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37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06 15: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必备知识生成
知识点一 人类文明的产生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人类产生的过程也是原始社会形成的过程。原始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存在了二三百万年。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 农耕畜牧业又是如何发展的
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1)状况。
①经济:生产力低下,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_________。
②政治:没有阶级。
(2)发展。
地区 农作物 家畜
_____ 大麦、小麦、豆类 羊、猪、牛等
南亚 芋头
中国 _____、___
中南美洲 _____、南瓜
私有财产
西亚
水稻

玉米
2.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1)社会分工。
(2)文明发展。
①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推动了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的发展。
②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进而推动了_________的形成。
农业 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_______
手工业 使一些人从_____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商业 不同地区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_____
生产者
农业
贸易
早期城市
3.早期国家的形成:
(1)私有制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___________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
的基本需要外,有了_________,为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创造了条件。
(2)私有制的产生。
①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_________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
②社会分化成_______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3)国家开始形成。
①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_____、军队和监狱等强制
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_________,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
②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劳动生产率
剩余产品
公共产品
统治者
政府
部落首领
【情景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  文明的产生
【情境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思维交互1】材料中反映了早期人类经济形式有何变化 这一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提示:变化:由采集经济发展为种植经济。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产生了剩余产品,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出现,为早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情境二】奴隶社会军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关出现,奴隶地位低下,阶级压迫十分严重。原始社会不存在私有制,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
【思维交互2】奴隶社会出现了人与人的不平等,但为何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从野蛮走向文明”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提示:文明是指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之下,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与人的地位差异并不是区分野蛮和文明的标志。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生产力提高,表明“从野蛮走向文明”。
【情境三】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国家的特征和本质进行了概括,这就是: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思维交互3】恩格斯认为推动国家产生的因素是什么 国家的产生有何历史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因素: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作用:成为统治阶级镇压和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手段。
【史论生成】
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早期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的,它同氏族组织相比有两个基本特征:
1.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
2.国家设有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关,如军队、警察、宪兵、法庭、监狱等;氏族完全没有这些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机关,人人平等,一切按传统的习惯行事,重要事件由氏族民主集会决定,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
    【深化点拨】国家的实质是暴力机器。国家在发挥国家组织生产、分配资源和产品以及进行税收、社会保障与文教卫生等公益活动的职能时,必须以暴力和强制为后盾或基础。
知识点二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任务驱动·必备知识】
任务驱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主要诞
生于哪些地区 又呈现怎样的特点
1.世界早期文明的基本概况:
(1)人类最早文明诞生地主要有:___________(填写正确序号)
①西亚两河流域;②埃及尼罗河流域;③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④欧洲巴尔干半
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⑤中国黄河、长江流域;⑥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2)特点: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_____特征。
①②③④⑤
多元
2.古巴比伦文明与古埃及文明:
古代
文明 产生
时间 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巴比
伦文明 公元前
_____
年左右 (1)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_____________
(2)颁布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_____________》,宣扬君权神授 (1)创立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
(2)创作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___________》
(3)诞生洪水与方舟传说
(4)发明60进制
古埃及
文明 公元前
_____ 年
左右 (1)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_________
(2)建造金字塔,体现_____至上权威 (1)创立_________
(2)生产主要书写材料——_______
(3)制定世界上第一部_______
3500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3500
官僚系统
法老
象形文字
莎草纸
太阳历
3.印度文明与希腊文明:
古代
文明 产生
时间 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印度
文明 公元
前3千纪 (1)形成_________
(2)_______主掌宗教祭祀,_______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_____是普通劳动者和商人,_______地位最低
(3)出现了贱民 (1)_____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种姓制度
(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3)数字:1到9,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希腊
文明 公元
前2千纪 (1)表现:①发展起数量众多的具有_________特征的城邦;②斯巴达实行少数人掌握政权的_________;
③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_________的典型
(2)局限: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_________公民 (1)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2)历史:_________首创“历史”一词,
_________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3)哲学:苏格拉底、_______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佛教
小国寡民
寡头政治
民主政治
成年男性
希罗多德
修昔底德
柏拉图
【情景探究·关键能力】
探究1 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
【情境一】古代埃及人怀着感恩之情,留下这样的诗句:“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停止了呼吸。”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也赞叹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思维交互1】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①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的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②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代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
【情境二】下图是古埃及社会结构示意图
【思维交互2】法老在埃及具有怎样的地位 这一社会结构对古埃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提示:地位:法老在埃及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拥有至上权威。影响:这一社会结构反映了古埃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和统治秩序,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情境三】《全球通史》对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有这样的表述:“苏美尔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
【思维交互3】两种文明的特点有何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不同:苏美尔人恐惧和悲观,古埃及人充满自信和乐观。说明了早期人类文明带有多元特点。
【史论生成】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不单纯是一个宏伟的建筑,它综合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经济实力、社会结构、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和社会发展水平。
1.金字塔的高峻威严体现了古代埃及法老的神圣权威。
2.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
3.成功组织修建金字塔反映了古代埃及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先进的组织水平。
4.金字塔的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高超的科技水平。
探究2 古印度文明和古希腊文明
【情境一】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并以肤色来决定等级。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双臂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思维交互1】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何特点 对印度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影响: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了社会矛盾,对今天的印度社会仍然产生很大影响。
【情境二】雅典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讲话中说道: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思维交互2】古代雅典是怎样一种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有何弊端 除此之外古代希腊还有什么其他政治体制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雅典:政治体制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弊端: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其他政体: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情境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前3世纪称作“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印度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人与人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
【思维交互3】中国、印度和希腊在“轴心时代”产生的哲人和思想家的代表有哪些 “轴心时代”在人类文化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代表:中国的孔子、孟子等;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史论生成】
比较古代中国文明与古希腊文明
国别 古代中国 古希腊
差异 中央集权制度 民主政治制度

因 政治 宗法制影响深远,形成了严格的血缘关系及等级观念 小国寡民,各城邦长期独立自主的特点,易于造就宽松的民主氛围
经济 小农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发达
文化 儒家、法家思想的影响 希腊先哲重视人的价值
地形 平原广大 多山多岛,临海,港湾多
政治特点 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有利于大型工程的兴建,有利于保障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
消极作用 极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成为人类自由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轮流执政的极端民主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导致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认识 不同的文明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简单比较优劣
课堂素养达标
1.(2021·济宁高一检测)据考古发现,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西亚人已发明了燧石镰刀,还有成排的用于储藏麦粒的地窖。这反映了当地(  )
A.私有制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出现
C.手工业的发展 D.原始农业的发展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燧石镰刀”的发明,有助于加快农作物的收割速度,“地窖”的出现则反映出农产品产量增长且出现剩余。再结合材料时间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了当地原始农业的发展,所以D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私有制的形成”,所以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的发展”,所以C错误。
2.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选D。随着早期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同时也出现了交换和贸易,这都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为一部分人从事管理和创造奠定了基础,故选D。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解析】选B。由题干中“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判断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补偿训练】
人类文明最早在大江大河流域产生,其中在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文明,A符合题意。
4.(2021·济南高一检测)保存于卢浮宫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上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天赋神权 D.天赋人权
【解析】选B。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所以表达的政治观念是君权神授,故选B;天人感应是中国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儒学观点,排除A;天赋神权的说法错误,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天赋人权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排除D。
5.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古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为《汉谟拉比法典》。从材料内容看,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利益,巩固奴隶主统治,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本题选C。
6.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佛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C。题中①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所以①不正确;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亚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③佛教属于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④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显然①③不能入选。
7.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种姓制度
C.领主制度 D.专制制度
【解析】选B。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叫作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将印度人民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符合题意,故选B。
    【深化点拨】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的表现: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8.(2020·广东合格考)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几乎所有公职都对全体公民开放,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由抽签选举产生。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实行(  )
A.代议制 B.君主制
C.中央集权制 D.直接民主制
【解析】选D。题干中“几乎所有公职都对全体公民开放”“并由抽签选举产生”等信息反映了当时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故选D;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排除A;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治,并且使民主政治走向“黄金时代”,排除B;雅典等古希腊的城邦都具有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征,排除C。
9.(2021·枣庄高一检测)首创了“历史”一词,被西方誉为“史学之父”的人是(  )
A.希罗多德 B.修昔底德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被誉为“史学之父”的是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故选A;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与题意不符,排除B;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思想家,与题意不符,排除C、D。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 4000 —公元前 2000 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 3200 —公元前 500 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 3000 -公元前 1700 年之间)、中国(公元前 2000 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 800 -公元前146 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 300 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 “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三 “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 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解析】第(1)题,材料中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中国皆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则属于海洋文明;两种不同文明发源地分别发展为今天的东方文明、西方文明,所以也可以此来区分。原因可以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2)题,依据材料中“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等信息可以得出,和平交往是古代文明交流的一种方式;依据材料中“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可知,古代文明交流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或战争与征服)。第(3)题可从古代希腊文明发展的具体史实角度入手分析,可得出雅典的民主政体推动了公民的创造力。具体事例从历史、哲学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1)类型: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差异等。
(2)暴力冲突、和平交往。
(3)“平民政体”(民主政体)。
说明: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首创“历史”一词;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都是在雅典民主政体环境下实现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