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滑轮及其应用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05 22:5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 滑轮及其应用
1. 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动滑轮来提升货物,如图所示。目的是为了( )
A.改变拉力的方向 B.减少物体的重力
C.减少拉力的大小 D.减少物体移动的距离
2.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20N,绳重及摩擦不计。用它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F是( )
A.50N B.60N C.70N D.120N
3. 在下列轻质简单机械中:①一个定滑轮、②一个动滑轮、③杠杆。用10 N的拉力能将重15N的物体竖直提起的可能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②③ D.②和③
4.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每个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分别用拉力F1、F2将重物G1、G2提升相同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1、s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G1=G2,则拉力F1=F2 B.若G1=G2,则拉力F1>F2
C.若G1>G2,则距离s1>s2 D.若G1s2
5. 如图所示装置,同材质的甲、乙两实心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则( )
A.甲、乙的体积之比为1∶2 B.甲、乙的质量之比为1∶2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乙的重力之比为2∶1
6. 如图所示,G=200N,滑轮重G'=40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m(不计摩擦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440N,并向上移动4m B.F=240N,并向上移动4m
C.F=440N,并向上移动1m D.F=240N,并向上移动1m
7. 如图,甲、乙实验可以得出“定滑轮不能省力”这一结论。小敏想通过一次实验既得出结论,又能直接显示出钩码的重力大小,于是在左侧加上一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重力不能忽略、绳和滑轮之间摩擦不计)。下列四套装置中能实现的是( )
8. 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   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   (选填“能”或“不能”)省力。
9. 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力为   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   N。
10.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已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30N,GA=100N(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间摩擦),则绳子对A的拉力F'=   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力F=   N。
11. 物体重120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升它,需要用   N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它,需要用   N的力;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它,至少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和滑轮、绳的自重)。
12. 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都是20N(不考虑摩擦和滑轮、绳的重力),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的大小分别是FA=   N,FB=   N。
13. 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选填“A”或“B”);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晾衣架静止时绳的拉力
F=  N。
14. 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图所示,小明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在图中标出该“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15. 如图所示,在A处或B处的虚线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请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16. 在动滑轮实验中,小宁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结论: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F小于物重G。小宁思考后认为,即使不计摩擦和绳重,上述结论要成立,物重G和动滑轮重G动之间也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请你说出这一条件,并予以证明。
答案:
1-7 CBDBD CA
8. 定  不能
9. 100  20
10. 30  15
11. 120  60  40
12. 20  10
13. B  30
14.
15.
16. 条件:物重G大于动滑轮重G动。
证明: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不计摩擦和绳重,则
拉力F=(G+G动)
若拉力F可得G>G动
同课章节目录