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章节测试试题(无超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21: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章节测试
(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得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数据与亊实相接近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C.两个鸡蛋的重力大约是1N D.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30dm
2、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铅球沿曲线 B.气球被压扁
C. 弹簧被拉长 D. 跳高时撑杆
3、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1m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4、下列实物重力接近15N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头牛 C.一个鸡蛋 D.一只鸡
5、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
C.用力拉弓把箭射出 D.用力把弹簧拉直
6、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力去拉动另一端,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
A.图(1)和(3) B.图(2)和(4) C.图(1)和(2) D.图(3)和(4)
7、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
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种类无关,只与质量有关,所以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C.用质量均匀分布的铁丝弯成一个圆环,重心在圆心上,而不在铁丝上
D.只有正在下落的重物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9、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D.一本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10 N
10、下列各物体中,所受重力约为1N的是(  )
A.一张作业纸 B.质量为100g的石块 C.一个小孩 D.一只羊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图中的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对于图A弹簧形变产生的力为______。
2、某同学在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重力时,测了好几次但每次测得值都偏小0.1N,原因可能是______。
3、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均选填“(a)”或“(b)”]
4、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制成的。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___________,分度值是 ___________,此时的示数是为 ___________N。
5、在学校足球赛中,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同时头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在建筑工地上,一辆大吊车正准备吊起体积是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绳最多能承受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约为,(取)
(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所受重力?
(3)请判断这根钢绳能否吊起这块石块?
2、2015年春的一场大雪造成很多房屋垮塌,小明想知道屋顶的雪到底有多重,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g取10 N/kg):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 N,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N。
(2)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则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多少cm3?(____)
(3)若屋顶面积为120 m2,雪的厚度为30cm,则屋顶雪的总重力是多少?(____)
3、如图所示是多功能抑尘车,它利用高压原理向空气中喷洒颗粒格外细小的水雾,除去空气中过多的尘埃.该抑尘车空车质量为10t,其中配有一个容积为10m3的水箱,求:
(1)抑尘车的自重;
(2)满载时,抑尘车的质量是多大?
(3)满载时,若抑尘车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4m2,则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4、吴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把车开过了桥,已知汽车自身所受重力为7×104N,(g取10N/kg)求:
(1)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
(2)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多少牛?
5、孝顺的小华同学用轮椅推着年迈的奶奶在南温泉公园观赏灯会,他们以0.8m/s的平均速度行走了20min。已知奶奶和轮椅的总质量为60kg。求:
(1)奶奶和轮椅受到的总重力;
(2)他们在上述20min内行走的路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普通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00cm3左右,质量约为
m=ρV=1.0g/cm3×500cm3=500g=0.5kg
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g=0.1kg
受到的重力为
G=mg=0.1kg×10N/kg=1N
故C符合题意;
D.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3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铅球沿曲线运动,其运动的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属于运动状态改变,故A符合题意;
B.气球被压扁,这是力使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被拉长,这是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改变,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跳高时撑杆变弯,是力使撑杆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自行车轮子的半径约为0.5m,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0.2kg,为200g,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t,故重力约
G=mg=5000kg×10N/kg=50000N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牛的质量约1t,故重力约
G=mg=1000kg×10N/kg=10000N
故B不符合题意;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重力约
G=mg=0.05kg×10N/kg=0.5N
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鸡的质量约1.5kg,故重力约
G=mg=1.5kg×10N/kg=15N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撤去外力后,小白兔的形状不变,故是塑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撤去外力后,小泥人的形状不变,故是塑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力拉弓把箭射出后,弓恢复形状,故是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D.用力把弹簧拉直,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会恢复形变,故是塑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
A.图(1)和图(3)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1向左,F3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A符合题意;
B.图(2)和(4)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不同,而力的方向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图(1)和(2)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故C符合题意;
D.图(3)和(4)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不同,大小相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以免摩擦力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使用,也可以沿着其他方向使用,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测量工具使用前都应检查是否调零,则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为了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则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得超过它的量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
G=mg
地面上同一点处只能说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地方g值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地方重力有变化,因此重力不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B说错误;
C.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作用在物体上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球的重心在球心;圆的重心在圆心。故C正确;
D.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人体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故A符合题意;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米,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即约为0.8米,故C不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60g,受到的重力约为
G=mg=0.16kg×10N/kg=1.6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A.一张作业纸的重力约0.005N,故A不符合题意;
B.质量为100g的石块的重力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个小孩的重力约200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羊的重力约6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方向 弹簧对手的力
【详解】
[1]由A图可知,手对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结果弹簧被压缩变短;由图B知,手对弹簧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结果弹簧被拉伸变长,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 A图中,手对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形变产生的力为弹簧对手的力,方向向上。
2、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的重力时,测了好几次但每次测得值都偏小0.1N,原因可能是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指针一开始指在零刻度线以上约0.1N的位置。
3、(a) (b)
【详解】
[1]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图(a)中球被击打后运动方向发生明显变化,所以是改变了运动状态。
[2]力的作用效果之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图(b)中弓被拉开,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是使物体发生了形变。
4、越长 0~5N 0.2N 2.6
【详解】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2][3][4]在弹簧测力计上,最大示数是5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6N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5、运动状态 相互的
【详解】
[1]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明用头将球顶进球门,同时头感到疼。
三、计算题
1、(1);(2);(3)能吊起
【详解】
(1)石块的质量
(2)石块所受重力
(3)∵
∴能吊起
答:(1)石块的质量是;
(2)石块所受重力是;
(3)这根钢绳能吊起这块石块。
2、2.2N; 200cm3 1.44×105N
【分析】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已知水和杯子的总重及杯子重,两者之差为水的重力,根据求水的质量,再利用求水的体积,即杯子的容积;杯子里装满雪,杯中雪的体积等于杯子的容积;
(3)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可求雪的重力,根据求雪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雪的密度;已知屋顶面积、雪的厚度,可求屋顶雪的体积;利用m=ρV求屋顶雪的质量,再利用G=mg求雪的重力。
【详解】
解:(1)在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在“2”后1个小格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
(2)水的重力
G水=G总1 G杯=2.2N 0.2N=2N
由G=mg可得,水的质量
由可得水的体积
杯子的容积
V容=V水=2×10 4m3
杯子装满雪的体积
V雪=V容=2×10 4m3=200cm3
(3)杯子装满雪后雪的重力
G雪=G总2 G杯=1N 0.2N=0.8N
雪的质量
雪的密度
屋顶雪的总体积为
V=Sh=120m2×0.3m=36m3
雪的总重力
G=ρ雪gV=0.4×103kg/m3×10N/kg×36m3=1.44×105N
答:(1)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为2.2N;
(2)杯中雪的样品体积是200cm3;
(3)屋顶雪的总重力是1.44×105N。
3、(1)1×105N;(2)2×104kg;(3)5×105Pa
【详解】
解:(1)已知空车质量
m0=10t=1×104kg
车的自重
G=m0g=1×104kg×10N/kg=1×105N
即抑尘车的自重为1×105N。
(2)已知容积为V=10m3,由得满载时水的质量
满载时抑尘车质量
即满载时,抑尘车的质量是2×104kg。
(3)满载时抑尘车的重力
由二力平衡及相互作用力得抑尘车对地面的压力
抑尘车对地面的压强
即满载时抑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5Pa。
答:(1)抑尘车的自重为1×105N;
(2)满载时,抑尘车的质量是2×104kg;
(3)满载时抑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5Pa。
4、(1)7×103kg;(2)1.3×105N
【详解】
解:(1)由G=mg得
(2)货物和人的质量
m′=m总-m=2×104kg-7×103kg=1.3×104kg
货物和人的重力
G′=m′g=1.3×104kg×10N/kg=1.3×105N
即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1.3×105N。
答:(1)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为7×103kg;
(2)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不超过1.3×105N。
5、(1)588N;(2)960m
【详解】
(1)由 知道,奶奶和轮椅受到的总重力
G=mg=60kg×9.8N/kg=588N
(2)行走的时间
t=20min=1200s
由知道,他们在上述20min内行走的路程
s=vt=0.8m/s×1200s=960m
答:(1)奶奶和轮椅受到的总重力为588N;
(2)他们在上述20min内行走的路程为9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