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二单元4.3《“探界者”钟扬》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5 22: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探界者”钟扬
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钟扬颁奖词
钟扬颁奖词:立心天地厚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子库收集了千万颗植物种子;
他艰苦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
钟扬(左)在野外考察。
钟 扬
钟扬(左一)在可可西里
钟扬野外采样
通读课文,梳理文脉,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钟扬的哪些事迹,试着分段总结归纳。谈谈“探界者”钟扬带给你的触动。
文本感知
课文开头从植物拟南芥的珍贵、研究价值及发现,引出执着的研究者钟扬,进而以钟扬的多重身份总结其“探界”的人生追求和成就,并从三个方面对其事迹进行报道。
文本感知
第一部分:介绍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的主要事迹和成就。采种子对于钟扬来说,是一件乐事。为此,他辞职来到复旦大学,十几年如一日地深入西藏采集种子,生活条件之简陋、高原反应之强烈和他对“种子事业”热情之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只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
“种子达人”
第二部分:通过钟扬接收转导师的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答应接收一直考不上的学生,从少数民族招学生并帮助他们补课等事迹,介绍了钟扬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和担当。在钟扬眼里,学生就跟他深爱的种子一样,都很宝贵,而他的研究思想和精神也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逐渐变为现实。
“接盘导师”
第三部分: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诠释了钟扬生命的意义-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生命延续”
这篇人物通讯介绍了钟扬的主要事迹,展现了其执着于科学事业,致力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研事业发展的精神,诠释了“探界者”的内涵:
不断增加生命的广度和高度,使有限的生命产生无限的价值和意义,造福更多的人。
文本感知
本文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立意高远
课文围绕三个小标题精选材料,呈现了钟扬作为植物学家、援藏干部、教育专家等身份的主要事迹和成就,所述之事表面上较为零碎,但作者用“探界者”将所有材料串连在一起,集中展现了钟扬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不息追求,诠释了“时代楷模”的精神品质。
文本鉴赏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选取一系列真实事例,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多角度地表现了钟扬的精神和追求。比如,文中多次提到拉琼对钟扬事迹的评述,属于侧面描写。拉琼是钟扬的学生,经常和钟扬一起工作,非常了解钟扬,借他之口来评述钟扬,更客观,也更可信。再如肖像描写,“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磨白”“晒变色”说明钟扬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钟扬体力透支之大,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文本鉴赏
3.语言简洁质朴
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贴切自然、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多个场景和画面,尤其是人物语言,非常合乎人物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期、特定的心情和特定的说话对象,恰到好处地突出了钟扬的品质和精神。
文本鉴赏
一、写错别字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因读音或字形相似而写错。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胚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
2.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跡延深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阅读练习
3.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列、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4.钟扬忙碌的行程在“出差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千部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之后嘎然而止。
二、人物通讯要把人物写活,就要抓住人物的个性来写。一般来说,人物的个性越鲜明,人物的形象就越生动。而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就要精选典型的事例。阅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刻画了钟扬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练习
三、人物通讯具有新闻性,它报道的人物要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风貌。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课文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四、联系上下文,诵读和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它们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人物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阅读练习
2.钟扬曾说:“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每一颗种子都很宝贵,你不能因为他外表看上去不好看就不要对吧,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
3.脑溢血之后,医生、亲友、同事都劝钟扬不要再去西藏,说他简直是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而他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担任援藏干部的中请书,成为第八批援藏干部。
阅读练习
五、钟扬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课后查找钟扬的生平事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
一、1.“胚”应为“坯” 2.“深”应为“伸”
3.“列”应为“裂” 4.“噶”应为“戛”
二、课文通过钟扬不计较生活条件,不顾身体积劳成疾,几十年如一日深入西藏采种子等事例,表现了钟扬执着于科学事业的精神和渴望为生命延续作贡献的人生追求;通过钟扬接收转导师的学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答应接收一直考不上的学生、从少数民族招学生并帮助他们补课等事例,突显了钟扬热爱学生、关爱学生的品质和担当;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忙碌不止的事例,刻画了他甘于奉献、生命不止工作不息的精神。
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
三、不断增加生命的广度和高度,使有限的生命产生无限的价值和意义,造福更多的人。
四、
1.肖像描写,“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磨白”“晒变色”说明钟扬在西藏工作的时间之长,“长期痛风”说明钟扬体力透支之大,更为直观地体现了他执着于事业的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品质。
阅读练习
参考答案:
2.用钟扬的语言刻画了钟扬作为教育专家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3.“拿生命做赌注”“第三次”等词语,从侧面更为客观地展现了钟扬在身体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仍执着于科学事业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奉献精神。
五、
提示,从种子的价值延伸至钟扬执着于采集种子、执着于培养学生的意义。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