r0区间,随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C.r=r0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D.当分子间距从r0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B.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
E.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表示
15.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
B.海绵吸水
C.在一杯开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
D.把一堆煤倒在白墙墙角,几年后铲下煤后发现墙中有煤
E.春天在公园里散步,随处都能闻到花香味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食盐的晶体NaCl是由钠离子(图中○)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相邻离子的中心用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立方体,立方体的个数与两种离子的总数目相等。若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食盐的分子质量为______,相邻离子间的距离为______。
17.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若20℃时一个水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则一个水分子的动能为__________J.
18.体积为4.8×10-3cm3的一个油滴,滴在湖面上扩展为16cm2的单分子油膜,则1mol这种油的体积为________.
19.水的摩尔质量为M=18g/mol,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阿伏伽德罗常数 ,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______ kg,一瓶500ml的纯净水所含水分子的个数为______.
综合题
20.现在已经有能放大数亿倍的非光学显微镜(如电子显微镜、场离子显微镜、隧道显微镜等),使得人们观察某些物质内的分子排列成为可能.如图所示是放大倍数为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的二硫化铁分子的照片.试粗略地测出二硫化铁分子的大小.你可以先查出二硫化铁的密度及摩尔质量,来算一算二硫化铁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看看与你粗略测得的值是否大致相同.
21.已知水的密度,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
(1)每个水分子的质量;
(2)每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现有一块体积为V的金刚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 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试估算碳原子的直径 (阿伏伽德罗常数NA)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布朗运动的相关知识.图中的折现记录的是某个做布朗运动的微粒按相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的位置连线,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也不是微粒运动的图线.布朗运动微粒越小越明显.布朗运动是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A
【详解】
A.空气容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大,而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A正确;
B.露珠呈现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B错误;
C.钢绳不易被拉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
D.水不容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小,轻微压缩都使分子力表现为斥力,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选项A错误;
B.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正确;
C.花粉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 ,选项C错误;
D.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D错误.
4.D
【详解】
A.该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A错误;
B.该气体每个分子的质量为,B错误;
C.每个气体分子在标准状态下占据的体积为,C错误;
D.该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为,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A.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是布朗运动,但不是分子的运动,选项A错误;
B.布朗运动是小颗粒在液体或在气体中的无规则运动,反应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
CD.温度越高,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这两种力同时存在,实际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故AC错误;
BD.两个分子相距为r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r2时,表现为斥力,故r1>r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而减小,故相距为r2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r1时的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同样大于相距为r1时的引力,故B正确,D错误.
7.D
【详解】
A.大量事实表明,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
B.布朗运动就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花粉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
C.悬浮在一定温度的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C错误;
D.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用手指轻碰棉线的左边,左边肥皂膜破了后,由于右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右侧,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
故选B。
9.B
【详解】
每个分子的质量=摩尔质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已知摩尔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就能求出每个分子的质量,故A错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气体分子体积之和,所以不能求出每个分子的体积,故B正确;建立这样的模型: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形,而且这些空间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则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V=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可以求出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V,故C错误;1g气体的摩尔质量为,故所含分子数为,D错误.
10.C
【详解】
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只是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故A正确;
B、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B正确;
C. 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分子力为引力,故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当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故C错误;
D、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分子间距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分子力已微弱到可以忽略,故D正确;
错误的故选C.
11.D
【详解】
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为:
A项: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项: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引力和斥力平衡,故B错误;
C项:由图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加,最后再减小,故C错误;
D项:由图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0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D正确.
12.C
【详解】
试题分析: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对外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
13.BD
【详解】
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则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故A 错误;由图可知,在r<r0区间,随两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故B正确;r=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子力为零,故C错误;当r0<r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若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将增大,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
14.ACE
【详解】
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A正确;
B.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但并不是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B错误;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都是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正确;
D.朗运动的微粒肉眼根本看不见,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扫地时观察到的漫天灰尘颗粒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而是由于风的吹动造成的漂浮,故D错误;
E.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E正确。
故选ACE。
15.CDE
【详解】
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分子互相渗透到对方中去的现象,它是由分子运动引起的.天空中的小水滴不是分子,小水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这里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并非分子运动所为,故A错误.同样海绵吸水也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而整杯水变咸是盐分子渗透到水分子之间导致的,墙中有煤也是煤分子渗透的结果,春天各种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传得很远,故CDE项正确;故选CDE.
16.
【详解】
食盐的分子质量为
的体积为
由题可知的离子组成的立方体个数为,所以每个小立方体体积为
则相邻钠离子与氯离子间距离为
17.
【详解】
一个水分子的动能为
18.
【详解】
根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原理,设油分子为球形,可算出一个油分子的体积,最后算出1mol这种油的体积:

19.
【详解】
水分子的质量等于摩尔质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即:m=
代入数据得:m=3×l0-26kg
水分子数目为:N=
代入数据得:(个)
20.
【详解】
根据二硫化铁分子的照片可读出直径为3mm,而照片放大倍数为倍,则真实的直径为
查询可知二硫化铁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则将二硫化铁看成立方体模型,有:
解得:
粗侧的二硫化铁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和计算的数量级相同,均为.
21.(1)m=3.0×10kg ;(2)V=3.0×10m
【详解】
(1)摩尔质量即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分子的总质量,所以
每个水分子的质量
m=
代入数据解得:
m=3.0×10kg
(2)摩尔体积就是摩尔质量除以摩尔密度,也就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分子的总体积
每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
V=
代入数据解得
V=3.0×10m
22.(1) (2)
【详解】
金刚石的质量为
m=ρV
金刚石的摩尔数为
金刚石所含分子数是
N总=nNA=
想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堆在一起的,则碳原子的体积为
又 V′= πd3
解得碳原子的直径
d=.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