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杠杆的运用
1. 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 如图所示,当手握哑铃向上曲肘时,动力由肱二头肌收缩提供,阻力是哑铃对手的压力。此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个( )
A.省力杠杆,支点是A点 B.省力杠杆,支点是B点
C.费力杠杆,支点是A点 D.费力杠杆,支点是B点
3. 如图所示,我国古代《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标”“本”表示力,“权”“重”表示力臂
B.图中的B点为杠杆的支点
C.“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D.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
4. 如图所示是小丽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面各增加一个大小相等的钩码,则杠杆( )
A.仍然平衡 B.不平衡,左端下降
C.不平衡,右端下降 D.无法确定
5. 如图所示,F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在匀速提升重物G的过程中( )
A.F大小不变 B.F逐渐变大 C.F逐渐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
6. 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力摁住C点夹核桃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核桃夹可看作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7. 如图,撬棒是 杠杆,在用力方向不变时,想用更小的力撬动大石头,可把人的手向 支点方向移动,也可把作为支点的小石块向 大石头的方向移动(后两空均选填“靠近”或“远离”)。
8. 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则图甲中肩受到的压力
图乙中肩受到的压力,图甲中手施加的力 图乙中手施加的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 如图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可以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使用它是为了 。
10.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选填“A”“B”或“C”)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1. 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_;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12.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他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1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13. 杠杆的动力臂l1为2m,阻力臂l2为0.2m,若阻力F2为300N,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
答案:
1-5 BDDBA
6. A 省力
7.省力 远离 靠近
8.小于 小于
9.费力 省距离
10. B 等臂
11. 后轮 省力
12. (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4
(3)大于
13. 把题中数据代入杠杆平衡条件F1 l 1=F2 l 2得F1×2 m=300N×0.2m,所以F1=3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