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生物与环境
INCLUDEPICTURE"刷基础·基础过关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基础·基础过关练.TIF" \* MERGEFORMAT
1.(2022·原创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下列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空气 B.光照 C.水分 D.温度
2.(2021·通辽)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B.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3.(2022·原创题)“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三种菌与人类的关系是( )
A.寄生 B.共生 C.腐生 D.竞争
4.(2021·眉山)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大量种植可用于保持水土。骆驼刺能保持水土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需要适宜环境
B.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C.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D.生物可以影响环境
5.(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在下列动物中,体内重金属最多的是( )
A.草 B.虫 C.鸟 D.鹰
6.(2022·原创题)井冈山亚热带雨林物种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与井冈山亚热带雨林最接近的是( )
A.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B.鄱阳湖
C.塔克拉玛干沙漠
D.长白山
7.(2021·广东)如图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GDSWZT2.TIF" INCLUDEPICTURE "22GDSWZT2.TIF" \* MERGEFORMAT
A.该食物链为④→③→②→①
B.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C.②③④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
D.能量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④最多
8.(2021·邵阳)农民在农田里喷洒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杀虫剂。如图为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图中方框面积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体内所含杀虫剂的多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ZTSD259.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259.TIF" \* MERGEFORMAT
A.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丁→丙→乙→甲
B.乙以丙为食
C.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D.图中的乙就是要喷杀的害虫
9.(2021·湘潭)如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ZTSD132.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132.TIF" \* MERGEFORMAT
A.该食物网中包含四种生物的食物链有4条
B.该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生物C和D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D.在该食物网中,G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高
10.(2021·连云港)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
B.食物网中可以包含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C.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D.食物链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INCLUDEPICTURE"刷能力·能力提升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能力·能力提升练.TIF" \* MERGEFORMAT
11.(2021·德州)春天去当地的湿地公园踏青,你会看到一些现象。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生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12.(2021·凉山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描写了蜜蜂能采集花粉酿成蜂蜜,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促进植物开花
B.帮助植物传粉
C.传播植物种子
D.促进物质循环
13.(2021·广西)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ZTSD260.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260.TIF" \* MERGEFORMAT
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
D.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反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4.(2020·河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ZTSD261.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261.TIF" \* MERGEFORMAT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15.(2021·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关于以杂交水稻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阳光、空气和水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
B.杂交水稻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农田中除杂交水稻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D.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是固定不变的
16.(2021·泰安)图一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22SWZTSD14.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14.TIF" \* MERGEFORMAT
A.该生态系统由图一所示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图一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是捕食关系
D.图二中的乙是变温动物,丙具有胎生、哺乳特征
17.(2021·陕西)科研工作者在一片有大熊猫活动的野生箭竹林进行研究。为了解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分析了林中几种动物的粪便残留物,情况如表:
动物种类 灰林鸮(一种猫头鹰) 竹鼠 大熊猫
动物粪便中残留物 竹鼠头骨 竹纤维 竹纤维、竹鼠头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箭竹是__________。
(2)大熊猫的食物包括箭竹和________。
(3)上述竹林生态系统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年此地箭竹大面积开花死亡,其他植物取而代之,大熊猫因缺乏食物陷入困境。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18.(2021·南充)请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南充市嘉陵江湿地公园是一个景色优美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芦苇青青,江水澄碧,鱼翔浅底,白鹭翩飞……它就像一座神秘的宝库,吸引着人们去遐想和探究。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嘉陵江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旅行。他们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该湿地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绘制了该湿地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如图一所示。
资料二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嘉陵江湿地公园游玩,部分游客乱扔垃圾,导致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影响了该湿地生态系统。为此同学们对某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二所示。
INCLUDEPICTURE"22SWZTSD135.TIF" INCLUDEPICTURE "22SWZTSD135.TIF" \* MERGEFORMAT
(1)观察图一,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若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图二是五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则戊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通过观察图二,可以看出甲在图一中对应的生物是______。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9.(2021·广东)“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搜集了如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
INCLUDEPICTURE"22GDSWZT8.TIF" INCLUDEPICTURE "22GDSWZT8.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22GDSWZT9.TIF" INCLUDEPICTURE "22GDSWZT9.TIF" \* MERGEFORMAT
(1)在图一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____________(填序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绿色植物通过过程[ ]____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__________平衡。
(2)图二显示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____________。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__________,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__________的趋势,导致_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
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_____;
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刷素养·全国视野练.TIF" INCLUDEPICTURE "刷素养·全国视野练.TIF" \* MERGEFORMAT
20.(2021·安徽)【生命观念】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生活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鱼、虾、长江江豚等生物。
(1)鱼吃虾,虾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浮游植物,将这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写成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鱼、虾是__________。
(2)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属于________动物。保护长江江豚的措施主要有建立______________的就地保护,迁出原地的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等。
(3)长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数量相对稳定。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长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减弱。因此,我国制定并实施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珍稀动物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修复的政策和措施。
21.(2021·云南)【态度责任】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范围越来越广。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22JXSWFY-58.TIF" INCLUDEPICTURE "22JXSWFY-58.TIF" \* MERGEFORMAT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部分。细菌和真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
(2)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树等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图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有__________(填序号)。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的你,在护绿、低碳方面能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D 6.D 7.C 8.D 9.A 10.A
11.B 12.B 13.C 14.B 15.B 16.B
17.(1)生产者 (2)竹鼠
(3)3 箭竹→大熊猫(或箭竹→竹鼠→大熊猫或箭竹→竹鼠→灰林鸮)
(4)自动调节
18.(1)4 (2)非生物部分 分解者 (3)水生植物 (4)鹭
19.(1)①②③⑤ 分解者 ④光合作用 碳—氧
(2)持续增加 吸收量 碳中和 温室效应
(3)植树造林 低碳出行等(合理即可)
20.(1)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鱼 消费者
(2)哺乳 自然保护区 (3)自动调节
21.(1)非生物 分解者 (2)树→木蚁→啄木鸟 (3)光合 (4)②③④ 植树造林、低碳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